r>壳(麸炒)
有火,去人参
元戎云∶此方有风药解表,气药和中。外感风寒,内积痰饮,皆可用也。合四物,名茯
苓补
少阳
能宽
去人参,加川芎,前胡易柴胡,姜枣煎,名芎苏饮。(澹寮。)治伤风寒,外有发热头痛
恶寒
以柴



<目录>卷五下\表里门

<篇名>三黄石膏汤

属性:治伤寒温毒,表里俱热。狂叫欲走,烦躁大渴,面赤鼻干,两目如火,身形拘
得汗,或已经汗下。过经不解,三焦大热,谵狂鼻衄,身目俱黄,六脉洪数,及阳
(陶节庵曰∶此因热在三焦,闭塞经络,津液营卫不通,遂成此证。)
生石膏(两半) 黄芩 黄连 黄柏(五钱) 栀子(三十个炒黑) 麻黄(去节) 淡
豉(二两)
表里之邪热俱盛,故以黄芩泻上焦之火,黄连泻中焦之火,黄柏泻下焦之火。栀子通泻
三焦



<目录>卷五下\表里门

<篇名>麻黄白术汤

属性:(东垣) 治大便不通,小便赤涩,身面俱肿,色黄麻木,身重如山,喘促无力,
唾沫,发热时躁,躁已振寒。项额如冰,目中溜火,鼻不闻香,脐有动气,少腹急痛。
垣曰∶此宿有湿热,伏于营血之中。木火乘于阳道为上盛,短气喘促,为阴火伤气,四
弱,为肾水不足。冬时寒水得令,乘其肝木,克火凌木,大胜必有大复,故见诸证。)
青皮 陈皮 黄连(酒炒) 黄柏(酒炒) 甘草(炙) 升麻(二分) 柴胡 桂枝 人
参黄
白豆蔻 炒曲
前证盖因表里俱伤,阳气抑不得升,故风火湿热,郁而为病也。桂枝麻黄,解表去风。
升麻
而青


治证既多,故所用表里寒热补泻之药俱备。但皆气药,而无血药,与五积不同。)



<目录>卷五下\表里门

<篇名>香苏饮

属性:(局方 治四时感冒,头痛发热,或兼内伤,胸膈满闷,嗳气恶食。内经曰∶卑下之地,
春气常在,故东南卑湿之区,风气柔弱,易感风寒,俗称感冒,受邪肤浅之名也。由鼻而入,
在于上部,客于皮肤,故无六经形证,唯发热头痛而已。胸满嗳气恶食,则兼内伤也。轻为
感冒,重者为伤,又重者为中。)
香附(炒) 紫苏(二钱) 陈皮(去白一钱) 甘草(七分) 加姜葱煎。伤食加消
导药,咳嗽加
卒痛加延胡索
紫苏疏表气而散外寒,香附行里气而消内壅,橘红能兼行表里以佐之,(橘红利气,兼
能发



<目录>卷五下\表里门

<篇名>水解散

属性:(肘后) 治天行一二日,头痛壮热。
麻黄(四两) 桂心 甘草(炙) 白芍(二两) 大黄 黄芩(三两)麻黄能开腠发
汗,桂心能引血化汗,黄芩以清上中之热,大黄以泻中下之热,甘草白芍,能
盖天行瘟疫,郁热自内达外,与伤寒由表传里者不同。故虽一二日之浅,可以
法绝不同于伤寒也。(郁热毕竟外解为易,大黄宜减用。)



<目录>卷五下\表里门

<篇名>茵陈丸

属性:治时气瘴气,黄病, 疟,赤白痢等证。
茵陈 栀子 鳖甲(炙) 芒硝(二两) 大黄(五两) 常山 杏仁(炒三两) 巴
豆(一两去心
服一丸。不应,则
栀子淡豉,栀豉汤也。合常山可以涌吐,合杏仁可以解肌。大黄芒硝,承气汤也,可以
荡热




<目录>卷五下\表里门

<篇名>柴苓饮

属性:(景岳) 治风湿发黄,发热身痛,脉紧,表里俱病,小水不利,中寒泄泻等证。
柴胡(二三钱) 茯苓 猪苓 泽泻(一钱) 白术(二三钱) 肉桂(一二钱) 水
一盏半,煎服



<目录>卷五下\表里门

<篇名>四逆散

属性:(仲景) 治伤寒少阴证,阳邪入里,四逆不温。(热结于里。)或咳,(气逆挟痰。)或
悸,(挟饮) 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皆因热结于里,伤寒邪在三阳,则手
足必热。至太阴,则手足温。至少阳,则热邪渐深,四肢逆而不温,至厥阴,则手足逆冷。
经曰∶热深厥亦深,热微厥亦微,与此汤以散传经之热。)
柴胡 芍药 枳实 甘草 等分为末。水调饮。咳加五味子,(收逆气。)干姜(散肺寒。)


经曰∶诸四逆者不可下,故用枳实泄结热,甘草调逆气,柴胡散阳邪,芍药收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