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道也,卫者经脉之气道也。其
三焦形相浓薄大小,并同膀胱之形云。
三焦病者,腹胀气满,少腹尤坚不得小便,窘急溢则为水,留则为胀,候在足太阳之外
大络,在太阳少阳之间亦见于脉,取委阳。
小腹肿痛不得小便,邪在三焦,约取太阳大络视其结脉,与厥阴小络结而血者,肿上及
胃脘,取三里。
三焦胀者,气满于皮肤,壳壳而不坚疼(一云壳壳而坚)。久咳不已传之三焦,咳而

手少阳之脉,起于小指次指之端,上出两指之间,循手表腕出臂外两骨之间,上贯肘循
外上肩,而交出足少阳之后,入缺盆交膻中,散络心包下膈,遍属三焦。其支者,从膻中
上出缺盆,上项,挟耳后,直上出耳上角,以屈下额至 。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
前,过客主人前,交颊至目锐 。是动则病,耳聋 ,咽肿喉痹。是主气所生病者,
汗出目锐 痛。颊肿,耳后肩 肘臂外皆痛,小指次指不用。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
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人迎大再倍于寸口,虚者人迎
反小于寸口也。



<目录>卷二十膀胱腑方

<篇名>三焦虚实第五

属性:(论三首 方十八首 灸法七首)
论曰∶夫上焦如雾(雾者霏霏起上也),其气起于胃上脘,并咽以上贯膈布胸中走腋,

足太阴之分而行,还注于手阳明,上至舌下注足阳明,常与营卫俱,行于阳二十五度,行于
阴亦二十五度,为一周,日夜五十周身,周而复始,大会于手太阴也。主乎少阳心肺之病内
而不出。人有热则饮食下胃,其气未定,汗则出或出于面,或出于背,身中皆热,不循卫气
之道而出者何也?此外伤于风,内开腠理,毛蒸理泄,卫气走之,固不得循其道,此气剽悍
滑疾见开而出,故不得从其道,名曰漏气,其病则肘挛痛。食先吐而后下,其气不续,膈间
厌闷,所以饮食先吐而后下也。寒则精神不守,泄下便痢,语声不出。若实则上绝于心。若
虚则引气于肺也。



<目录>卷二十膀胱腑方\三焦虚实第五

<篇名>泽泻汤

属性:通脉泻热治上焦,饮食下胃,胃气未定汗出,面背身中皆热,名曰漏气方
泽泻 半夏 柴胡 生姜(各三两) 桂心 甘草(各一两) 人参 茯苓(各二两) 骨

(五两) 石膏(八两) 竹叶(五合) 心(一升)
上十二味 咀,以水二斗,煮取六升,分五服。



<目录>卷二十膀胱腑方\三焦虚实第五

<篇名>麦门冬理中汤

属性:治上焦热腹满,不欲饮食,或食先吐而后下,肘挛痛方。
麦冬 生芦根 竹茹 廪米(各一升) 心(五合) 甘草 茯苓(各二两) 橘皮 人
参葳蕤(各三两) 生姜(四两) 白术(五两)
上十二味 咀,以水一斗五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治胸中膈气聚痛好吐方∶
灸厥阴俞,穴在第四椎,两边各相去一寸五分,随年壮。



<目录>卷二十膀胱腑方\三焦虚实第五

<篇名>黄理中汤

属性:治上焦虚寒,短气不续,语声不出方。
黄 桂心(各二两) 五味子 桔梗 干姜 茯苓 甘草 川芎(各三两) 丹参 杏

(各
上十味 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为三服。



<目录>卷二十膀胱腑方\三焦虚实第五

<篇名>黄连丸

属性:治上焦冷下痢,腹内不安,食即注下方。
川连 乌梅肉(各八两) 桂心(二两) 干姜 附子 阿胶(各四两) 榉皮 川芎 黄

(各
上九味为末,蜜丸如梧子大,饮下二十丸,加至三十丸。



<目录>卷二十膀胱腑方\三焦虚实第五

<篇名>浓朴汤

属性:治上焦闭塞干呕,呕而不出,热少冷多,好吐白沫清涎吞酸方。
浓朴 茯苓 川芎 白术 元参(各四两) 桔梗 附子 人参 橘皮(各三两) 生

(八两) 吴茱萸(八合)
上十一味 咀,以水二斗,煮取五升,分为五服。
论曰∶中焦如沤(沤者,在胃中如沤也),其气起于胃中脘,在上焦之后。此受气者,

化水谷之味,秘糟粕,蒸津液,化为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奉以生身,莫贵乎此,
故独行于经隧,名曰营气。主足阳明,阳明之别号曰丰隆,在外踝上,去踝八寸,别走太阴
络诸经之脉,上下络太仓,主腐熟五谷,不吐不下。实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