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3-方剂

40-备急千金要方-第207页

咀,以水六升,渍一宿,明旦复以水五升,合煮取三升,分三服。药入四肢 百脉,似醉状是效。无生姜用干姜二两,酒渍一宿用之。常行此方神妙。
<目录>卷十九肾脏方\补肾第八<篇名>肾沥汤属性:治虚劳损羸乏,咳逆短气,四肢烦疼,腰背相引痛,耳鸣面黧黯,骨间热,小便赤黄,
心悸目眩,诸虚乏方。
羊肾(一具) 桂心(一两) 人参 泽泻 五味子 甘草 防风 川芎 地骨皮 黄 当归 上十六味 咀,以水一斗五升,先煮肾,取一斗,去肾入药,煎取三升,分三服。可 常服之。(《广济》治虚劳百病,无人参、甘草、川芎、当归、芍药、元参、生姜,有苁蓉 三两,牛膝、五加皮各二两。胡洽治大虚伤损,梦寤惊悸,上气肩息,肾中风湿,小腹里急 引腰脊,四肢常苦寒冷,大小便涩利无常,或赤或白,足微肿,或昏僻善忘者,无泽泻、防 风、黄 、元参、磁石、骨皮,有黄芩一两,麦冬、地黄、远志各三两,大枣二十枚。崔氏 治肾脏虚劳所伤补益者,无川芎、元参、骨皮、磁石,有黄芩、远志各二两,干地黄三两,
麦冬四两,大枣二十枚。治五劳六极八风十二痹,补诸不足者,无泽泻、甘草、防风、芍药、
元参、骨皮、生姜、五味子,有附子、丹皮各一两,地黄一两半,牡荆子,菖蒲桑螵蛸各二 两《近效方》除风下气,强腰脚,明耳目,除痰饮,理营卫,永不染时疾。诸风者,无当归、
芍药、磁石,有独活,牛膝各一两半,麦冬二两,丹参五两,为煮散,分作二十四帖,每帖 入生姜一分,杏仁十四枚,水三升,煮取一升)。
又方 羊肾(一具,切,去脂,以水一斗六升,煮取一斗三升) 大枣(二十枚) 桑 皮 (六两) 五味子 黄 苁蓉 巴戟天 防风 秦艽 泽泻 人参 桂心 山药 丹参 远志 茯苓 上二十二味 咀,纳肾汁中,煮取三升,分三服。相去如人行五里再服。
<目录>卷十九肾脏方\补肾第八<篇名>增损肾沥汤属性:治大虚不足,小便数,嘘吸焦 引饮,膀胱满急,每年三伏中常服三剂,于方中商量 用之。
羊肾(一具) 麦冬 骨皮 人参 石斛 栝蒌根 干地黄 泽泻 桑皮(一作桑寄生)
五味 上十七味 咀,以水一斗五升,先煮肾,取一斗二升,去肾纳药,煮取三升,去滓,
分三服。(《短剧》无石斛、栝蒌、骨皮、桑皮、茯苓。有川芎、川连、龙骨各二两,螵蛸 二十枚。
又治肾气不足,消渴引饮,小便过多,腰背疼痛者,无石斛、栝蒌、桑皮、骨皮、甘草,
有川芎二两,黄芩、芍药各一两,桑螵蛸二十枚,鸡 皮一两。崔氏治脏损虚劳,李子豫 增损者,无石斛、栝蒌、骨皮、桑皮,有黄 、黄芩、芍药、防风各二两。
治左胁气冲膈上满,头上有风如虫行,手中顽痹,鼻塞,脚转筋不能伸缩,两目时肿痛 方∶ 猪肾(一具) 防风 川芎 橘皮 泽泻 桂心 石斛(各一两) 半夏 茯苓 丹参 通 草生姜(各二两) 干地黄(三两)
上十三味 咀,以水一斗半,煮肾,减三升,去肾下药,煮取二升七合,去滓,分三 服。
<目录>卷十九肾脏方\补肾第八<篇名>五补汤属性:治五脏虚竭短气,咳逆伤损,悒郁不足,下气通津液方。
五味子 桂心 人参 甘草(各一两) 麦冬 小麦(各一升) 生姜(八两) 粳米 (三 合) 薤白 枸杞根白皮(各一升)
上十味 咀,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每服一升,日三。口燥先煮竹叶一把,水减 一升,去叶纳诸药,煮之。(《翼方》无生姜)。
<目录>卷十九肾脏方\补肾第八<篇名>凝唾汤属性:治虚损短气,咽喉凝唾不出如胶塞喉方。
麦冬(五两) 人参 茯苓(各半两) 前胡(三两) 芍药 甘草 地黄 桂心(各 一两)
大枣(三十枚)
上九味 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目录>卷十九肾脏方\补肾第八<篇名>补汤方属性:车前子(三两) 防风 桂心(各二两) 巴戟 丹参 鹿茸 地黄 枸杞根皮 五加 皮 (各五两)
<目录>卷十九肾脏方\补肾第八<篇名>人参汤属性:治男子五劳七伤,胸中逆满,害食乏气呕逆,两胁下胀,小腹急痛,宛转欲死,调中 平脏理绝伤方。
人参 当归 白芍 甘草 桂心 麦冬 白糖 生姜(各二两) 前胡 橘皮 川椒 茯 苓五味子(各一两) 枳实(三两) 大枣(十五枚)
上十五味 咀,以东流水一斗五升,渍药半日,用三年陈芦梢煎,取四升,纳糖复煎 数沸,服一升。二十以下,六十以上者,服七八合。虽年盛而久羸者,亦服七八合,日三夜 一.不尔,药力不接,则不能救病,要用劳水陈芦,不则,水强火盛猛,则药力不出也。贞 观初有人患羸瘦殆死,余处此方一剂,即瘥。如汤沃雪,所以记录之。
<目录>卷十九肾脏方\补肾第八<篇名>内补散属性:治男子五劳六绝。其心伤者,令人善惊,妄怒无常。其脾伤者,令人腹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