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热则能化气。经曰∶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此
用桂之意也。桂有化气之功,故并称曰五苓。浊阴既出下窍,则清阳自出上窍,又热随溺而
泄,则渴不治可以自除。虽然,小便不利亦有因汗下之后内亡津液而致者,不可强以五苓散
利之,强利之则重亡津液,益亏其阴,故曰大下之后复发汗,小便不利者,亡津液故也,勿
治之,得小便利必自愈。师又曰∶太阳随经之邪,直达膀胱,小便不利,其人如狂者,此太
阳之邪不传他经,自入其腑也。五苓散主之,亦是使阳邪由溺而泄耳。互考见霍乱门。



<目录>卷一\伤寒门第二

<篇名>猪苓汤

属性:猪苓 茯苓 泽泻 滑石(各三钱) 阿胶(蚌粉炒,一钱)
伤寒少阴下利而主此方者,分其小便而下利自止也。伤寒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而主此
方者,导其阳邪由溺而泄,则津液运化,而渴自愈也。又曰∶猪苓质枯,轻清之象也,能渗
上焦之湿;茯苓味甘,中宫之性也,能渗中焦之湿,泽泻味咸,润下之性也,能渗下焦之湿;

以存津液于决渎尔。



<目录>卷一\伤寒门第二

<篇名>茵陈蒿汤

属性:茵陈蒿(半两) 栀子(四枚,炒) 大黄(三钱,酒浸)
伤寒,头汗出,渴饮水浆,小便不利者,身必发黄,此方主之。
头汗出者,只是头有汗,跻颈而还皆无汗也。内有实热,故渴饮水浆,升降不交,故小
便不利;湿热郁于中而不得越,故必发黄。经曰∶大热之气,寒以取之,故用茵陈;苦入心
而寒胜热,故用栀子;推除邪热,必假将军,故用大黄。又曰∶茵陈、栀子能导湿热由小便
而出,故用之。



<目录>卷一\伤寒门第二

<篇名>甘桔汤

属性:桔梗(一两) 甘草(二两)
少阴病,咽痛者,此方主之。
口燥舌干而渴,脉来沉者,少阴病也。少阴之脉,循喉咙,挟舌本,病故咽痛。甘草缓
邪热而兼发散,桔梗下膈热而治咽喉。



<目录>卷一\伤寒门第二

<篇名>小建中汤

属性:桂 甘草 生姜(各三两) 芍药(六两,炒) 胶饴(一升) 大枣(十二枚)
伤寒,腹中急痛者,此方主之。
腹中急痛,则阴阳乖于中,而脾气不建矣,故立建中汤。桂肉与桂枝不同,枝则味薄,
故用之以解肌;肉则味浓,故用之以建里。芍药之酸,收阴气而健脾;生姜之辛,散寒邪而
辅正。经曰∶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故用甘草、大枣、胶饴以缓急痛。又曰∶呕家不可用
建中,为其甘也。则夫腹痛而兼呕者,又非建中所宜矣。



<目录>卷一\伤寒门第二

<篇名>黄建中汤

属性:黄 桂(各一钱半) 白芍药(三钱) 甘草(一钱)
伤寒汗后身痛,脉迟弱者,此方主之。
汗后身痛者,此由汗多耗损阴气,不能荣养筋骨,故令身痛。阳虚,故令脉迟;汗后,
故令脉弱。黄 、甘草之甘,补中气也,然桂中有辛,同用之足以益卫气而实表;芍药之酸,
收阴气也,桂中有热,同用之足以利荣血而补虚,此方以建中名者,创建中气,使其生育荣
卫,通行津液,则表不虚而身痛自愈矣。



<目录>卷一\伤寒门第二

<篇名>黄芩汤

属性:黄芩(三两,炒) 甘草(二两) 芍药(二两,炒) 大枣(十二枚)
太阳与少阳合病,必自下利者,此方主之。
太阳与少阳合病者,有太阳证头痛、身热、脊强,而又有少阳证耳聋、胁痛、寒热往来
、呕而口苦也。必自下利者,表实里虚,邪热渐攻于里故也。若太阳与阳明合病自下利,为
在表,当与葛根汤发汗;阳明、少阳合病自下利,为在里,可与承气汤下之;此太阳、少阳
合病自下利,为在半表半里,非汗下所宜,故与黄芩汤。师曰∶虚而不实者,苦以坚之,酸
以收之;故用黄芩、芍药以坚敛肠胃;弱而不实者,甘以补之,故用甘草、大枣以补益肠胃。




<目录>卷一\伤寒门第二

<篇名>黄连汤

属性:黄连(去毛,炒) 干姜(炒) 桂枝(炒) 甘草(各三两) 人参(二两) 半夏
(半升) 大
伤寒胸中有热而欲呕,胃中有寒而作痛者,与此汤以升降阴阳。
黄连之苦,以泄上热而降阳;姜、桂、半夏之辛,以散中寒而升阴;人参、甘草、大枣
之甘,可缓中急而益胃。是方也;以黄连之寒,佐以姜、桂之辛,则寒者不滞;以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