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3-方剂

15-医心方-第212页

r>《崔侍郎方》∶以酢煮大黄末为丸,服之甚验 <目录>卷第二十五<篇名>治小儿大腹丁奚方第百二内容:《病源论》云∶小儿大腹丁奚病者,由哺食过度;而脾胃尚弱,不能磨消故也。其病腹 大、颈小、黄瘦是也。
《葛氏方》∶取生韭根,捣,以猪膏煎,稍稍服之。
又方∶熟炙鼠肉若伏翼肉,以哺饮之。
《苏敬本草注》云∶牛脐中毛烧服之。
《录验方》∶甘草十八分。一物下筛,蜜和为丸。一岁儿服如小豆粒二十九,日二三,
不妨食及乳,服尽更合。
<目录>卷第二十五<篇名>治小儿霍乱方第百三内容:《病源论》∶小儿肠胃嫩弱,因解脱逢风冷,乳哺不消,而变吐利也。或乳母触冒风冷,
食生冷物,皆冷气流入乳,饮之亦成霍乱。
牛涎灌口中一合也。
又∶热牛屎汁含之。
又方∶研KT 滓乳上服之三刀圭,日三。(出《千金方》。)
《产经》∶人参汤方∶ 人参(四分) 浓朴(二分) 甘草(二分,炙) 白术(三分)
凡四物,以水一升二合,煮取五合,五十日儿服一合,百日儿分三服之。
《千金方》治小儿吐利方∶ 乱发烧之二分,鹿角一分,末,米汁服之三刀圭,日三。
《录验方》∶煮浓朴服之。
又方∶煮梨叶服之。
<目录>卷第二十五<篇名>治小儿泄利方第百四内容:《病源论》云∶甚冷气盛,利甚为洞泄,洞泄不止,为注下。
《千金方》∶小儿洞泄下利方∶ 炒仓米,末,服之。
又方∶石榴石榴烧末,服一钱匕,日三。
《产经》云∶小儿洞利,昼夜不止。黄芩丸方∶ 黄芩(二分) 干姜(二分) 人参(二分)
下筛,蜜丸如大豆,服三丸,日三。
《录验方》治小儿患利腹内不调方∶ 薤白(切,七合) 人参(切,八分) 浓朴(四分,切) 粟(三合)
凡四物,以水四升,煮取二升,稍饮之。
《葛氏方》下利不止方∶ 末赤小豆,和苦酒涂践下。
又方∶猪肉炙哺之。
《本草拾遗》云∶食菰鸟郁甚良。
<目录>卷第二十五<篇名>治小儿白利方第百五内容:《病源论》云∶凡利色青白黑皆为冷色,黄赤色,是热也。
《产经》云∶治小儿白利∶灸足内踝下骨际三壮,随儿小大增减。
《子母秘录》云∶治小儿冷利方∶ 浓朴 人参(各四分)
以醋浆半大升,煮取二合,母含吐与之。
<目录>卷第二十五<篇名>治小儿赤利方第百六内容:《龙门方》∶孩子赤利方∶ 薤白(切,三合) 栀子(七枚) 香豉(二合)
水二升,煎取六合,去滓,分三服之。
《博济安众方》蓝青汁五合,分服。
<目录>卷第二十五<篇名>治小儿赤白滞下方第百七内容:《千金方》∶捣石榴汁服之。
又方∶蜂房灰服之。
又方∶鲤鱼一头,烧末服之。
又方∶烧骨末服之。
《极要方》∶薤白一把,香豉一升,水三升,煮取一升,(分)三服之。
《本草拾遗》云∶鲫鱼脍主水谷不调,下利。
又方∶柿,小儿食之,止下利。
《产经》云∶龙骨三两,研如米粒,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服。(多少任意。)
又方∶大枣三十枚,以水三升,煮取二升,去滓,热服之。
《子母秘录》云∶孩子赤白利方∶ 犀角一两,甘草二两,以水一大升,煮取一大合,饮多少。
<目录>卷第二十五<篇名>治小儿蛊利方第百八内容:《产经》∶治小儿蛊利血尿方∶ 取生地黄汁一升,分四五服之。
《千金方》云∶蛊利以蛊法治之,其方在治蛊毒方中。蓝青汁一合,分四服之。
<目录>卷第二十五<篇名>治小儿大便不通方第百九内容:《病源论》云∶小儿大便不通者,腑脏有热,乘于大肠故也。
《葛氏方》∶取蜂房熬末,以酒若水,服少许。
又方∶以白鱼虫磨脐下至阴。
<目录>卷第二十五<篇名>治小儿小便不通方第百十内容:《葛氏方》∶取衣中白鱼虫,涂脐中,纳尿道中(横骨又佳也)。
又方∶取故席多垢者,锉一升,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饮之。
《千金方》车前子半升,小麦一升。二味煮为粥服,日三。
又方∶葵茎子久在一升,水四升,煮取一升,纳滑石一分,研服半合,日三。
《子母秘录》治小儿尿不通符∶ KT 墨书脐下,亦朱书甚验。
《效验方》蒲黄,滑石各一分,下筛,以酒服方寸匕,日二。
《产经》治小儿未满十日(腹满)烦不得小便方∶ 烧蜂房服之。
又方∶蒲黄一升,以水和,涂横骨上良。
《短剧方》治少小小便不利,茎中痛欲死方∶ 牛膝大把无多少,煮作饮,饮之立愈,有验。
<目录>卷第二十五<篇名>治小儿大便血方第百十一内容:《葛氏方》大便血方∶ 刮鹿角作屑,以米汁服五分匕。(日三四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