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
茯苓(一两) 人参(二两) 桂肉(二两) 干姜(二两) 半夏(二两) 橘皮(一 两) 白术(二两) 枳实(二两) 葛根屑(一两) 甘草(二两)
凡十物,捣筛,蜜和丸如梧子,饮服二十丸,渐至三十丸,日三。《产经》同之。
《集验方》云∶治妊身二三月,恶阻呕吐不下食方∶ 青竹茹(三两) 生姜(四两) 半夏(五两) 茯苓(四两) 橘皮(三两)
凡五物,切,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
又云∶治妊身呕吐不下食,橘皮汤方∶ 橘皮(三两) 竹茹(三两) 人参(三两) 术(三两) 生姜(四两) 浓朴(二 两)
凡六物,切,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
《僧深方》云∶治妇人妊身恶阻,酢,心胸中冷,腹痛不能饮食,辄吐青黄汁方。用∶ 人参 干姜 半夏 凡三物,分等,冶下,以地黄汁和丸如梧子,一服三丸,日三。今按∶《极要方》云∶ 各八分,稍加至十丸。《产经》云∶人参丸神良。
《医门方》云∶凡妊娠阻病恶食,以所思食任意食,必愈。(今检∶《延龄图》云∶令子 聪明贤善端正也。)
<目录>卷第二十二<篇名>治妊妇养胎方第五内容:《僧深方》云∶养胎易生丹参膏方∶ 丹参(四两) 人参(二分,一方二两) 当归(四分) 芎 (二两) 蜀椒(二两)
白术(二两) 猪膏(一斤)
凡六物,切,以真苦酒渍之,夏天二三日,于微火上煎,当着底绞之,手不得离,三上 三下。药成,绞去滓,以温酒服如枣核,日三。稍增可加。若有伤,动见血,服如鸡子黄者,
昼夜六七服之,神良。妊身七月便可服,至坐卧忽生不觉。又治生后余腹痛也。(今检∶《产 经》云∶丹参一斤,当归四两,芎 八两,白术四两,蜀椒四两,脂肪四斤。云云)
《千金方》云∶安胎鱼 法∶ 鲤鱼二斤,生者去鳞脏,粳米一斤,石相和作 ,少着盐,勿着豉酢,啖之,日别三过,
食之满十个月。
又方∶取鲤鱼长一尺者,水自没纳盐煮饮之。
《本草拾遗》云∶鲤鱼肉主安胎动怀妊身肿煮为汤食。
<目录>卷第二十二<篇名>治妊妇闷冒方第六内容:《短剧方》云∶妊身忽闷冒不识人,须臾醒,醒复发,亦仍不醒者,名为痉病。亦号子 痫也,亦号冒也。治之方∶ 急作淡竹沥汁与之。无淡竹者,桂竹亦善,复宜服治痉冒葛根汤。
《集验方》云∶妊身恒苦烦闷者,此子烦也。治之方∶ 时时服竹沥,随多少,良。
<目录>卷第二十二<篇名>治妊妇胎动不安方第七内容:《病源论》云∶胎动不安者,多因劳役,或触冒冷热,或饮食不适,或居处失宜,轻者 转动不安,重者便致伤胎。
《医门方》云∶凡候胎动法∶母唇口青者,儿死母活;唇口中青沫出者,子母俱死;口 赤舌青沫出者,母死儿活。
又云∶夫胎动不安方∶ 煮好银,取汁煮葱羹,服之佳。(今按∶《博济安众方》∶胎动欲堕,腹痛不可忍方∶苎 根去皮,切一升,银五两,上以清酒一升,水一升,煎取一升,温分四服即止。)
又云∶疗妊娠腹内冷,致胎动不安方∶ 干姜(三两) 芎 (四两) 艾(二两)
水六升,煮取二升半,分二服。
又方∶葱白(切,一升) 当归(四两) 清酒(五升)
煮取二升半,分温二服,大效。
又云∶疗妊娠忽被惊愕,胎向下不安,少腹痛连腰。并下血方∶ 当归 芎 (各八分) 阿胶(炙) 人参(各六分) 大枣(十二枚) 艾叶(八分)
茯苓(十分)
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服之相去八九里。
《短剧方》云∶治妊身腹中冷,胎不安方∶ 甘草 当归(各二两) 干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
凡四物,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又云∶治母有劳热动胎,胎不安,去血。手足烦方∶ 生甘竹皮(二升) 当归(二两) 芎 (一两) 黄芩(半两)
凡四物,以水一斗,煮竹皮取六升汁,去滓。纳煎取三升,分三服。
《葛氏方》云∶妊身猝胎动不安,或胎转抢心,或下血不止方∶ 葱白一把,以水煮令葱熟,饮其汁。(今按《本草》云∶某草一把者二两为正。)
又方∶生鱼二斤秫米一斤,调作 ,顿食之。
《集验方》云∶治妊身胎动,昼夜叫呼。口禁唇寒及下利不息方∶ 已冶艾叶一 ,以好酒五升,煮取四升,去滓,更煎取一升,一服。口闭者,开口灌之,
药下即安。(今检∶《僧深方》云∶艾及叶物一 者,以二升,为正。)
又云∶治妊身二三月至八九月,胎动不安。腰痛已有所见方∶ 艾叶(三两) 阿胶(三两,炙) 芎 (三两) 当归(三两) 甘草(一两半,炙)
切,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泽(滓),纳胶,更上火,胶消分三服。
《产经》云∶治妊身七八月,腰腹痛,胎不安,汗出逆冷,饮食不下,气上烦满。四肢 痹强当归汤方∶ 当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