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取虫蛇之类,以器盛
贮,任其自相啖食,唯一物独在者,即名谓之为蛊,便能变惑。随逐酒食,为人患祸,祸于
他人,则蛊主吉利。所以不羁之徒,而畜事之。
又云∶面色青黄者,是蛇蛊也。腹内热闷,身体恒病,面色赤黄者,是蜴蛊也。腰背微
满,舌上生疮,颜色乍白乍青,腹内胀满,状如虾蟆,是虾蟆蛊也。颜色多青,毒成吐出似
蜣螂,是蜣螂蛊也。
又云∶有飞蛊,来无由,渐状如鬼气者。
又云∶氐羌毒者,犹是蛊类,于氐羌界城得之,故谓之氐羌毒病,状中中蛊,心腹刺痛。
又云∶有野道者,是无主之蛊也,畜事蛊人,死灭无所,依止田野道路之间,犯害人者,
故谓之野道。
又云∶欲知是蛊与非,当令病患唾水内,沉者是蛊,浮者非蛊也。
又云∶含大豆,若是蛊,豆皮脱;若非蛊,不烂脱也。
《葛氏方》云∶欲知蛊主姓名方∶
取鼓皮,少少烧末,饮病患,病患须臾自当呼蛊主姓名,可语使呼取去,去即病愈(今
按∶《极要方》水饮。)
又方∶ 荷叶,密着病患卧席下,亦即呼蛊主姓名。
又云∶治饮食中蛊毒,令人腹内坚痛,面目青黄,淋露骨立,色变无常方∶
雄黄、丹砂、藜芦各一两,捣筛,旦以井花水服一刀圭,当吐蛊毒。(今按∶《集验方》
云∶三物各一分,有蛊当吐;不吐,非蛊之。)
又云∶若蛊已食下部,肛尽肠穿者方;
以猪胆淋内中,以绵染塞之。
又云∶治中蛊吐血,或下血皆如烂肝方∶
盐一升,淳苦酒一升,和一服,立出,即愈。
又方∶茜草根、 荷根各三两, 咀,以水四升,煮得二升,去滓顿服即愈。又自当呼
蛊主姓名,茜草即染绛茜草也。
《短剧方》治蛊方∶
举树皮广五寸,长一尺,芦薇根五寸,如人足父指大者。凡二物切,以水一升,清酒三
升,煮取一升,顿服当下蛊。
又方∶土瓜根,大如母指,长三寸, 咀,以酒半升,渍一宿,去滓,一服。
《集验方》治下部若蛊食入,从后孔见肠方∶
虾蟆青背长身者,乌鸡骨各烧作屑,分等,合之以吹下部孔中,大良。
又云∶治猝中蛊,下血如鸡肝者,昼夜去石余血,四脏悉坏,唯心未毁,或乃鼻破待死
者方∶桔梗,捣,下筛,以酒服方寸匕,日三。
又方∶隐忍根,捣取汁二升,分三服。桔梗苗也。
《千金方》治蛊方∶
槲树北阴皮去苍大指长寸,水三升,煮取一升,空腹服之,蛊虫出。
又方∶ 皮灰,水服方寸匕。
《医门方》治蛊毒方∶
取巴豆一枚,去心,豉三粒,釜底黑方寸匕,合捣,分服一丸,吐虫,即服甚良。
又方∶ 荷煮汁饮,干湿根得用多少。
《极要方》疗蛊毒方∶
水煮独行根一、二两,取汁服之,吐蛊毒。
《救急单验方》治蛊毒方∶
捣药子三枚,服立验。
《徐伯方》治蛊方∶
取茜草,生捣绞取汁,日可服二、三升,复恒取汁,作食及煮粥。
《僧深方》治猝急蛊吐欲死方∶
生索濯名根茎,捣绞取汁得一升,顿服之,不过再三作,神良。
《范汪方》治蛊方∶
菖蒲二两 乌贼鱼骨二分
上二物,捣下筛,以酒服方寸匕,日三。



<目录>卷第十九

<篇名>服石节度第一

内容:《服石论》云∶中书侍郎薛曜云∶凡寒食诸法,服之须明节度,明节度则愈疾,失节度
则生病,愚者不可强,强必失身;智者详而服之,审而理之,晓然若秋月而入碧潭,豁然若
春韶而洋冰积实,谓之矣。
凡服五石散及钟乳诸石丹药等,既若失节度,触动多端,发状虽殊,将摄相似,比来人
遇其证,专执而疗之,或取定古法,则与本性有违;或取决庸医,则昧于时候,皆为自忤。
故陶贞白曰∶昔有人服寒食散,捡古法,以冷水淋身满二百罐,登时僵毙。又有取汗不汗,
乃于狭室中四角安火,须臾即殒,据兹将息,岂不由人,追之昔事,守株何甚。
秦承祖论云∶夫寒食之药,故实制作之英华,群方之领袖,虽未能腾云飞骨、练筋骨髓,
至于辅生养寿,无所与让。然水所以载舟,亦所以覆舟;散所以护命,亦所以绝命。其有浮
薄偏任之士,墙面轻信之夫,苟见一候之宜,不复量其夷险,故祸成不测,毙不旋踵。斯药
之精微,非中才之所究也。玄晏雅材将冷,廪丘温 为先,药性本一而二论硕反,今之治者
唯当务寻其体性之本源,其致弊之由善候其盈缩,详诊其大渊采撮二家之意,以病者所便为
节消息斟酌,可无大过。若偏执一论,常守不移,斯胶柱而弹琴,非善调之谓也。
许孝崇论云∶凡诸寒食草石药皆有热性,发动则令人热。便须冷冻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