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3-方剂

15-医心方-第122页

日再。
又《令李方》内消散治痈肿不溃方用∶ 白芷十分 夕药十分 蜀椒七合 芒硝十分 芎 十分 当归七分 干姜七分 七物,下筛,酒服五分匕,日二。一方有白蔹一分。)
治痈肿痛烦困方∶ 生楸叶十重贴之,以布帛裹,缓勿令急,日二易。止痛消肿,食脓胜于众帖,冬以先干 者,临时盐汤泼润用之。(《葛氏方》、《刘涓子方》同之。)
广济犀角丸 治一切毒肿痈乳发背,服之止痛化脓为水,遂大小便出神效方∶ 犀角(十二分) 升麻(一两) 大黄(五分) 黄芩(五分) 防风(一两) 当归 (一分) 黄 栀子仁 干姜 黄连 人参 甘草(各一两) 巴豆(二十三枚,去心、
皮,熬)
凡十三物,冶下筛,以蜜和丸如梧子大,空腹以饮服十丸,取二三行快利,常服为微痢。
(忌生菜、热曲、酢蒜、海藻、猪肉、笋、粘食。)
《效验方》治卒痈肿白蔹帖方∶ 大黄(三分) 黄芩(三分) 夕药(二分) 白蔹(三分) 赤石脂(一分)
凡五物,冶合下筛,以鸡子白和如泥,涂纸以薄肿上,燥易之。
《录验方》治痈肿运赤痛及已溃松脂帖方∶ 成练松脂(一斤) 蜡蜜(半斤) 猪脂(四斤) 当归(二两) 黄连(一两) 黄 柏(一两)
凡六物, 咀三物,尽合,煎三沸三下,候帖色变微紫色者药成,绞去滓。若初肿未有 脓者涂纸贴肿上,日三易,夜再。若以溃有口者,穿纸出疮口,贴四边,令脓聚食旁肉速瘥。
(今按∶诸方松脂帖已多,但《刘涓子方》松脂二斤,黄连一两,附子一两,黄芩一两,夕 药一两,细辛一两,石膏二两也。又《效验方》杏仁一两,腊蜜一两,松脂一两,浓朴一两 也。)
(今按∶以下宇治本注也。)
千疮万病霜膏 治金木疮,痈疽恶疮,若始得痈,摩肿上五百过即消。若以溃者着疮中 食脓云云,具在本方。
《短剧方》云∶经言寒气客于经络之中,则血气凝(李亢反)涩不行,壅结则为痈疽也。
不言热之所作。其成痈,久寒化为热,热盛则肉腐烂为脓也。依经诊候之由,人体中有热,
被寒冷搏之,血脉凝涩不行,热气壅结则为痈疽也。是以治痈疽方,有灸法者治其始,其始 中寒未成热时也。其用冷薄帖者治其热已成,以消热,使不成脓也。今人多不悟其始,不用 温治及灸法也。今出要方以治其成形者耳。赤色肿有尖头者根广一寸,以还名为疖,其广一 寸以上者便为小痈也,其如豆粒大为 。
治作痈令消方∶ 取鹿角就磨刀石上水摩之,以汁涂燥,复涂则消也;内宜服连翘汤下。
又方∶生舂小豆下筛,鸡子白和如泥,涂之。
治始作痈正赤热痛方∶ 单烧鹿角作末,苦酒和薄之,干复涂之自消。
又方∶单捣大黄,苦酒和薄之,温则易。
治痈及疖始结肿赤热方∶ 水摩半夏,涂之燥,更涂得皱,使消也。山草中自可掘取生半夏乃佳,神效。
《葛氏方》治诸痈疽背及乳房初起, 赤急痛,不早治杀人,使速消方∶ 但灸其上百壮。
又方∶釜底土,捣,以鸡子中黄和涂之。
又方∶捣苎根薄之。
又方∶捣黄柏下筛,以鸡子白和,浓涂,干复易,立愈。
治痈发背腹阴处通身有数十方∶ 取干牛矢,烧,捣细,重绢筛下,以鸡子白和涂,干复易。秘方。
《范汪方》治痈肿初肿痛急方∶ 以冷铁熨温辄易。
又方∶取粢粉,熬令正黑,末作屑,以鸡子白和之。以涂练上敷肿上,小穿练上作小口 以泄气,痈毒便消。当数易之,此药神秘方。(今按∶《葛氏方》∶治诸痈疽发背及乳房初起 赤急痛,使速消。《尔雅》云菜□也。和名∶支美乃毛知。)
《本草拾遗》云∶水蛭(音质),人患赤白游疹及痈肿毒肿,取十余枚令KT 病处,取 人皮皱肉白,无不瘥者。冷月无蛭,泥中掘取暖汤养令动,先洗人皮,咸以竹筒盛啜之,须 臾咬血满,自脱,更用饥者。(今按∶《经心方》云∶以水蛭食去恶血。)
《僧深方》治痈方∶ 梁上尘、烧葵末分等,苦酒和敷之,燥复敷。治乳痈亦愈。
<目录>卷第十五<篇名>治痈疽有脓方第三内容:《病源论》云∶凡痈若按之都牢坚者,未有脓也;按之半软者,有脓也。又,以手掩肿 上,不热者无脓。若热甚者,为有脓。凡觉有脓,宜急破之,不尔,侵食筋骨。
《刘涓子》云∶痈大坚者,未有脓。半坚半薄半有脓。当上薄者,都有脓,便可破。可 破之法,应在下逆上破之,令脓易出,用铍(披眉反)针。脓深难见,上肉浓而生内大针。
若外不别有脓,可当其上数按之,内便隐痛者,肉殃坚者,未有脓也。按更不痛于前者,内 脓已熟也。脓泄去热气,不尔长连,连则不良。
痈审知有脓者,按之处陷不复者无脓,按之即复者有脓;初肿大,按乃痛者病深;小按 便痛者病浅也。凡破痈之后,病患便绵 欲死,便内寒热,肿自有似痈而非者,当以手按肿 上,无所连是风毒耳,勿针,可服升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