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水亏、虚火烁金、小便不利者,用六味丸及补中益气汤。肝木乘脾不能相制而喘者,用六君、柴胡、升麻。脾胃虚寒脐凸腹胀者,用八味地黄丸。脾肾虚寒,不能摄水如蛊胀者,用加减肾气丸。凡亏损足三阴而致喘胀,或二便不调,及牵引作痛者,俱用六味、八味、加减肾气等丸治之。仍参伤风咳嗽证。

  钱氏论肺盛复有风冷云:胸满短气,气急喘嗽上气,当先散肺,后发散风冷,散肺、泻白散(肺),发散风冷,大青膏主之(吐泻)。肺只伤寒,则不胸满。洁古云:肺实,则喘而气盛,泻白散。

  泻白散(肺) 清肺饮(嗽) 五和汤(里热)

  碧玉丸 治痰嗽气喘胸满,饮食减少,睡不得宁,烦躁有热。

  青黛 明白矾(生用) 天南星(生用) 滑石(四味各二钱半) 轻粉(五十帖) 全蝎(十五尾,去尖毒) 巴豆(四十九粒,去壳膜心,存油,碎切,入乳钵极细杵)

  上除轻粉、巴豆外,余五味,或晒或焙,为末,仍入前二味,同在乳钵杵匀,姜汁煮糯米粉为糊、丸粟壳大。每服七丸,至九丸或十一丸,用淡姜汤空心投,热甚者,薄荷汤下,或不拘时。

  钱氏论肺藏怯云:唇白色,当补肺,阿胶散主之(方见本门)。若闷乱气粗,喘促哽气者难治,肺虚损故也。脾肺病久则虚而唇白,脾者肺之母也,母子皆虚,不能相营,故名曰怯,肺主唇,唇白而泽者吉,白如枯骨者死。

  补肺散 治久患咳嗽,肺虚气促,有痰恶心。

  阿胶(一两半,锉,炒) 白茯苓 马兜铃(去老梗) 糯米(三味各半两) 杏仁(二十一粒,汤泡,去皮尖)

  甘草(四钱,炙)

  上锉。每服二钱,水一盏,煎七分,无时温服。

  坎离汤 治虚喘昼轻夜重,食减神昏。

  荜澄茄 石菖蒲(各一钱) 白术 白茯苓(去皮) 南木香(草上各二钱) 甘草(炙) 半夏(汤煮透,滤,仍锉,焙干) 紫苏子(略炒,杵碎。草上四钱)

  上锉。每二钱,水一盏,煎七分,温服无时。

  《圣惠》杏仁煎 治小儿咳嗽,心烦喘粗。

  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天门冬(去心) 寒食面(各一两) 蜜 酥(各一合) 生地黄汁(一大盏) 贝母(半两,微炒)

  上件,煎贝母及天门冬至五分,便研,绞取汁,入杏仁膏等同熬如稀饧。每服,用温水调下半钱已来,量儿大小,以意加减。

  八味理中丸 治小儿心肺不和,息数脉急,上下不升降,中膈痞满,郁隘胸臆,坐卧烦闷,神情不乐,饮食不下。

  人参 甘草(炙) 白术 干姜 枳实(制炒) 白茯苓 五味子(去梗) 桑白皮(去赤皮)

  上件等分,为细末,炼蜜为丸,小指头大。每服一丸,淡豆豉五粒,水一小盏,煎至半,去豉,通口服,不拘时候。

  张涣蝉壳汤 治小儿肺气不利病。

  白术五味汤 治小儿咳嗽气逆上喘。(二方并见咳嗽)

  《聚宝方》平气散 治小儿气不和,定喘和气,补虚思食。

  人参 白茯苓 百合 甘草(炙) 白术 桔梗(各等分)

  上六味,为末。每服一钱,水八分,生姜少许,同煎至五分,温服。

  卷之九・肺脏部・肾脏部 喘

  热实

  云岐云:小儿结热上气喘者,四顺清凉饮子。

  卷之九・肺脏部・肾脏部 喘

  寒实

  (佚)

  卷之九・肺脏部・肾脏部 喘

  痰实

  丹溪云:痰嗽、痰喘,并用涌法吐之,重剂瓜蒂散,轻剂苦参、赤小豆末,须虾齑汁调服。

  生白丸 治小儿痰涎不利,上喘咳嗽。

  白附子(新罗者) 天南星(各半两) 半夏(一两)

  上为末,用生姜汁打面糊为丸,如绿豆大。每服二十丸至三十丸,生姜汤下,量大小加减。

  枳实汤 主伤风伤寒,胸满气促,咳嗽不活,食多夹痰吐出。

  枳实(去瓤,锉片,麸炒微黄) 赤茯苓(去皮。各半两) 甘草(六钱) 半夏(七钱,汤煮透,滤,仍锉,焙干)

  桔梗(七钱半,锉,炒)

  上件 咀。每服二钱,水一盏,姜三片,煎七分,无时。

  如意膏(见前 )

  半夏丸 治肺气不调,咳嗽喘满,痰涎壅塞,心下坚满。及风痰呕吐,恶心涕唾稠粘。

  白矾(一两半,焙) 半夏(三两,汤泡七次,生姜汁制一宿)

  上为末,生姜自然汁丸赤豆大。每服十丸,姜汤下。

  《经验后方》大人小儿定喘化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