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丸之类,肾无泻法,故径从虚治之。肺痫者,属气虚,用补肺散。面色痿黄者,土不能生也,用五味异功散。面色赤者,阴火上冲于肺也,用地黄丸。脾痫者,用五味异功散。若面青泻利,饮食少思,用六君子加木香、柴胡。

  按:《千金》叙六畜痫,无五脏之分属,钱氏始分之,而无马痫一证,曾氏谓初发作羊犬声者,咽喉为风痰所梗,声自如此,其理甚明,言六畜者,特强名耳,故丹溪谓于经既无所据,而治法亦未见有五者之分,所以不必分五也。

  卷之二・肝脏部 痫

  治法

  仁斋曰:大概血滞心窍,邪气在心,积惊成痫,通行心经,调平血脉,顺气豁痰,乃其要也。假令小儿有热有痰,不欲乳哺,眠睡不安,常常惊悸,此皆发痫之渐,即以紫霜丸导之(方见变蒸热,)时间量与紫霜丸,减其盛气,则无惊风痫钓之患。痫证方萌,耳后高骨间必有青纹纷纷如线,见之则为爪破,须令出血啼叫,尤得气通。

  诸痫发不能言者,盖咽喉为气之道路,风伤其气,以掩声音道路之门,抑亦血滞于心,心窍不通所致耳,南星炮为末,雄猪胆汁调和,少许啖之,辄效。若夫钱氏五痫丸并南星散,以菖蒲煎汤调下。甘遂猪心汤和苏合香丸一丸,皆治痫之要药也。〔刘〕小儿神尚弱,惊则神不守舍,舍空则痰涎归之,或饮食失节,脾胃有伤,积为痰饮,以致痰述心窍而作者,治法当寻火、寻痰,而前人多用镇坠清心之药,固可以治热,可以清痰,若有顽痰胶固者,此药未易驱逐,在上者必用吐,吐后方宜服此药,有痰实在里者,亦须下之,随病轻重而用之也。〔洁〕如有客痰发热而有声,煎大黄、荆芥汤下五色丸。潮热有时,积热也,桃枝丸主之(方见积热)。壮热不退,当用地骨皮散(方见潮热)下五色丸。风热,当用防风、黄芩汤下大青膏。身温不热,当用白虎汤加苍术下五色丸。〔薛〕此皆元气不足之证,须以紫河车(即小儿胞衣)丸为主,而以补药佐之,设若泛行克伐,复伤元气,则必不时举发,久而变危,多至不救。一老人生子方周岁,秋初暴冷,忽发搐似惊痫,过则气息奄奄。

  此元气虚弱所致,与补中益气汤而愈。一小儿十岁,一小儿七岁,各有痫证,岁发二次,后因出痘及饮食停滞,举发频数,用六君子、补中益气、二汤而愈。一小儿患前证,每发吐痰困倦,半饷而苏,诸药不应,年至十三而频发。用紫河车、生研烂,入人参、当归末、丸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日进三五服,乳化下,一月渐愈,又佐以八珍汤全愈。一小儿七岁发惊痫,每作,先君令其恣饮人乳,后发渐疏而轻。至十四岁复发,仍用人乳,不应,余令用肥浓紫河车研烂,人乳调如泥,日服二三次,至数具而愈,后常用加减八味丸而安。至二十三岁发而手足厥冷,仍用前法,佐以八味丸、十全大补汤而痊。

  卷之二・肝脏部 痫

  通治五痫

  钱氏五色丸朱砂(研,半两) 水银(一分) 雄黄(熬,一两) 铅(三两,同水银熬) 珍珠末(研,一两)

  上,炼蜜丸,如麻子大。每服三四丸,金银薄荷汤下。

  《三因》六珍丹雄黄 雌黄 未钻珍珠(各一两) 铅(二两,熬成屑) 水银(一两半)

  上,研令极匀,蜜丸,桐子大。每服三丸至五丸,姜枣汤下。须捣二三万杵,乃可丸。

  卷之二・肝脏部 痫

  风痫

  《口议》云:先用化痰宽利胸膈,开通关窍,安镇心神,然后与治风痫药服之。

  又云:先用化风丹、去其风热,次服夺魂散定痫。

  散风丹 治小儿风痫,先用此药。

  牛胆南星(二钱) 羌活 独活 防风 天麻 人参 川芎 荆芥穗 细辛(各一钱)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丸,用薄荷、紫苏、汤不拘时送下。

  保安丸 治小儿诸风痫,久后亦验。

  五灵脂(半两) 川乌(生用,去皮尖,二钱半)

  上为末,猪心血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一丸,用生姜汤化下,不拘时服。

  独活汤 治小儿风痫,解表通里。

  独活 麻黄(去节) 川芎(各一钱) 大黄 甘草(炒。各半钱)

  上锉碎。每服二钱,用水一钟,生姜二片,煎至四分,不拘时、温服。

  细辛大黄汤 治小儿风痫内热。

  天麻 防风(各半两) 细辛 大黄(焙) 川芎(各二钱半) 甘草(炙,一钱半)

  上锉碎。每服二钱,入犀角少许,用水一钟,煎至四分,不拘时服。

  牛黄丸 治小儿风痫迷闷,抽掣涎潮。

  牛胆南星 全蝎(焙,去毒) 蝉壳(各二钱半) 防风 牛黄 白附子(生) 直僵蚕(炒,去丝嘴)

  天麻(各一钱半) 麝香(半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