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 茯苓 甘草(各二两)
研细末 姜汁和丸,绿豆大,每五六十丸,开水下。如昏迷不醒,即碾灌之。又方,去 茯苓、甘草,加贝母四两,如前法和丸,治中暑甚效。
<目录>惊风辟妄\一曰类搐<篇名>小儿中暑吐泻或卒然昏倒属性:背阴侧柏叶捣汁三匙,生蜜三匙,井水一杯,开水一杯,调灌即愈。
<目录>惊风辟妄\一曰类搐<篇名>疟疾属性:其症初起,呵欠烦闷,发热口渴,面带黄白,额有汗,一哭汗出,其热稍减,不久复热 如故,喉内痰鸣,一哭即呕,呕则痰出,每日如此者,即疟病也。此症为少阳为主,早能和 解表里,则疟邪霍然而散。多有误认惊风,轻施镇坠,阻遏荣卫,邪不得出,以致神情愦乱 ,临疟而搐。宜用清脾饮解之。余详后“疟疾”。
\x清脾饮\x 治小儿热疟作搐,不必治搐,惟治其疟。
青皮 陈皮 柴胡 漂白术 云苓 草果仁 制半夏 川浓朴(各一钱) 炙甘草(五分) 生姜(三片) 大枣(三 枚)
水煎,临发前一时热服,三次必效。又方,未发前一时,以蛇蜕塞鼻,男左女右,过时取去,效。余详后简便方。
<目录>惊风辟妄\一曰类搐<篇名>痢疾属性:其症初起,两眉经HT 而多啼,由腹痛也。烦躁不安,由里急后重也。数至厕而不能便,
或赤白相兼,或单红单白,是其候也。按此症虽由内伤饮食,莫不由外感而发。但以人参败毒 散加陈仓米三钱散之,其病即减。设有饮食停滞,轻则消导之,重则疏通之,去其积垢,无 不愈者。又单方,香菌五钱,红糖、白糖各二钱五分,煎汤服之立愈。余详后“痢疾”。
<目录>惊风辟妄\一曰类搐<篇名>咳嗽属性:其症初起,面赤唇红,气粗发热,咳来痰鸣,或眼胞微浮,额上汗出。此外有感冒,寒 热伤肺,急宜疏解。若寒者应辛散而反凉泻,热者应凉泻而用浮升,以致声音不转,眼翻手 搐,宜用《集成》金粟丹。惟初起疏解,原未立方,兹拟仍用人参败毒散加杏仁七枚,煎服 二三剂。人参败毒散见“误搐”。余症并详内科“咳嗽”。
<目录>惊风辟妄\一曰类搐<篇名>小儿咳嗽不出声属性:紫菀微炒研末,杏仁去皮尖研如泥,等分,炼蜜为丸芡实大,每服一丸,五味子七粒煎 <目录>惊风辟妄\一曰类搐<篇名>肺实咳嗽痰喘属性:葶苈子,隔纸炒为末,枣肉为丸如龙眼核大,每服一丸,白汤化下。
<目录>惊风辟妄\一曰类搐<篇名>小儿痰壅喘咳属性:川贝母五钱,用淡姜汤润湿,饭上蒸过,甘草半生半熟二钱五分,其研细末,砂糖为丸 龙眼核大,每一丸,米饮化服。
<目录>惊风辟妄\一曰类搐<篇名>小儿百嗽不止属性:生姜自然汁一杯听用,蜂蜜四两炼熟听用,每用姜汁一匙,蜜二匙,白汤调服,每日五 <目录>惊风辟妄\一曰类搐<篇名>丹毒属性:其症由心火炽盛,热与血搏,或起于手足,或发于头面胸背,游移上下,赤如丹砂,形 如锦纹,其痛非常。凡自胸腹而散于四肢者易治,自四肢入而胸腹者难治。法宜砭,去恶血 ,内服《集成》沆瀣丹,方见“痢疾”,庶不致内攻作搐。倘医者不知针砭,仅妄用搽敷,
必致作搐而死。或服连翘败毒散,方见“误搐”,加牛蒡亦可。
瓷锋砭法∶见后“丹毒”。
总治十种丹毒∶俱见后“丹毒”。
<目录>惊风辟妄\一曰类搐<篇名>疮痈属性:按疮疖疥癣,小儿独多,治宜清热解毒,宜内托解毒,倘毒未先解,误用砒硫等毒药搽 之,逼毒内入,以致疮忽自平,其症腹胀便秘,尿赤,面无血色,目闭不开,手足搐动,此 毒瓦斯内致也。与外科之痈疽,偶伤风湿而手足搐搦者不侔,此宜速服雄黄解毒丸微下之,疮 出则吉,不出加喘者死。方见后“中恶”。
<目录>惊风辟妄\一曰类搐<篇名>霍乱属性:其症先伤于食,后感风寒,邪正相争,心腹绞痛,有上吐下泻者,其症稍轻。有上不得 吐、下不得泄者,所以烦躁闷乱,俗名干霍乱,即绞肠痧。其症最急,速宜服盐汤探吐之,
乃用藿香正气散,分理其阴阳也。
\x藿香正气散\x 治内伤脾胃,外感风寒,吐泻霍乱等症。
藿香枝 紫苏叶 大腹皮 广皮 桔梗 云苓 法半夏 神曲 白芷(各一钱) 川浓朴 炙甘草(各五分) 生姜(三片) 大枣(三枚) 水煎服。
凡霍乱吐泻腹痛,忌用热汤,犯之必死,须待其吐泻后两时入服药过后,胃气稍复,渴 凡霍乱呕吐不能受纳药食,速以新汲水和百沸汤各一杯,调匀,名阴阳汤,饮数口即定 凡痰疟及宿食恶毒之物,阻隔中焦,腹胀欲作霍乱,急以盐汤顿服探吐尽痰,食即安。
霍乱吐泻诸药不效,绿豆、胡椒各二十一粒,研细,水煎一盅,加新汲水一盅,调服即 安。又方,以六一散一二钱,浓姜汤调服,夏日更妙。六一散,即益元散,见上“伤暑”。
<目录>惊风辟妄\一曰类搐<篇名>干霍乱属性:即绞肠痧。忽然心腹绞痛,上不得吐,下不得泄,痰壅腹胀,手足厥冷。急以食盐一两 、生姜五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