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当归散\x 凡小儿夜啼者,脏寒而腹痛,面青手冷,不吐乳是也,宜此方服之效。
当归(去芦头) 白芍药 人参(各一钱) 甘草(炙五分) 桔梗 陈皮(各一钱)
上 咀。煎五分,时时少服,愈。
\x七气汤\x 治七气所伤,痰涎结聚,心腹亦痛,不能饮食。
半夏(制焙,五两) 人参 辣桂(去皮。各一两) 甘草(半两)
上锉细。每服三钱,水一大盏,姜五片,枣一枚煎,食前服。
\x《指迷》七气汤\x 治七情相干,阴阳不升降,气道壅滞,攻冲作疼。
青皮 陈皮 桔梗 蓬术 辣桂 益智仁(各一两) 香附子(一两半) 甘草 加半夏(制。各七钱半)
上锉细。每服三钱,水一盏,姜四片,枣一枚,煎至七分,不拘时服。
\x〔张涣〕宽中汤\x 治心腹疼痛,不可忍者。
高良姜 木香(各半两) 丁香 青橘皮(炒黄) 桔梗 甘草(炙。各一分)
上件捣,罗为细末。每服半钱,温酒调下。
\x蓬莪术丹\x
蓬莪术(炮制,乘热锉碎) 当归(洗,焙干。各一两) 木香 人参(去芦头) 桂心(各半
两) 黑牵牛(炒,微黄,一分)
上件捣,罗为末,细白面糊和丸,如黍米大。每服十粒,煎生姜汤下,量儿大小加减。
\x温胃丹\x 治腹痛啼哭不止。
人参(去芦头) 白术(炮。各一两) 五味子 当归(洗,焙干) 高良姜(各半两) 木香(一两)
上件,捣为细末,白面糊和丸,如黍米大。每服十粒,米饮下。
\x橘香散\x
青橘皮(炒) 吴茱萸 木香 当归(洗,焙干。各一两) 干姜(炮) 丁香(各半两)
上件捣,罗为末。每服一钱,水八分一盏,入生姜二片,煎五分,去滓放温热服,食前。
\x〔曾氏〕 香汤\x 利脾胃,进饮食,理腹痛,散邪气。
香(炒) 良姜(锉碎,用东壁土炒。各一两半) 苍术(米泔水、浸一宿,去粗皮,滤干,锉
片,炒至微黄色,二两) 甘草(炙,一两)
上,锉焙为末。每服一钱,烧盐汤空心调下。



<目录>集之七・脾脏部(上)\腹痛

<篇名>热痛

属性:钱氏云∶热痛亦啼叫不止,夜发面赤唇焦,小便赤黄,与三黄丸(里热),人参汤下。
《婴孺》治小儿腹痛,夭纠不能哺乳。\x茯苓丸\x方
茯苓 黄连(各一两)
上为末,用蜜为丸,如大豆大。饮下,量加。



<目录>集之七・脾脏部(上)\腹痛

<篇名>积痛

属性:〔钱〕积痛,口中气温,面黄白,目无精光,或白睛多,及多睡畏食,或大便酸
臭者,当磨积,宜消积丸,甚者白饼子下之,后和胃,用白术散。(消积丸白饼子方见癖白术散方见消渴)
\x〔曾〕\x积痛,腹中阴阴而痛,面黄不食,儿大者口吐酸馊气,先治积滞,后调脾胃,其痛自止,仍辨
虚实和解,治法见后癖积条中。
\x汤氏三棱散\x 治积气肚痛。
砂仁 甘草 益智(炒,去壳) 三棱 蓬术 青皮(炒。各等分)
上为末。白汤点下。
丹溪云食积腹痛,必用紫苏、莱菔子之类。初虞世治小儿好吃粽,成肚痛,用黄连、白酒药等分为丸服。



<目录>集之七・脾脏部(上)\腹痛

<篇名>虫痛

属性:虫痛面 白,心腹痛,口中沫及清水出,发痛有时。田氏云∶虫痛啼哭俯仰,坐卧不安,自按心腹,时时
大叫,面无正色,或青或黄,唇白,又目无精色,口吐涎沫,此为虫痛。钱氏云∶积痛、食痛、虚痛,大同小
异,惟虫痛者当口淡而沫自出,治之随其证用药。虫与痫相似,小儿本怯,故胃虚冷则虫动而心痛,与痫略相
似,但目不斜,手不搐也,安虫散主之。曾氏云∶蛔虫动痛,口吐清水涎沫,或吐出虫,痛不堪忍,其疾因食甘
肥荤腥太早而得,故胃寒虫动作痛,其虫吐来或生或死,儿小者,此痛苦甚,亦致危难,先以理中汤(吐泻)
加乌梅水煎服,使胃暖不逆,次芦荟丸(疳)、使君子丸、化虫饮主之。有儿大者,面 白而间黄色,肉食倍进,肌
体消瘦,腹中时复作痛,此有血鳖、蛔虫杂乎其间,以二圣丸下之。又有胃受极寒极热,亦令虫动,或微痛,或
不痛,遽然吐出,法当安虫为上。若以治虫,及伤胃气,固不可也。因寒而动者用理中汤加乌梅水煎服。因热而
动者用 咀五苓散,亦加乌梅水姜煎投。辛氏女子五岁,病虫痛。诸医以巴豆、干漆、 砂之属治之,不
效。至五日外,多哭而俯仰,睡卧不安,自按心腹,时大叫,面无正色,或青或黄,或白或黑,目无光而慢,唇
白吐沫,至六日,胸高而卧转不安。召钱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