痂皮脱落自汗者,此气虚也,宜补阳救
阴,使气无泄,十全大补汤(汗)主之。若更不止,调败蒲散同服,外用温粉扑法。薛
氏云∶靥后最宜审治,若血虚者,用当归补血汤(虚热)。气虚者,用四君子汤加黄 。气血不足者,十全大补汤。
饮食自汗者,小异功散(吐泻)加黄连、五味子、乌梅肉。睡中汗出,心有热也,其汗上至头,下至颈,不过胸者,乃
六
阳虚汗也,不须治之。上至颈,下至脐者,此胃虚也,保元汤(即参 饮见大法)不止,调败蒲散同服。自汗者,
血之所化,阴气不能闭藏,所以睡则汗出,痘家当以补血为主,若当归补血汤、六味地黄丸、八珍汤、人参养荣汤之类,
皆可因证施治。自汗面赤作渴,手足 汗多者,胃热也,泻黄散(脾)人参白虎汤(发热)加黄连主之。诸证退,
以小异功散加山栀仁、麦门冬调之。有食积内热自汗者,四君子加曲 。自汗发搐流涎者,肝木侮土也,小异功散
加钓藤。搐减,去钓藤加柴胡主之。丹溪谓自汗不妨,盖指初出并其汗之不甚者言耳,若汗出过多,最能虚人,
未靥之际,恐致气血虚而不能结痂,既靥之后,尤防血脱阴虚,阳无所附矣。汗出如油,发润如洗,喘不休者,此
为肺绝之候,死不治。
\x浮麦散\x
浮麦不拘多少,炒香,每服三五钱,水煎服,治胃虚自汗。
\x败蒲散\x(一名止汗散)
用故蒲扇烧灰,每服三钱,温酒调下,无时服。
\x温粉扑法\x
黄连 牡蛎粉 贝母(各半两) 粳米粉(一升)
上为细末。敷于身上。
<目录>集之五・心脏部三\痘疮(中)
<篇名>失血
属性:〔万〕气为阳,血为阴,阳主动,阴主静,人身之血,不可妄动也。经曰∶阳络伤则血外溢,血外溢则衄血,
阴络伤则血内溢,血内溢则后血。今疮疹之火熏灼于里,迫血妄行,血亦随火而动,阳络伤则血从上焦出,
或衄血,或呕血。阴络伤则血从下焦出,或溺血,或便血。阴阳俱伤则血上下出也。诸失血惟从鼻出者,或有
可治之理,其余皆死证也。亦有痘疮灌烂,不能收较,出血不止者,此阳疮出血,
亦不可治。〔张〕所云血之妄行,从口、从大小便、从阳疮,或痘毒而出者,悉
皆不治,盖指出之多而不止者言之耳,若初出之时,苟详推其因而善为清理,岂俱无生者耶。若痘疮赤痛,烦热
作渴,或便血、或衄血,先用犀角地黄汤(失血)。次用加减大紫草散(痘灰白)去黄 加木通主之。吴氏治诸失血,
始终用犀角地黄汤加山栀、芩、连、白芍药,有初出时衄血不止,用下药而得效者。〔薛〕一小儿痘后,非衄血,
即便血,痘痕赤白靡定,手指冷热无常。余谓此元气虚,而无根之火,倏往忽来也。朝用补中益气汤,夕用五味异
功散,各二十余剂而愈。后因劳心复发,仍用前二药为主,佐以十全大补汤而愈。
\x犀角地黄汤\x 治痘疹并麻疹与衄血便血者可服。
牡丹皮 犀角 赤芍药 生地黄
热盛者,加酒炒黄连。若有瘀血停胸,加醋制大黄。若口鼻出血,加大蓟茅
根。若小便去血,去大黄、加小蓟,水煎服。
\x二宝散\x 治痘紫色,发热鼻衄,小便如血,口渴乱语。
犀角 玳瑁
二味磨汁,顿服,即愈。
【衄血吐血】〔薛〕《痘疹方》云∶若痘发之际,正宜微见,与发汗同体,然血与汗虽殊,其源则一,盖痘疹
乃秽血所发,邪结肺胃,毒瓦斯自然上越也。若见此证,不可妄投以药,恐治失其宜,瘀蓄者不出,而已出者复伤,
反生变证也。若作渴饮冷,手足并热,此毒瓦斯炽盛,而血上溢也,宜用《圣济》犀角地黄汤。若肺经热毒
而鼻衄,用地黄清肺饮。胃经热毒而吐血,亦用《圣济》犀角地黄汤。若肠胃热毒而便血,亦用之。作渴饮汤,手
足不热者,脾肺气虚不能摄血而妄行也,宜用五味异功散。若出血作渴烦躁,面赤色者,血脱也,宜用当归补血汤。
一小儿衄血,上寸脉数。此肺金有火也。用泻白散而血止,但四肢倦怠,用益气汤而愈。一小儿痘
疮赤色,吐血发热。此胃经热毒也。先用《圣济》犀角地黄汤,诸证渐愈,又用五味异功散而痊。〔万〕疮疹发热失血,
皆非佳候,但从鼻出者,此火刑于肺,鼻为肺之窍,宜泻火凉血清肺,以玄参地黄汤调郁金末、加茅根汁、磨京墨
汁饮之,衄止者佳,一向不止者,不治。
\x玄参 地黄汤\x
玄参 生地黄 牡丹皮 栀子仁(各一钱半) 甘草 升麻(各半钱) 白芍药(一钱)
上锉细。加炒蒲黄半钱,水一盏,煎七分,去滓,温服。
\x斩关散\x 痘紫发热,鼻红不止。
生地黄 牡丹皮 黄芩(各五分) 升麻(三分) 藕节 茅根(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