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2-儿科

40-幼科证治准绳-第113页

将鸽子及鸠煮熟,以辰砂搽上,令儿服之亦可。屡试有验。
\x秘传保婴丹\x 真紫草(去芦,酒洗,勿犯铁器) 缠豆藤(烧灰、存性。各四两,二味为君) 升麻(取新者盐水炒,
引下,不使侵肺气) 川防风(去芦及叉) 荆芥穗(去梗) 牛蒡子(炒。各二两,四味为臣)
真天竹黄 蟾酥(自取,勿用赤眼者) 真牛黄(三味各一钱二分) 大朱砂(麻黄紫草荔枝壳煮过,
就将其汤飞研、取净末三钱四味为佐) 甘草梢(去皮,二两和) 赤小豆 黑小豆 绿豆(各四十 九粒,炒、勿令焦三味为使)
上,各取细末和匀,另用紫草三两,入水三碗煎,去滓,熬成膏半碗,入生砂 糖半碗,和剂为丸如芡实大,另用飞过朱砂为衣。未出痘之先,浓煎甘草汤,每 服,小儿磨一丸,大人二丸。如已发热之时,生姜汤磨服,浓盖取汗,多者可少,
少者可无,大有神效。
袁氏痘前治法 凡欲治痘,须在未发之先,预识其证而分别用药,重者可轻,
轻者必愈,但未痘而愈,则医者无功,故多不肯尽心,及其既发,又无及矣,仁者 须以救生保婴为心,宁我无功,不可使婴儿失命,备陈十八证治法于后。
孩儿未痘之先,感冒风邪,身中火烙,头痛自汗,咳嗽不已,伤寒未愈而痘随 出焉,痘家谓之猿猴跳锁。伤寒之后,元气嚣漓、须滋阴补血,解热疏风,有滋阴 三宝散可服。
\x滋阴三宝散\x 当归 黄 生地 白茯苓 芍药 川芎 橘红 甘草 防风 玄参 麦门冬(二味加倍)
上锉细。姜枣煎。
有饮食不能樽节,暑湿不能护养,肚腹伤坏,泄泻频仍,饮食懒进,肢体羸瘦,
愈未几而痘随出焉,痘家谓之观音拂座。此与先泄而出痘者不同,平居无恙,忽泄 而痘出,此则毒随泄减,其痘反美,今久泄初愈而痘出,则脾虚元气弱,如单服补 药,恐来虚胀,若冷药则毫厘不可用者,只宜调脾,如四制白术之类可也。
\x四制白术散\x 白术八两,分作四分,一分、砂仁炒,一分、糯米炒,一分、麸皮炒,一分、
壁土炒,拣净,为末,量大小,乳酒调服。
患疟之后,寒热消烁,肌肉渐瘦,或乍愈而痘出,或带疟而患痘,名为马驰剑 道。多有湿热酿成此祸,草果、常山断不可用,即柴胡亦是劫药,须参、苓、白术,
微加消食祛热之药,如八珍膏、卫元汤可用也。
\x八珍膏\x 人参(一两) 蜜(四两) 乳汁 梨汁(同熬)
上,加制过紫河车,酒服两匙。
\x卫元汤\x 人参 白术 全蝎 山楂 半夏 当归 橘红 枳壳 乌梅 上,姜枣煎,加乳服。
小儿才五六岁,元体薄劣,身发火热,干渴患嗽,疹出未几而痘随出焉,此太 阴脾经症也,痘家谓之一苇航海。此与寻常先疹后痘者不同,凡先痘后疹者谓之逆,
先疹后痘者谓之顺,此则身弱发热,原患嗽渴,又病疹初愈而痘随后出,其势颇危,
须补阴、清肺、培脾,黄 毫厘难犯,内托至奇汤可用也。
\x内托至奇汤\x 天门冬 麦门冬 人参 白术 当归 茯苓 薏苡仁 川芎 陈皮 甘草 桔梗 银杏(去皮)
上,加糯米煎,频频服。
小儿平时患疳积,肚大有青筋,四肢羸瘦,变为丁奚,倏然痘发,此谓之三仙 入洞。治之且莫消疳积,浓朴、槟榔、柴、连冷药及抱龙丸之类,皆不可用,宜服 益黄散、滴滴金可也。
\x滴滴金\x 虾蟆肚内有黄金,取出金来和酒服。
小儿风寒腠理,时发火热,自头连身,遍启丹瘤,愈未几而痘随形焉,痘家谓 之倒挂银瓶。多发肝心二经痘,忌用三黄,宜犀角地黄汤、紫草散可也。
\x犀角地黄汤\x 犀角(用乳汁磨,一钱) 牡丹皮 芍药 生地黄 上,加灯草,水煎服。
小儿未痘之前,火烙脸赤,眼睛直竖,手足撒搐,口燥 语,惊厥屡次,不数 日而痘随形焉,痘家谓之霜桥印迹。此与寻常惊后出痘者不同,凡先惊后痘,痘出 惊止,决系心经之痘,多是吉征,此则惊甚体虚,或见痘而惊不止,朱砂、金石毫 不可用,宜茯神汤可也。
\x茯神汤\x 生地 当归 甘草 白芍药 茯神 远志 桔梗 上,加灯草、姜煎服。
小儿未痘之前,身热自汗,口中咯血,或鼻衄,或溺血,不数日而痘随形焉,
谓之藕池踏水。心官失守,致血妄行,宜清心按火,不可妄用寒凉之剂,野仙独圣 散可用也。
\x野仙独圣散\x 匾柏 玄参 地榆 血见愁 生地黄 木通 芍药 当归身 甘草 干姜 小儿未痘之先,身发火热,饮食懒飧,肚腹膨胀,眼胞浮肿,睡卧不安,不数 日而痘随形焉,谓之石鼓无鸣。宜理脾补气,参苓白术散加减用之可也。
\x参苓白术散加减\x 人参 茯苓 山药 白扁豆 白术 陈皮 莲肉 薏苡仁 当归 防风 枳实 上,锉为散。随宜加减。
小儿身发火热,自汗不止,眼睛昏花,呵欠啼叫,未愈而痘随见焉,谓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