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补兼施,或一补一攻,或三补一攻,或九补一攻,审其进退,俟有可攻之机,以意消息,始能逐邪而不伤正病可痊也,
必忌盐酱百日。



<目录>

<篇名>腹胀门

属性:\x总括\x
腹胀之病,脾胃二经主之,有虚有实,宜分晰焉。若脾虚,因久病,内伤其脾;胃实者,多由饮食滞停于胃。如补
虚,则宜健脾,而兼理气;攻食则宜消导,自然宁矣。
\x虚胀\x
凡小儿久病脾虚,失其健运,或因吐泻,暴伤脾气,所以饮食不化,食少腹即胀满,精神倦怠,面黄肌瘦,宜用香
朴四君子汤医之。
\x实胀\x
小儿饮食过度,内伤胃气,则胃中停滞,以致腹胀,大便不通,身体潮热,心烦口渴,形气壮实。轻者加味平胃散
主之,重者小承气汤施治再灵也。



<目录>

<篇名>发热门

属性:\x总括\x
小儿身体发热,有表里虚实之异。治亦有汗、下、补、泻之殊,宜分别焉。须当观形察色,辨其因由,审证切脉,
临证无遗缺也。
\x表热\x
小儿表热之证,因外感寒邪,脉浮发热,恶风恶寒,头疼身痛,而无汗出,此表热也。宜十神汤主之,兼内热者,
用双解通圣散为先。
\x里热\x
小儿里热之证,因肥甘过度,必生内热,以致遍身蒸蒸发热,小便涩红,面赤唇焦,舌燥而渴,脉实有力者,失以
调胃承气汤下之;不愈用白虎汤,或黄连解毒汤清之。
\x虚热\x
虚热者,因小儿病后,营卫虚弱,气血未调之故。其证神倦气乏,宜用补中益气汤治之。若口渴引饮而呕,用竹叶
石膏汤治之。又有阴盛格阳,外浮发热者,其面色虽赤,而尿清白,四肢厥冷,宜用白通汤收敛阳气,热退自愈。
\x实热\x
小儿实热者,乃有余积热,以致午后潮热,蒸蒸有汗,肚腹胀满,尿红大便难,烦渴啼叫,口舌生疮,腮颊红赤,
脉洪数有力。法宜清热通利,时时热者,用凉膈散主之。午后潮热者,大柴胡汤主之,其效通仙也。



<目录>

<篇名>癖疾门

属性:\x总括\x
癖疾一证,乃过于饮食,肠胃填满,浊汁外溢,复被寒气凝结而成。每在左胁之下,始如鸡卵,渐如覆盆之形,越
脐则难治。身体潮热,喜饮冷水,肌肤消瘦,腹满有硬块,面色黄青也。治者宜详察之。
\x证治\x
癖疾之发,必午后潮热,渴饮冷水,肚大青筋,渐至坚硬成块,不时疼痛,内服千金消癖丸。若无热渴者,先以木
香丸治之。外俱贴红花膏,则内外兼治,效最灵也。



<目录>

<篇名>汗证门

属性:\x总括\x
汗乃人之津液,存于阳者为津,存于阴者为液,泄于外者为汗。若汗无故而出者,乃阴阳偏胜也。如小儿无因而汗
自出者,谓之自汗。自汗属阳,有虚实之别。有因胃热者,汗出蒸蒸,发热不恶寒也。有表虚者,汗出翕翕,发热恶寒
也。又有睡中出汗,觉则汗止,为之盗汗。盗汗为之阴弱,然当分心虚不固,心火伤阴,有血热不清。治者必须表虚者,
当固表;里实者,当攻热;心虚当补心;心热当凉血。随证医之,庶无差谬。
\x自汗\x
虚 ,表 自汗,玉屏风散主之。若恶寒冷,用桂枝汤加附子。阳明里实,蒸蒸自汗,用白虎汤清之。便秘用调胃
承气汤攻之。
\x盗汗\x
心虚盗汗者,阴气不敛也。睡则多惊,以酸枣仁汤服之即宁。如心火伤阴,身必烦热,以当归六黄汤必定奏功。



<目录>

<篇名>失血门

属性:\x总括\x
凡失血之证,阳盛乘阴,则血为热迫,不能安于脉中,犯于气分妄行,不能归入经脉也。若伤及腑者,则血渗入肠
胃之浊道,伤及于脏者,则溢出于胸中之清道。热犯阳络,腑病也,上行于咽,出而为吐为衄。热侵阴络,脏病也,则
下从精窍而出,为溺血,下从大便而出为红。又有努伤劳伤,而成血病。若日久血上,仍嗽不休者,势多凶危也。
\x衄血\x
衄血之候,鼻中干燥,身热不渴,而苦头疼,是热伤阳络也。有因伤寒失表者,当分有汗无汗之别。如热郁于营,
其身无汗,用麻黄汤汗之。身有汗者,用桂枝汤治之。设无表病,因内热而衄者,用犀角地黄汤清之。热盛者,四物三
黄泻心汤泻之,外用发灰散,或栀子末吹鼻,其衄自止。
\x吐血\x
小儿吐血,不咳嗽者,多因内热,致血妄行上逆也,宜用犀角地黄汤。如因努力劳伤而吐,则兼咳嗽,先用桃仁承
气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