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名曰犯风噤。根据法将护,防于未然。但有此症,急看儿上 有点子,先以指甲刮破,次用辰砂全蝎散之类。如口噤
不开,服诸药不效,有用生南星去皮脐,研为极细末,龙脑少许合和,用指蘸生姜汁,于大牙根上擦之,立开。凡脐风、
撮口、噤风三者,虽异而受病之源则一也,大抵里气郁结,壅闭不通,并宜服淡豉汁与吃,取下胎毒。《千金方》云∶
小儿初生,其病高盛,若有微患,即须下之。若不与下则成大疾,难为疗矣,以紫霜丸量而与之。
〔附方〕
\x木通散\x 见囊肿症内(去 蓄)。
\x地黄膏\x 山栀仁(一两五钱) 绿豆粉(一两五钱) 粉草(六钱) 生地(一两五钱) 加蜜(一两半),
二味同放瓷器内,煎成膏,入前药为丸,麦冬汤下。
\x当归散\x 当归 薄桂 川芎 姜 甘草 木通 香附 乳汁调下。
\x白术散\x 见热症(加山药)
\x白芍汤\x 见腹痛症(加钩藤)
\x地黄汤\x 天花粉 生地 茵陈 赤芍 赤茯苓 甘草 猪苓 泽泻 当归
\x犀角散\x 犀角 茵陈 升麻 生地 胆草 寒水石 天花粉 甘草
\x千金龙胆汤\x 胆草 钩藤 柴胡 黄芩 蜣螂(去翅足) 甘草 芍药 茯苓 桔梗 黄连
\x辰砂膏\x 马牙硝 辰砂 硼砂 全蝎 玄明粉 麝香 真珠 共为末,用黑枣肉成膏,每服一豆许,惊用金银、
薄荷,潮热用甘草汤,月内儿以乳汁调敷乳上吮下。
\x撮风散\x 赤脚蜈蚣一条(去口,炙黄色) 朱砂 僵蚕 蝎尾(各一钱) 麝香少许 为末,竹沥调下一匙,
凡脐风、撮口、噤口俱治。
\x紫霜丸\x 代赭石 赤石脂 巴霜 杏仁
\x消乳丸\x 砂仁 陈皮 三棱 莪术 神曲 麦芽 香附
<目录>下卷\小儿初生诸症
<篇名>附∶小儿五软
属性:软者,胎气不固,精髓不充,为六淫所袭也。头顶软者,肾虚所致也。或因吐泻,脾弱而得,脾胃为主,六君子加
肉桂、炮姜。风邪侵入,祛风为主。
手软者,两手筋缩不能屈伸,薏苡仁、当归、秦艽、枣仁、防风、羌活、荆芥为末,芡实汤下。
脚软者,骨髓不满,气血不足,筋弱不能束骨而行也,宜地黄丸加牛膝、虎骨、鹿茸、五加皮为主。
身软者,肉少皮宽,饮食不为肌肤,补脾主之。
口软者,心神不足,故不能言语也,人参、石菖蒲、麦冬、远志、川芎、当归各二钱,乳香、朱砂各一钱,蜜丸。
又有禀气不足而蕊不生者,宜补肾丸或十全大补汤加知母、黄柏主之。
〔附方〕
\x六君子汤\x 见疟疾症内。
\x补肾地黄丸\x 见五淋症内。
\x十全大补汤\x 当归 川芎 生地 白芍 人参 白术 茯苓 甘草 黄 肉桂
\x肥儿丸\x 苍术(一两,米泔浸炒) 浓朴(一两,姜汁炒) 山楂肉(一两) 黄连(一两,姜汁炒) 陈皮
(一两,去白) 甘草(五钱,炙) 神曲(一两炒) 麦芽(一两) 白术(八钱,炒) 山药(一两) 半夏(一
两,制) 木香(六钱) 砂仁(六钱,炒) 莲肉(二两,去心) 胡黄连(五钱) 银柴胡(五钱) 白茯苓(一
两) 使君子肉(一两) 上为末,蜜丸如绿豆大,陈皮汤服。
\x四味丸\x 白术 茯苓 胡黄连 芦荟
<目录>下卷
<篇名>脉法
属性:钱仲阳曰∶小儿之脉气不和则弦急,伤食则沉缓,虚惊则促急,风则浮,冷则沉细,脉乱则不治。
《水镜诀》云∶阴阳运合,男女成形,已分九窃四肢,乃生五脏六腑,部分既别,逆顺难明,若凭寸口之浮沉,必
乃横亡于孩子。须明虎口,别看三关,审详用药,始无差误。未至三岁看虎口,食指第一节名风关,脉见初病易治;第
二节名气关,脉见病深难治;第三节名命关,脉见死不治。三关青是四足惊,赤是水惊,黑是人惊,紫色泻痢,黄色雷
惊,三关通度是极惊之症,必死。或青或红,有纹口线一直者,是乳食伤脾,必发惊热。左右一样者,是惊与积发。齐
有三条,或散是肺生风痰,或者 声,有赤是伤寒及嗽,如红火是泻,红黑相兼主下痢,黑青多白痢赤痢,红色紫色
相
兼加口渴,虎口脉纹乱,主胃气不和。青是惊与积,青黑发慢惊,脉入掌乃内钓,指纹曲里风盛,弯外食积。此论三岁
以上之法,若三岁以下更用一指按高骨,乃分三关,定其息数呼吸,七八至为平脉,九至不安,十至危。因浮主风,沉
迟主虚寒,实主有热,紧主癫痫,洪主热盛,沉缓主虚泻,微迟有积有虫,迟涩主胃脘不和,沉主乳食难化,沉细主
乳积停滞,紧弦主腹中热痛,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