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腹皮 木瓜 茯苓 木香(研) 浓朴(姜炒) 干姜 附子(制) 白术(土炒)
甘草(炙)
引用枣二枚,水煎服。
【方歌】实脾散治阴水肿,草果大腹木瓜香,浓朴姜附术苓草,虚者仍兼肾气方。
\x金匮肾气丸\x
熟地黄(一两) 山药(炒八钱) 山茱萸(八钱) 牡丹皮(五钱) 茯苓(一两) 泽泻(五
钱) 肉桂(五钱) 淡附子(五钱) 车前子(五钱) 牛膝(八钱)
共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钱半,白滚水送下。



<目录>卷五\腹胀门

<篇名>腹胀总括

属性:腹胀脾虚因久病,胃实多由食滞停,补虚健脾兼理气,攻食消导自然宁。
【注】腹胀之病,脾、胃二经主之。有虚有实,宜分晰焉。虚者因久病内伤其脾,实
者因饮食停滞于胃。虚则补脾,实则消导,调治合宜,其胀自渐除矣!



<目录>卷五\腹胀门

<篇名>虚胀

属性:久病脾虚失运健,或因吐泻暴伤脾,食少即胀精神倦,面黄肌瘦四君宜。
【注】凡小儿久病脾虚,或吐泻暴伤脾气,健运失常,所以饮食不化,食少腹即胀满。现
证精神倦怠,面黄肌瘦,此虚胀也。宜用香朴四君子汤治之。
\x香朴四君子汤\x
人参 白术(土炒) 白茯苓 甘草(炙) 香附(制) 浓朴(姜炒)
引用生姜,水煎服。
【方歌】香朴四君治虚胀,参术甘草共茯苓,香附浓朴宜加入,引姜煎服胀即宁。



<目录>卷五\腹胀门

<篇名>实胀

属性:饮食过度内伤胃,停滞腹胀便不通,潮热烦渴形气壮,平胃承气施治灵。
【注】小儿饮食过度,则胃中停滞,以致腹胀,大便不利,身体潮热,心烦口渴,形
气壮实,此实胀也。轻者,平胃散主之;重者,小承气汤主之。
\x加味平胃散\x
南苍术(炒) 浓朴(姜炒) 大腹皮(制) 陈皮 甘草(生) 莱菔子(焙) 山楂 麦芽
(炒) 神曲(炒)
引用生姜,水煎服。
【方歌】加味平胃治实胀,苍术浓朴大腹皮,甘草陈皮莱菔子,山楂麦芽炒神曲。
\x小承气汤\x(方见食痛)



<目录>卷六\发热门

<篇名>诸热总括

属性:小儿有病多发热,表里虚实宜分别,观形察色辨因由,审证切脉有妙诀,表证须汗里下之,虚则宜补
实则泻,平昔体认要精详,方得临时无遗阙。
【注】小儿发热有表、里、虚、实之异,治亦有汗、下、补、泻之殊。须观形、察色、
审证、切脉以别之。惟在平昔讲习精详,临证庶不致误。



<目录>卷六\发热门

<篇名>表热

属性:表热之证因外感,脉浮发热恶风寒,头痛身疼而无汗,十神通圣表为先。
【注】小儿外感寒邪,脉浮,发热,恶风,恶寒,头疼,身痛,无汗,此表热也,宜十
神汤主之。若兼内热者,双解通圣汤两解之。
\x十神汤\x
升麻 葛根 麻黄 苏叶 香附(醋炒) 陈皮 赤芍药 川芎 香白芷 甘草(生)
引用生姜,水煎服。
【方歌】十神汤治表热证,升麻干葛共麻黄,香附陈皮苏叶芍,芎芷甘草引生姜。
\x双解通圣汤\x



<目录>卷六\发热门

<篇名>里热

属性:里热之证因内热,遍身蒸热小便红,面赤唇焦舌燥渴,调胃白虎解毒清。
【注】小儿肥甘过度,必生内热,以致发热蒸蒸,小便赤涩,面赤唇焦,舌燥而渴。脉
实有力者,先以调胃承气汤下之;不愈用白虎汤,或黄连解毒汤清之。
\x调胃承气汤\x
大黄 芒硝 甘草
引用生姜,水煎服。
【方歌】调胃承气治里热,大黄甘草共芒硝,引用生姜水煎服,大便通利热自消。
\x白虎汤\x
石膏〔 (按:
石膏生用为宜)〕 知母(生) 甘草(生) 粳米
水煎服。
【方歌】胃热白虎汤,知母生用良,石膏合甘草,粳米共煎尝。
\x黄连解毒汤\x
黄芩 黄连 栀子 黄柏
水煎服。
【方歌】黄连解毒汤,清热效非常,芩连栀子柏,煎服保安康。



<目录>卷六\发热门

<篇名>虚热

属性:虚热病后营卫弱,神倦气乏用补中,呕渴竹叶石膏治,面赤尿白厥白通。
【注】虚热者,因小儿病后气血虚弱,营卫尚未调匀之故。其证神倦气乏,宜用补中
益气汤治之。若兼口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