拗汤。予细思之。此病起于春初。春多上升之气。木旺金衰。法当抑肝补脾。以资肺之化 源。以葶苈泻肺。此一逆也。夏多火热。火旺金败。法当清心养肺。治以寒凉。反用五拗汤 甘热之药。犯用热远热之戒。此再逆也。今秋气宜降矣。而上气急者。春升之令未退也。气 宜敛矣。而痰血并出者。夏火之气未退也。必与清金降火润肺凉血。非三五十剂不效也。乃 告之曰。令郎之病肺有虚火。幸过秋深。金旺可治。吾能愈之。假以一月成功。元溪曰。何 太迟也。曰。病经八月无效。公不曰迟。而以一月为迟何哉。又思予虽用心。彼终不安。乃 语元溪云。请置一簿。自初服药日起。某日服某药。某日加减某药。彼闻之喜。终有疑心。
因制一方。天麦门冬知贝母桔梗生甘草陈皮去白枳壳阿胶片芩苏叶水煎。(一本无枳壳苏叶 。有瓜霜花粉前胡)取茆根自然汁和饮之。五剂后。咳减十分之七。口鼻之血止矣。元溪终 不释疑。又请医万绍治之。或谓予曰。他不要尔。尔可去矣。予曰。彼只一子。非吾不能治 也。吾去彼再不复请也。误了此儿。非吾杀之。亦吾过也。虽然且看万绍用何方。用之有理 吾去之。如又误。必力阻之。阻之不得。去未迟也。乃语元溪云。令郎之病。吾今治之。将 好一半矣。如何又请他人。彼云。有病众人医。恐一人之见有限也。予曰。然。绍立一方。
以防风百部杏仁桑白皮之类。予谓绍曰。王好古汤液本草。风升生例。防风居先。此儿肺 不降。肺散不收。防风百部。岂可并用耶。绍云。防风百部。治咳嗽之神药也。元溪从旁和 之云。他是秘方。予曰。吾为此子忧。非相妒也。故抚其子之头曰。且少吃些。可怜疾之复 作奈何。嘱毕不辞而退。元溪略不介意。是日服绍药。才一小杯。咳复作气复促血复来如初 。其子泣曰。吾吃万先生药好些。爷请这人来。要毒杀我。其妻且怒且骂。元溪始悔。亲至 大用之家。予被酒困。坐待夜半方醒。元溪拜谢。祈请之心甚切。予叹曰。早听吾言。不有 此悔。要我调治。必去嫌疑之心。专付托之任。以一月为期。至家。邓夫人取白金五两。权 作利市。小儿好时。再补五两。不敢少。望先生用心。予曰。只要专信我用我。使我治好了 。不在谢之多少也。至此专心听信。依旧照日立方。血止后。去芩栀。加冬花五味。咳止后 。以参芩白术散调之。凡十七日而安如旧。谢归。因名其方曰。润肺降火茆根汤。今吾子等 用之皆效。
黄州府省祭许成仁。有子病咳血。医用吾茆根汤治之。不效。吾见之。与其医云。病不 。彼乃肺中有火。气逆而嗽。此则肺虚嗽血矣。乃立方与之。用阿胶珠天门冬麦门冬桑白皮 蜜炒桔梗甘草苏叶乌梅柿霜煎服。五日效。
麻城曾芸塘喻长州之妹婿也。病咳。半夜甚。其子年九岁。乃胎禀之不足。肾虚嗽也。
用人参固本丸加阿胶桑白皮蜜丸服。尽剂而安。
本县汪元津。一子病肾虚嗽。与上证同。请予治。用人参固本丸加白茯苓知母贝母山药 各等分为末蜜丸。服之。安。
凡小儿百日内嗽不止者。名百 嗽难治。宜甘桔汤加阿胶主之。
小儿素有哮喘。遇天雨则发者。苏陈九宝汤主之。如吐痰多者。六味地黄丸主之。
发挥云。肾者水脏也。受五脏六腑之津液而藏之。入心为汗。入肺为涕。入脾为涎。入 肾为 盐水炒。肉苁蓉酒洗去甲。小茴香炒。破故纸炒。研末蜜丸。煎麦门冬汤下。
本县胡三溪长女。素有喘痰。发则多吐痰涎。用上补肾地黄丸。人初不知。有笑之者。
后喘止痰止乃信之。
凡小儿久嗽不止。面目浮肿者。此肺气逆也。宜五皮汤加苏叶最妙。
一富室小儿泻泄后病喘急。予思此脾虚也。寒湿之气上升也。用陈氏芎蝎散。一服而止 一儿三岁病嗽血。医用茆根汤主治。予阻之。彼有后言。予笑曰。此吾家方也。不信。
子之道。反议夫子乎。因制一方。用阿胶珠桑白皮蜜炒杏仁桔梗甘草紫苏叶各等分为末。蜜 丸芡实大。每一丸陈皮汤下。五日而安。
<目录>卷之四\肺所生病<篇名>喘嗽属性:肺主喘嗽。喘有顺逆。嗽有新旧。须辨明之。
喘顺者。或因风寒而发。不然则无是病也。此属外感。宜发散。五虎汤主之。
或有喘病。遇寒冷而发。发则连绵不已。发过如常。有时复发。此为宿疾。不可除也。
之时。且勿治之。待其少衰。宜苏陈九宝汤主之。慎勿用砒霜轻粉诸毒药攻之。与其巧而无 益。不若拙而行其所无事也。
逆者。大病与诸危笃病。但气喘急。痰涎有音。皆恶候也。不治。惟肿胀之病。常有喘 者。宜苏子降气汤主之。
嗽新者。因风寒中于皮毛。皮毛者。肺之合也。肺受风寒之邪。则发为咳嗽。其证或鼻 流清涕。或鼻塞者是也。宜发散。华盖散作丸服之。即三拗汤加减法也。
或因乳得之。凡儿啼哭未定。不可以乳强入口。乳气相搏而逆。必呛出也。胃气既逆。
肺气不和。发为痰嗽。咳则吐乳是也。宜顺气和胃。加减大安丸主之。
初伤乳者。未得顺气化痰。以致脾胃俱虚。乃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