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2-儿科

24-幼科发挥-第14页

。名清魂散。寅卯时煎竹叶汤调服一钱。以平肝火。一剂二两三钱。入朱砂末水飞五钱 。名安神散。巳午时煎灯草汤调服。以镇其神。一剂二两三钱。入真轻粉二钱研匀。名定魂 散。申酉时煎淡姜汤服。以去其痰。旬日而安。
一小儿十岁。久得痫疾。予视两目浑白。无有睛光。语言謇涩。举动痴迷。乃语其父曰 。不可治矣。后请医治之。竟无功。
惊久成痫。乃痰迷心窍之病。最为难治。或分五痫。以牛马狗猪羊名之者。未见其方。
拘也。钱氏五痫丸。祖训未用。予亦不敢轻用也。儿有者。当先观其状貌。而后治之可也。
如伶俐聪明者可治之。若成痴呆。言语错乱。不必治之。如强治之。终无成功。间有聪明伶 俐。治之无效。非真痫也。此宜琥珀抱龙丸主之。或辛香者。不如抱龙丸犹稳。
蕲水周维峰。有子病痫。予见神气昏滞。语言含糊。状类痴呆。告其父曰。不能治也。
黄州府万鲁庵。有子病痫。予见容貌俊伟。性格聪明。告其父曰。可治。乃与琥珀抱龙 丸方。使自制服之。
本县汪前川儿惊病。一月之间。尝发二三次。予曰。不治必成痫也。求治于予。乃立一 用枳实黄连半夏白茯苓各等分。折半。朱砂飞又折半。同前碾末。神曲糊丸。芡实大。朱砂 衣。每服一丸。用 猪心一个。劈开入药在内。线扎定。放瓦罐中煮熟。取出猪心。和药食 之。以汤送下。后竟不发。名曰断痫丸。
<目录>卷之二<篇名>心所生病属性:经曰。诸痛痒疮疾。皆属心火。
<目录>卷之二\心所生病<篇名>诸疮属性:发挥云。心火者。君火也。君务德而不为毒。为痒痛疮疡者。乃命门相火之所为也 儿诸疮。皆胎毒也。命门者。右肾也。虽云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父母命门之中。原有 伏火。胚胎之始。儿则受之。既生之后。其火必发为痈疽丹疹癣一切恶疮。名曰胎毒者。是 也。古人立法。于儿初生之时。有拭口法。有黄连甘草朱密法。无非以解毒而设也。后人因 之。合上三法。取脐带合药。名曰育婴延龄解毒丹。方备载在前幼疾条内。
东垣之治红丝瘤。丹溪之治小便淋。皆有解毒之法。见格致余论。请博求。
予立一方。以丹溪三补丸半生用半酒炒。甘草半生半炙。各等分为末。雪水丸。麻子大 砂雄黄各二分之一。水飞为衣。淡豆豉汤送下。初生二腊内服之良。天行痘疹之岁。尤宜服 小儿初生。有育婴延龄解毒丹。服之能解其胎毒。其有发疮疡者。有溯源解毒汤。乳母 丹瘤。此胎毒之最酷者。即红丝瘤也。名龙缠火带也。乃小儿之恶疾。二岁以上儿可治 周岁者难治。百无一二也。发处肿硬一块。其色甚赤。手不可近。如火炙流铜。往下HT 走。
自头上起至心即死。自足下起至肾即死。古方治法。无可取者。唯家传蜞针法砭法。出其恶 气。以泄其火毒。十治六七。诚良法也。经云血食者决之是也。切不可用寒冷之药敷之。使 火毒郁而不得泄。入腹为腹胀。为腹痛。为喘。为惊狂。为搐搦者。必死。宜用通圣散全料 。锉细入酒中浸湿晒干炒。碾为极细末。蜜水调服。外以通圣散加金银花藤叶煎汤浴之。此 水渍法。亦火郁则发之也。先发惊后发丹者。可治。通圣散主之。或用导赤散加连翘玄参防 风荆芥穗泻青丸。先发丹后发惊者不治。
疥癣。干者可治。胡麻丸主之。若浸淫溃烂。内无完肤。日夜啼哭者。不可治。切不可 用砒硫粉汞为药搽之。使毒瓦斯乘虚入腹。发搐发喘者皆死。
\x胡麻丸\x 胡麻仁(炒) 苦参 甘菊花 大力子(炒) 石菖蒲 何首乌 威灵仙 蔓荆子 乌梢蛇 (酒 。竹叶汤下。此祖传十三方也。
治小儿疮疥。宜调乳母。溯源解毒汤主之。
人参 归身 赤芍药 川芎 黄连(酒炒) 连翘 木通 生地黄 陈皮 甘草 水煎服 。以少许喂儿佳。一本有竹沥。
小儿生下。遍身虫疥干痒。喜人摩拍。予制一方。用乌蛇酒浸焙干取肉一钱。苦参酒浸 二钱。胡麻仁(炒) 白蒺藜(炒去刺) 各一钱五分共为末。用浸蛇与苦参酒糊为丸。甘草汤 下愈。
一儿五岁。每至春时。则遍身生脓胞疮。此胎毒也。予戒用搽药。恐粉砒硫之毒。乘虚 入腹。以胡麻服之而愈。更灸风池血海曲池三里。自此再不发矣。
儿疮入腹。腹胀。大小便不通。或喘或作搐者。先用雄黄解毒丸治之。
鸡冠雄黄(飞二钱) 真郁金 庄大黄(各二钱) 巴豆霜(一钱) 一本无大黄 上共碾匀 。水糊丸。小豆大。每服一二丸。茶清下。 此祖传十三方也。
黄州李四守。生子五个月。遍身湿疥。一旦尽干。召全问之。全曰。疮出惊止无忧也。
连更数医不能治。
小儿生痈毒者。不可轻针。恐伤筋骨。慎之。
一子盈月后。血盆中发一痈。请外科胡长官针之。断其骨。竟不可救。
小儿颈下或耳前后有结核者。此热也。切不可作瘰 治之。内服蟹螯。外施针灸及烂药 。必杀儿也。戒之。予家传消结神应丸。乃新立。真神方也。
黄芩(酒炒) 黄连(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