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鸡内金二张,蜗牛五个,焙干细末,以猪贴破开,将末药KT 上菜叶,包好火煨熟,与尔子食之自愈。根据法制食,真有神效。
痫症门
小儿痫症,多火痰,如脉滑沫出痰也。脉散腮红,火热肝经,其症之发不一,或眼目直斜,口噤流涎,或手足抽掣,腰曲脊强,或形如死状,或一二时方醒,宜服:
导痰汤
此方治五痫初起,轻者服之即安。
雄黄 贝母 广皮 茯苓 桔梗 北细辛 菖蒲 栝楼 薄荷 虫蜕(去足) 天麻 郁金甘草(各三分) 竹沥、姜汁为引。
小儿忽然昏迷抽掣,有力为实邪,肝痫是也。宜服:
柴胡清肝散
柴胡 黄芩 栀仁 白芍 川芎 连翘 桔梗(各六分) 大便不通加熟军、胆草各五分,水煎服。
小儿忽然昏迷,目赤,吐舌,饮水,为心痫是也。宜服:
朱砂安神丸
黄连(三分) 当归 生地 甘草(各一钱) 朱砂(三分) 共为末,米糊丸朱砂为衣。
小儿昏迷,目直发热,面色光润,脾痫是也。宜服:
导痰汤
方见本门前。加紫苏、香附、苍术。
小儿忽然昏迷,面白色,手足微动,肺痫是也。宜服:
五味异功散
人参 焦术 茯苓 甘草(等分) 水煎服。
一小儿忽然昏迷,肢体如尸,口吐白沫,肾痫是也。宜用:
六味地黄汤
见咳血门。
小儿忽然卒死,多属痰迷,以白矾、百草霜等分,开水冲合,灌之必苏。
五痫外治法 耳后高骨间有紫青筋,用针挑破即醒。
一方用竹沥、姜汁灌之。
一方细辛、牙皂、巴豆为末,少许微吹鼻中即醒。
一方用蒜捣汁,以茶匙挑入鼻中,三次即效。
烦渴门
小儿烦渴,有虚有实,逐一审视,看的方可用药。
唇舌干燥,用生地、木通、竹叶、知母各八分,水煎服。
唇舌黑色,用熟石膏、淡竹叶、麦冬、连翘各八分,灶心土引。
口渴、小便闭涩,用猪苓、赤苓、泽泻、干葛、花粉各八分,水煎服。
夜间渴甚,小便不已,用生地、泽泻、茯苓、山药、枣皮、麦冬各八分,五味子二分,水煎服。
服清火药烦渴仍不止,当用干姜一钱、白芍一钱、党参二钱、甘草五分、附子一钱、乌梅二枚,水煎服。
小儿体虚口渴,诸药不效,余用洋参二钱、麦冬三钱(去心)、五味三粒,水煎服。
伤风发热、口渴,用炒栀、淡豆豉各一钱,水煎服。
余治一小儿夏月泄泻后烦渴饮茶,小便不已,用熟地、枣皮、山药、茯苓、陈皮、半夏、甘草、花粉、麦冬、五味,水煎服,四剂而愈。
治小儿夏月泄泻烦渴,用黄连煎汤,调六一散服之即安。
余治一小儿泄泻,神倦口渴,用白术、云苓、沙参、麦冬、甘草,水煎服。
余治小儿泄后渴甚吐蛔,用花椒、附子、条参、白术、乌梅,水煎服之即止。
小儿盗汗为阴虚,每于睡后满身有汗,宜用四物汤加龙骨、牡蛎、浮小麦、五味之属,以养其阴。余之意,善补阴者,于阳中求阴,加箭 、枣仁、桑叶为妙。
小儿无端自汗为阳虚,宜用:四君子汤加五味、牡蛎,以养其阴。或用玉屏风散:生箭 (二钱) 防风(八分)一方五倍子一钱、枯矾五分,为末,掺小儿肚脐上,以能收汗。
一方生地、浮麦各二钱,水煎服。
腹胀门
凡气胀水胀,用公鸡屎干一升,炒焦黄色,退去火毒,为末,以水三升,煎沸,用布滤过,每服一杯,调木香、槟榔细末五分。此治中满蛊毒,真奇方也。
治食胀气胀,用莱菔子一两,细末,开水调滤汁,将汁水浸砂仁一两,浸一宿,将砂仁炒干,又浸,共浸七次,将砂仁为末,每服一钱,米汤调下。
脾虚门
凡小儿脾虚,饮食减少,面黄肌瘦,易致伤食、腹胀、泄泻等症。
枳术丸
治小儿并无外感风热,脾虚能补,有积能消。久服饮食自健,外患不生,百病皆除。
焦术(四两) 枳壳(一两) 蜂蜜(五两)上为细末,炼蜂蜜捣和为丸,如梧子大,每日米饮化开服之。
凡小儿脾胃不强,饮食减少,中气虚弱,面黄肌瘦,有白虫者,或易伤食,并无外症,余常用八仙糕治之:条参 茯苓 建莲(去心) 芡实 苡仁 扁豆(炒) 榧子(去壳) 谷芽(各一两)同炒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