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2-儿科

19-幼幼集成-第54页

门。
\x人参白虎汤\x 方见卷二伤暑门。
\x调元生脉散\x 治夏月伤热发热,以此扶其元气。
官拣参(六分) 炙黄 (一钱五分) 杭麦冬(一 钱) 北五味(五分) 炙甘草(五分)
老生姜三片,大红枣三枚,水煎,温服。
\x四君子汤\x 方见卷三疟疾门。
\x导赤散\x 方见卷四啼哭门。
\x六味地黄汤\x 方见卷一胎疾门。
\x六君子汤\x 方见卷二类搐门。
\x泻青丸\x 方见卷四啼哭门。
\x团参散\x 方见卷二非搐门。
\x四顺清凉散\x 方见卷四腹痛门。
<目录>卷三\发热证治<篇名>神奇外治法属性:\x疏表法\x 小儿发热,不拘风寒食饮,时疫痘疹,并宜用之。以葱一握,捣烂取汁,少加麻油在内和匀,
指蘸葱油,摩运儿之五心、头面、项背诸处,每处摩擦十数下,运完,以浓衣裹之,蒙其头,略疏微汗,但 不可令其大汗。此法最能疏通腠理,宣行经络,使邪气外出,不致久羁荣卫,而又不伤正气,诚良法也。
\x清里法\x 小儿发热至二三日,邪已入里,或乳食停滞,内成郁热。其候五心烦热,睡卧不宁,口渴多 啼,胸满气急,面赤唇焦,大小便秘。此为内热。以鸡蛋一枚,去黄取清,以碗盛之,入麻油约与蛋清等,
再加雄黄细末一钱,搅极匀;复以妇女乱发一团,蘸染蛋清,于小儿胃口拍之,寒天以火烘暖,不可冷用,自胸 口拍至脐轮止,须拍半时之久,仍以头发敷于胸口,以布扎之,一炷香久取下不用。一切诸热皆能退去。盖蛋 清能滋阴退热,麻油、雄黄拔毒凉肌故也。此身有热者用之,倘身无热,惟啼哭焦烦,神志不安者,不必蛋清,
专以麻油、雄黄、乱发拍之,仍敷胸口,实时安卧。此法多救危险之证,功难殚述。
\x解烦法\x 凡小儿实热之证,及麻疹毒盛热极,其候面赤口渴,五心烦热,啼哭焦扰,身热如火,上气喘 急,扬手掷足。一时药不能及,用水HT 一两,以鸡蛋清调匀,略稀,涂儿胃口及两手掌心;复以酿酒小曲十数 枚,研 烂,热酒和作二饼,贴两足心,布扎之。少顷,其热散于四肢,心内清凉,不复啼扰。
\x开闭法\x 凡小儿风痰闭塞,昏沉不醒,药不能入,甚至用艾火灸之,亦不知痛者,盖因痰塞其脾之大 络,截其阴阳升降之隧道也。原非死证,用生菖蒲、生艾叶、生姜、生葱各一握,共入石臼内捣如泥,以麻 油、好醋同前四味炒热,布包之,从头项背胸四肢,乘热往下熨之。其痰一豁,倏然而醒。此方不特小儿,凡闭 证皆效。
\x引痰法\x 凡小儿痰嗽,上气喘急,有升无降,喉中牵锯之声,须引而下行。用生白矾一两研末,少入 面粉,米粉亦可,盖生矾见醋即化成水,入面粉取其胶粘故也,好醋和作二小饼,贴两足心,布包之。一宿,
其痰自下。
\x暖痰法\x 凡小儿胸有寒痰,不时昏绝,醒则吐出如绿豆粉,浓浓而带青色。此寒极之痰。前法皆不 能化,惟以生附子一枚、生姜一两,同捣烂、炒热、布包,熨背心及胸前,熨完,将姜、附捻成一饼,贴于胃 口。良久,其痰自开。
\x纳气法\x 凡小儿虚脱大证,上气喘急,真气浮散,不得归元,诸药莫效。用吴茱萸五分、胡椒七粒、
五倍子一钱,研极细末,酒和作饼,封肚脐,以带扎之,其气自顺。
\x通脉法\x 凡小儿忽尔手足厥冷,此盖表邪闭其经络,或风痰阻其荣卫,又或大病之后,阳不布散于四肢。
速用生姜煨熟,捣汁半小杯,略入麻油调匀,以指蘸姜油,摩儿手足,往下搓挪揉捩,以通其经络,俟其热 回,以纸拭去之。凡小儿指纹滞涩,推之不动,急以此法推豁之。盖此法不论阴阳虚实,用之皆效。
\x定痛法\x 凡小儿胸中饱闷,脐腹疼痛,一时不能得药,用食盐一碗,锅内炒极热,布包之,向胸腹从 上熨下。盖盐走血分,最能软坚,所以止痛,冷则又炒又熨,痛定乃止。男妇气痛,皆用此法。
以上九法,非古书所有,实予异授心传,经验既久,神应无方,笔之于书,以公世用。
<目录>卷三<篇名>治病端本澄源至要口诀属性:凡临病家诊视小儿,无论病之轻重,证之顺逆,稍长者令其本身忌口,乳子即令乳母忌口,严禁荤酒油腻,
酸咸辛辣,但可香茶白饭,稍用蜜饯糖食而已。盖乳房为胃经所主,饮食入胃,腐化精微而为荣血,贮于冲脉,
冲脉载以上行,遂变赤为白而为乳汁。小儿赖此以为命,与乳母气候相关,吉凶共际。是以母食热,子受热;
母食寒,子受寒;母食毒,子中毒。又惟荤酒油腻,甘肥凝滞之物为尤甚,故凡小儿有病,但得乳母忌口,
即不药亦能自愈。不观穷乡僻壤,藜藿单寒之家,所育之子,肥实壮健,而且少病,病亦易愈。人但云他人之 子,何以易育?不知他家无甘肥凝腻,口腹清淡,所以病少而易育;自家乳母,纵口饮啖,荤酒不忌,医虽 用药得法,其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