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根汤,升麻、葛根之属;
一曰和解,脉不浮不沉,往来寒热,呕吐胁痛,胸前胀满,耳聋,头汗盗汗,目眩口苦,方主小柴胡、大
柴胡之属;
一曰攻里,脉至沉而有力,潮热恶热,腹痛,下利转失气,手足心腋下有汗出,咽干齿燥,目不明,谵语
发狂,小腹满,下利清黄水,不得眠,小便多,自汗;外证头痛发热俱罢,方主白虎、小承气、六一、顺气之属;
一曰救里,脉沉无力,下利清谷,小便清长,四肢厥冷,呕吐清水涎沫,背恶寒,蜷卧多眠,囊缩,爪甲青,
吐蛔,干呕舌卷,手足拘急,身体痛如被杖,方主理中、四逆、真武、白通之类。



<目录>卷二\乳子伤寒证治

<篇名>入方

属性:\x麻黄汤\x 治太阳经寒伤荣,发热无汗恶寒。
净麻黄 嫩桂枝 光杏仁 炙甘草(各等分)
水煎,热服。得汗而解。
\x桂枝汤\x 治太阳经风伤卫,发热自汗恶风。
嫩桂枝(一钱五分) 杭白芍(二钱) 老生姜(一钱五分) 大红枣(五枚) 炙甘草(一钱)
水煎,热服。仍得微汗,不可大汗。
\x大青龙汤\x 治太阳证见风脉。
净麻黄 熟石膏(各三钱) 嫩桂枝(一钱) 光杏仁(五枚) 炙甘草(四钱) 老生姜(一片) 大红枣
(一枚)
水煎,温服。惟恐汗多。
太阳证而见风脉,是有头痛身热,无汗恶寒,但脉不紧而缓,为伤寒兼中风之候,故合麻黄、桂枝用之。风
寒外盛,则人身之阳郁为内热,石膏所以加也。曰大青龙,言其行云致雨之速。然苟不善用,则亡阳之祸,变
为筋惕肉 矣,可不慎哉!
\x小青龙汤\x 治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或咳,或噎,或喘。
净麻黄 嫩桂枝 白芍药 制半夏(以上各一钱二分) 炙甘草 白干姜 北细辛(各五分) 北五味(十二粒)
水煎,温凉得所,徐服。
表不解者,头痛身热尚在也。渴时饮水过多,故心下有水气。咳噎喘者,水寒射肺也。有声无物曰干呕。
此方麻、桂、草发表,夏、辛、姜散水气,芍药和阴血,五味收肺气,所谓青龙者,东方木神,主发育万物之
义。
\x葛根汤\x 治阳明胃经,目痛鼻干不眠。
粉干葛(一钱五分) 赤芍药 嫩桂枝 炙甘草(各六分) 净麻黄(去节,一钱) 鲜葱白(三茎)
老生姜(一片) 大枣(一枚)
净水煎,热服。如恶寒,加麻黄;恶风,加桂枝。如正阳明腑病,不恶寒,有汗而渴,当用白虎汤。
\x升麻葛根汤\x 治邪在阳明经,无汗恶寒发热。
绿升麻 粉干葛 赤芍药 炙甘草
净水煎,热服。
此方疏表去寒,和血调气,故为痘家之用。
\x惺惺散\x 方见前乳子伤寒门。
\x小柴胡汤\x 治少阳胆经,耳聋,胁痛,寒热往来,口苦。
北柴胡(三钱) 官拣参 片黄芩 法半夏 炙甘草(各一钱) 生姜(一片) 大枣(一枚为引)
水煎服。
按∶此经无出入之路,不可汗下,止此汤和解之,如兼阳明证,本方加葛根、芍药;如尚有恶寒等证,用大
柴胡汤。
太阳经表之表也,行身之背;阳明经表之里也,行身之前;少阳经半表半里也,行乎两胁之旁。过此则少阴、
太阴、厥阴,俱入脏为里。
\x大柴胡汤\x 治表症未除,里证又急,汗下兼行。
北柴胡(一钱五分) 片黄芩(一钱) 白芍药(一钱) 法半夏(八分) 锦庄黄(七分) 小枳实(四分)
老生姜(三片) 大红枣(一枚)
水煎,空心热服。
\x白虎汤\x 治身热大渴而有汗,脉洪大者。无渴者不宜。
熟石膏(三钱) 净知母(二钱) 炙甘草(一钱) 晚粳米(一撮)
净水煎浓,热服。
邪入于里,内有实热,故恶热,热越故有汗,里燥故有渴,邪盛故脉大,邪在阳明故脉长。白虎者,西方金
神也。名此者,欲秋金之令行,而夏火之炎息耳。此暑月热病发热正方。石膏寒中之药,淡而辛,能汗能利,必
其人有大汗而渴,齿燥,脉洪长可用。若无汗,脉虚而不洪长,或重按全无,虽壮热口渴,象白虎证,此脾胃气
虚,元阳不足,误服必死。
\x调胃承气汤\x 治太阳阳明,不恶寒,反恶热,大便秘结而呕,日晡潮热。
锦庄黄(三钱) 白芒硝(二钱) 炙甘草(一钱)
生姜五片,水煎,热服。
\x大承气汤\x 治阳明太阴,谵语,五六日不大便,腹痛烦渴,并少阴舌干口燥,日晡发热,脉沉实者。
锦庄黄(五钱) 川浓朴(二钱) 小枳实(二钱) 白芒硝(三钱) 老生姜(五片)
用水煎滚,热服。
\x小承气汤\x 治六七日不大便,腹胀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