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末,蒸饼丸如大麻子大。每服二、三岁三丸,四、五岁七丸或十丸。男孩儿陈橘皮汤下,女孩儿煎艾叶汤下。一日三服。

  汉东王先生《家宝》治小儿浑身虚肿,气喘,不思饮食。

  红粉散方朱砂(一分) 槟榔(一钱) 轻粉(半钱)上为末,每服一字及半钱,薄荷汤调下。吃一服则取下,仍用观音散、(方见胃气不和门中)。人参散(方见夹食伤寒门中)调其胃气。忌生冷、粗硬等物。

  张涣海蛤汤方 治肿满,大小便不利。

  海蛤 桑根白皮(各一两) 汉防己 白术(炮) 赤茯苓(各半两) 甜葶苈(隔纸炒紫色) 川朴硝 木猪苓(去黑皮,各一分)上件捣,罗为细末。每服一钱,水一盏煎至五分,去滓温服,乳食后。

  张涣郁李仁丹方 应肿满,皆可服。

  郁李仁(汤浸去皮,微炒) 槟榔(各半两) 牵牛子(一分,炒)上件捣,罗为细末,滴水和丸黍米大。每十粒煎葱白汤下,不拘时候。量儿大小加减。

  《惠眼观证》塌气散大治虚肿胀满,虚烦,手足肿,宜服此方。

  白术 木香 青橘皮(去瓤) 甘草(炙) 茴香(各半两) 巴豆(三十粒)上将巴豆炒橘皮,候巴豆黑色,去巴豆,取橘皮,用诸药为末。每服一大钱,饭饮调下。

  《吉氏家传》治小儿遍身肿塌气散方汉防己 当归 芍药 紫菀 黑牵牛 杏仁(去皮略炒,先研。以上各一钱) 槟榔(面 ,二钱) 绵黄 (二钱,蜜炙)上件为末。每服一钱,水一盏,姜三片,枣子一个,煎至五分服。

  《吉氏家传》治小儿遍身虚肿枣肉丸方石燕子(一个,捶为末) 大枣(七个,去核) 巴豆(七粒,去油)上二味入枣肉内,烧存性,细研,以蟾酥丸麻子大。看原因甚物所伤,以原伤物汁下,甚妙。

  《庄氏集》俞穴灸法:饮水不歇,面目黄者,灸阳纲各二壮。在第十椎下两旁各五寸陷中。

  卷第三十二

  水气第三《婴童宝鉴》:小儿水气,是积聚久不治,并频下而脾胃虚,积散而成水气,及通身虚肿,但如熟李,即是水也。有疳气虚肿而不亮也。

  《惠眼观证》:水气浮肿,遍体如黄熟李色不能消。先调气,次日四更下中庸饮子,取下膜外浮水一两盆(方见专门),即调气后用粥补一月,断盐醋一月外,又服调气散(方未见),须安乐。若此候见脐凸肚肿,两肾如石,此死候不治。

  《简要济众》治小儿水气腹肿,兼下痢脓血,小便涩方。

  葶苈子(半两,微炒,捣如面)上以枣肉和捣为丸,如绿豆大。每服五丸,枣汤下,空心晚后。量儿大小加减服之。

  《圣惠》治小儿水气,肿满喘促,坐卧不安,宜服槟榔散方槟榔 川大黄(锉碎,炒) 牵牛子(微炒) 甜葶苈(隔纸炒令紫色。各半两)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服以温水调下半钱,日二、三服。儿稍大增之,以利为效。

  《圣惠》治小儿水气肿满,喘嗽不止。

  赤茯苓散方赤茯苓 桑根白皮(锉) 贝母(煨微黄。各半两) 桔梗(去芦头) 甜葶苈(隔纸炒,令紫色) 川升麻 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微黄。各一分)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一钱,以水一小盏,煎至五分,去滓温服,日三、四服。更量儿大小加减服之。

  《圣惠》治小儿水气肿满不消楮皮汤方褚树白皮(锉) 赤小豆(各一合) 赤茯苓(二两,锉)上件药都和令匀。每取一分,以水一小盏,煎至五分,去滓,分为二服,日三、四服。随儿大小以意加减。

  《圣惠》治小儿水气肿满,小便涩。

  狸豆根汤方狸豆根 桑根白皮 车前草(各半两) 葵子 赤小豆(各半合)上件药细锉和匀。每取一分,以水一小盏,煎至五分,去滓,分为二服,日三、四服。随儿大小以意加减。

  《圣惠》治小儿水气肿满,小便不利,脐腹妨闷,喘促。

  猪苓散方猪苓(去黑皮) 桑根白皮(锉) 赤茯苓 海蛤(细研) 甜葶苈(隔纸炒令紫色。各一分)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一钱,以水一小盏,煎至五分,去滓温服,日三、四服。更随儿大小以意加减。

  《圣惠》治小儿水气,遍身肿满,喘促,小便不利。

  桑根白皮散方桑根白皮(锉) 射干 赤茯苓 黄芩 木通(锉) 泽漆 汉防己 泽泻(各十两)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服以煮赤小豆汤调下半钱,日三、四服。看儿大小加减服之。

  《圣惠》治小儿水气,面目肿,小便涩,心腹胀满方。

  赤茯苓 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汉防己 陈橘皮(汤浸去白瓤,焙) 紫苏子(微炒) 甜葶苈(隔纸炒令紫色。各半两)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绿豆大。每服煎桑根白皮汤下十丸,日三服。五岁以下减丸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