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味烧灰。
各半两)上件药捣,细罗为散。候儿睡时,即干掺于疮上,神效。
《圣惠》治小儿口疮铅丹膏方铅丹(一分) 铅霜(半分) 晚蚕蛾(微炒) 蛤粉(各半钱) 麝香(一钱)上件药研令极细,用蜜二两熬成膏。每上取膏半钱,涂在口中。
《圣惠》又方麝香 梧桐律 晚蚕蛾(微炒) 黄柏(末。各一分) 朱砂(半分)上件药都细研为散。每夜临卧时,于疮上薄贴之,不过三夜瘥。
《圣惠》治小儿一切口疮,止疼痛方。
没石子(三分,微火炙令虚胀) 甘草(一分)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于疮上薄掺,盖令遍。
《圣惠》治小儿口疮肿痛方。
蟾酥 石胆(各半钱) 黄柏(三钱,末)上件药细研令匀,炼蜜和丸如皂荚子大。每夜以水化一丸如饧相似,以篦子抹在口中。每夜一两上,不过两夜瘥。
《圣惠》又方麝香(半分,细研) 蜜(半两) 黄丹(一分) 生地黄汁(一合)上件药,先以蜜、地黄汁、黄丹同入铫子,以慢火熬令紫色,次下麝香,匀搅候冷。日三度涂于疮上。
《圣惠》又方铜绿(一钱,细研) 白芷(末,半两)上件药相合研匀,日三度掺贴于疮上。
《圣惠》治小儿百日以上,二、三岁以来患口疮,宜服晚蚕蛾散方。
晚蚕蛾(一分,微炒) 麝香(半分)上件药都细研为散。每用少许,掺于疮上,日再用之。
《圣惠》治小儿口疮赤烂石胆散方石胆(半钱) 蚺蛇胆 龙脑(各一分)上件药同细研为散。每用少许涂于疮上,日三用之,以瘥为度。
《圣惠》又方腻粉(一钱) 黄柏(末,半两)上件药相和令匀,薄薄掺涂之。
《博济方》治大人小儿口疮,紫金霜黄柏(如两指大二片,涂蜜,慢火炙令紫色) 诃子(一枚,烧过,盏子盖少时) 麝香 腻粉(各少许)上件药捣,罗为末。每服二字许,掺于舌上立瘥。
《博济方》治骨槽风,牙齿宣露,肿痒浮动,疼痛作时或龈烂生疮。兼治大人、小儿口疮。
地骨皮散地骨皮 麦 (各一两) 猪牙皂角(半两) 青盐(一合)上件四味同杵令匀,粗入锅内炒过,再杵为末。每服看患大小用之,仍先以盐浆嗽口了掺擦。
《谭氏殊圣方》:小儿心脏不清凉,客壅伤神饶口疮。钓引重舌言妨当,涎流不断似流浆。待教食乳摇头怕,夜夜啼声哭断肠。五胆三黄除客热,七香金箔甚为良。
保生丸大黄 黄柏(为末,别研) 宣连(各一分半) 丁香(一钱) 麝香(一字) 金箔(五片,以水银结砂子)上并细研,枣肉为丸如皂子大。温水化下一粒。
《谭氏殊圣》治小儿口疮方。
上用密陀僧,以文武火烧赤,地上以碗盖出火毒,为细末。临时干掺之。
茅先生治小儿口热生疮方。
黄柏(用蜜涂,炙令紫色,秤半两) 青黛(炒,一分)上共为末。一日三、五次掺口内。常吃凉心药。
《婴孺》治小儿口疮如月蚀状,赤黑似瘤,有窍如有虫,吮之有血。
黄连含汤方黄连 矾石 细辛(各二分) 藜芦(一分,炙)上以水三升煮二合。未食含满口,冬可暖之,儿大解语,可用含之,但以绵 拭疮上。
《婴孺》治小儿口疮汤方。
水银(一分) 黄连(六分)上二味,以水二升半煮五合。小儿不能含,以绵 拭口中,日十遍。
《婴孺》治小儿口疮烂方。
羊乳汁 黄连上以羊乳汁浸黄连,着口中,三上愈。
《婴孺》又方上克桑枝取汁,涂儿口疮上,日三。
《婴孺》又方上用赤葵茎炙干为末,蜜和含之。
《婴孺》又方羊脂 薏苡根(各二两)上煎熟,去滓,鸡翎涂疮上。
《婴孺》治小儿口疮方。
芍药 当归 黄连上等分,乳汁浸,涂口中。
《婴孺》治口疮,白者肺噤,赤者心噤方。
上取鸡屎白枣大一块,绵裹,水一合煮二沸,分再服。
汉东王先生《家宝》治小儿、婴孺鹅口、重舌及口疮。
青液散方。
青黛(一钱) 脑子(少许)上研为末,每用少许敷舌上。
钱乙治小儿口疮方。
上用大天南星去皮,只取中心如龙眼大为细末,醋调涂足心。《谭氏殊圣》名必效散,仍用唾津调贴。
张涣桐律散方 治口疮、口吻病。
梧桐律 黄柏(蜜炙) 蛤粉(各一分) 晚蚕蛾(一钱,微炒)以上捣、罗为细末。次用:朱砂(半两,细研,水飞) 麝香(一钱,研) 龙脑(半钱,研)上件都研匀,每用少许掺贴患处。
《婴童宝鉴》治小儿口疮方。
黄丹(一两) 龙脑(一字)上件用蜜调敷口中。
《惠眼观证》丹蜜膏 治嗽牙,儿口疮方。
上用黄丹一分,炒令紫黑色,蜜一分,同黄丹于饭上蒸两次,以竹篦子搅匀。以手点少许入口。
《惠眼观证》石胆散 治口疮方。
石胆(不拘多少) 龙脑(少许)上为末掺之。
《刘氏家传》治口疮方。
上鸡内金细末,掺之立效。
《刘氏家传》金粉散 治小儿无故生口疮,不下乳食,只于脚心涂贴。
黄柏 天南星上等分末。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