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 犀角(屑,五分)上件捣,细罗为散。二、三岁儿,每服用水调下一字,五、六岁儿,每服用新汲水调下一钱。空心,午后各一服。
《圣惠》治小儿热痢,腹肚作痛,羸瘦,内外蒸热,毛发焦疏。
柴胡散方柴胡(去芦头,五分) 地骨皮(一钱) 黄连(去须,酒炒,五分) 知母(三分,盐、酒炒) 甘草(炙微赤,用二分) 女萎(三分)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二钱,以水一小盏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量儿大小分减服之。
《圣惠》治小儿热痢变成浮肿,多渴,不进饮食,小便黄涩。
木通散方木通(五分) 黄芩(炒,五分) 滑石(三分) 赤芍药(五分) 车前子(三分)上件药罗为散。每服一钱,以水一小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量大小分减服。
《圣惠》治小儿生热下痢三味黄连汤方黄连(二分) 黄柏(五寸) 阿胶(指大)上以水三升煎及一升,下胶化尽,温服一鸡子大,日进三服。
《婴孺》治小儿热痢方。
黄连 赤石脂 龙骨 黄柏(各一两) 人参 甘草 牡蛎( 。各半两)上为末,蜜丸小豆大。一岁五丸,日进三服。大人梧桐子大,一服二十丸。
《婴孺》治小儿热痢不止栀子丸方黄栀子仁(三分) 大枣(炙) 矾石(烧。各四分) 黄连(五分)上为末,蜜丸小豆大五丸。日三,稍加之。
《婴孺》治小儿若痢热不食,伤饱不乳,及百病并伤寒。下大黄汤方大黄 甘草(炙。各一两) 麦门冬(去心,一鸡子大)上水二升煮一升,量儿岁与之服。
《圣惠》治小儿卒下痢,腹中挟热。
赤石脂汤方赤石脂(一两) 黄连 石膏 甘草 龙骨 前胡 茯苓 肉桂(各一分) 芍药(二分) 知母(四分) 枣(四个)上以水三升煮一升二合,温服二合,日四、五服,神效。勿冷服。
《三十六种》治赤痢诃子散方诃子(炮) 肉豆蔻(炮) 甘草(炙)上等分为末。每服半钱,饭饮下。
《三十六种》治赤痢干姜汤方干姜(炮,一分) 大枣 山栀子(各四个。并烧存性)上为末,粥饮调下半钱。
《四十八候》治赤痢开胃散方白术 茯苓 人参(各半钱) 石莲子(去皮壳、心,十个)上为末,藿香汤下半钱。
《四十八候》治脾毒痢方。
陈黑米(一合) 石榴皮(半钱) 乳香(一块) 阿魏(少许) 诃子(一钱) 龙骨(末,三钱匕)上嚼杏仁汁为丸麻子大,陈米饮下十丸。
长沙医者郑愈传犀角散 治小儿冷热不调,四肢烦热,啼叫不休,可思饮食,或时热痢方。
犀角(屑,瓦上焙,一分) 大黄(纸裹煨) 甘草(炙。各半两) 朴硝(净者一两)上件为末。每服半钱或一字,薄荷汤下。如候急惊不退,浓磨犀角水同煎汤下。
卷第二十九
冷热痢第五(亦名赤白痢)《巢氏病源》小儿冷热痢候:小儿先因饮食,有冷气在肠胃之间,而复为热气所伤,而肠胃宿虚,故受于热。
冷热相交,而变下利,乍黄乍白,或水或谷,是为冷热痢也。
《圣惠》:夫小儿赤白痢者,由乳食不节,肠胃虚弱,冷热之气入于肠间,变为痢也。然而赤白者,是热乘于血,血渗入肠内则赤也。若冷气搏于肠,津液凝滞则白也。冷热相交,赤白相杂。重者状如浓涕,而血杂之;轻者白脓上有赤脉薄血,状如鱼脑,亦谓之鱼脑痢也。
《石壁经》三十六种内赤白痢候歌:鼻梁白色唇如玉,此患本来非脏毒。只是当时爱吃泥,(一云:吃茶。)致使病成亲手触。(此两句在《凤体经》即云:初因脏腑冷热多,致使脾胃不消谷。)脸白目胞垂青线,莫作常疾一般看。只看伊芳家手足心,点点深红若斑烂。
此病先当生胃气,次去其积,亦分水谷,定渴即止。
《小儿形证论》四十八候赤白痢歌:赤白因积形如玉,鼻头白色非常毒。下药冷热不根据方,致使大肠多结促。脸白眼胞如青线,若作常疾观不足。定请看医手足心,点点斑红如血衄。
此候冷热不调,手脚心有点子,红赤色,宜宣连丸(方见蛊痢门中。)《惠济》小儿赤白痢候歌:痢冷为青热带红,料因有积更兼风。初时患渴常身热,饮食全妨痢愈脓。开胃但交调上膈,腹疼须与急交攻。重重热渴无多日,为他脉息大浮洪。
《颅囟经》治孩子赤白痢方。
阿胶 赤石脂 枳壳(麸炒) 龙骨 诃子(炮半熟,去核。各半两) 白术(一分)上为末。一岁、二岁空心米饮下半钱。
《本草》治小儿赤白痢方:上用乳腐,细切如豆面,拌醋浆水煮二十余沸,小儿患服之弥佳。
《外台》:《救急》疗赤白痢,无问新旧,入口即断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