苓 甘草(炙) 枇杷叶(各半两) 丁香(一分) 肉豆蔻(二个) 藿香 浓朴(姜汁制。各一两)青皮 当归(洗) 干姜(炮。各一分)上为细末。每服半钱,水半盏,生姜一片,煎至三分,温服。

  《婴童宝鉴》治小儿泻日霞丹方白垩 砒霜 黄丹(各末) 麝香(各一钱匕)上件和匀,糯米饮为丸,如芥子大丸。第一丸时,取一口气于药上,向下不用,一岁一丸,米饮下。

  《惠眼观证》斗门散 治泻方。

  橡斗子 诃子(用肉。各六个,并三生三炮) 甘草(六寸,半生半熟)上为细末。每服一钱,陈米饮调下。

  《惠眼观证》溪螺散 治泻方。

  舡底下溪螺(四十九个,先以水浸出泥) 干葛粉(半两)上将葛粉掺在螺上,盛在碗内,却盏子盖之一宿,来早取螺上粉晒干。使每服一钱,以退猪汤调下。

  《宝童方》治泻痢香姜散黄连(去须) 生姜(各半两)上细切,同黄连共炒为末。每服一钱,陈米饮下。

  《张氏家传》调理小孩儿泻痢肉豆蔻散方肉豆蔻 大诃子肉 青皮 附子(炮,去皮) 浓朴(姜制过,炒熟。各半两)上件焙干为末。每服大小加减,粥饮调下,空心服。

  《张氏家传》:小儿冷热不调,作泄泻,腹痛作痢。

  香连丸方木香 黄连(去毛) 诃子 阿胶(炒焦)上等分细末,饭为丸如麻子大。每服二、三十粒,陈米饮吞下,空心服。忌生冷、油腻、面。

  《张氏家传》橘皮膏 治小儿泻痢,和气方。

  丁香(一分) 陈皮(去白) 枳壳(麸炒,去瓤) 甘草(炮) 诃子(炮,去瓤。各半两)上为细末,炼蜜为膏。每服一皂皂大,煎生姜汤化下。

  《庄氏家传》治小儿风冷入肠胃,腹痛泄泻。

  虚风胃风汤方人参(去芦) 官桂(去皮) 白术 川芎 天麻(肥白者) 大附子(炮制,去脐皮。各等分)上为粗末。每服二钱,水一盏、入粟米煎七分,去滓温服。

  《庄氏家传》治小儿泻方。

  百草霜 屋梁尘(各二钱) 砂(半字)上细研,用蜡为丸如绿豆大。温水吞下三丸。

  《庄氏家传》治泻方。

  儿乌头(一个半两大,炮,去皮) 黄丹(二钱,火 ,取焦为度)上件药为末,面糊丸如青豆大。每服小儿三丸,大人五丸,如泻,用井华水吞下;赤痢,甘草汤下;白痢,干姜汤下。神验。

  《庄氏家传》干泻散 治小儿脾癖方。

  黑三棱(去皮) 神曲(炒) 鳖甲(生用) 蓬莪术 陈橘皮 蜗牛壳(自干死者,于墙壁上寻)上等分为细末。每服半钱,热米饮调下,不拘时候。

  《孔氏家传》治小儿久新泻利,不问冷热,分利水道。

  茯苓丸方白茯苓(五分) 黄连(一两) 阿胶(炒,三分)上为末,以烧粟饭和丸如绿豆大。粟米饮下二十丸。

  《孔氏家传》吴婆散 治小儿疳热冷泻,腹肚虚胀,皮肉消瘦,唯存骸骨,泻利不止方。

  宣连(去须) 白茯苓 真阿胶(炙) 人参 黄柏(蜜炙令赤) 丁香(以上各一分) 诃黎勒皮(煨,去核,二枚) 桃白皮(三分) 没石子(一枚,紧实者)上并为细散。每服一、二字,白米泔调下。不拘时候,与良方不同。

  《王氏手集》妙应散 治肠虚受风,身体壮热,洞泄下痢,谷食不化,冷热相搏,腹痛,下利五色,脱肛后重,烦渴羸瘦,全不思食方。

  黑附子(炮) 甘草(烧黑) 黄连(各三分) 白石脂 白术 陈皮 干姜(各半两) 赤石脂 龙骨(各一两)木贼(烧灰) 刺芥(烧灰。各三两)上为细末。每服一钱,儿小一字、半钱,米饮调下。

  《王氏手集》木香治中丸 匀冷热,止泄泻,利胸膈,消胀满,除腹痛,止呕逆,散痞气,进乳食方。

  甘松 蓬莪术 甘草 青皮(各一两)上件为细末,炼蜜为丸。入檀香一两,名香橘丸。如绿豆大。每服随小大,五、七丸至十丸,食前温生姜汤下。

  《王氏手集》白术散 和中益胃,散风湿,治肠鸣泄泻,米谷不化,利下青白,腹痛呕逆,胁肋胀满,气痞不散,体热多睡,全不思食方。

  芍药 当归 官桂 人参 白术 茯苓(各半两) 粟米(炒,一两)上为粗末。每服一大钱,水六分盏,煎至三分,去滓温服。

  《王氏手集》温胃固肠丸方肉豆蔻 缩砂仁 丁香 龙骨 诃子皮(炙) 赤石脂上各等分,白面糊为丸如绿豆大。每服一、二十丸,饭饮下,量儿小大。

  《王氏手集》治小儿脏冷,滑泄不止,肠鸣腹痛。

  比圣丸方青州枣(二十五个,去核,黄丹二钱,匀分在枣肉内烧,烟绝用) 诃子皮 草豆蔻仁(面裹,烧麦熟为度,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