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活人书》犀角地黄汤,方见伤寒鼻衄门中。

  《活人书》仲景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桂枝 蜀漆(洗去腥。各一两) 甘草(一两,炙) 牡蛎(二两半, ) 龙骨(二两)上锉如麻豆大。每服抄五钱匕,生姜四片,枣子一枚,水一盏半,煮至八分,去滓温服。

  《活人书》仲景桂枝甘草汤桂枝(半两,去皮) 甘草(炙) 牡蛎(熬) 龙骨(各分两)上锉如麻豆大。每服抄五钱匕,水一盏半,煮至八分,去滓温服。

  《活人书》仲景金匮风引汤,方见惊痫门中。

  《活人书》仲景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柴胡(二两) 黄芩(一两) 铅丹 人参 桂枝 茯苓 龙骨 牡蛎( 。各三分) 半夏(六钱半,汤洗) 大黄(半两)上锉如麻豆大。每服抄五钱匕,生姜四片,枣子一枚,水一盏半,煮至八分,去滓温服。

  《聚宝方》铅霜散 治大人、小儿伤寒三日后,心烦躁狂言。

  铅白霜 马牙硝(各一分)上二味研匀。每服大人半钱,小儿一字,生姜、蜜水调下。

  长沙医者郑愈传治小儿躁热发狂。

  甘草(炙) 郁金(火焙干) 牙硝 官桂上四味等分为末。每服二钱,新汲水调下。如小儿发狂,一钱。

  卷第十五

  伤寒结胸第十《活人书》论伤寒小儿、大人治法,一般但小分剂,药性差凉耳。问:心下紧满,按之石硬而痛者,何也?此名结胸也。伤寒本无结胸,应身热下之早,热气乘虚而入,痞结不散,便成结胸。(若已误转了,初未成结胸者,急频与理中汤,自然解了,更不作结胸,盖理中治中焦故也。此古人亦说不到,后人因消息得之。若大段转损有厥证者,兼与四逆汤便安。胃中虽和,伤寒未退者,即候日数足可下,却以承气再下之,盖前来下得末是故也。)其证心下紧满,按之石硬而痛,项强如柔 状,(发热汗出不恶寒名曰柔 。)其脉寸口浮,关尺皆沉或沉紧,名曰结胸也。治结胸大率当下,(仲景云:下之则和。)然脉浮与大皆不可下,下之则死,尚宜发汗也。(仲景云:结胸脉浮者不可下,只可用小陷胸汤。大抵脉浮是尚有表证,兼以小柴胡汤等先发表;表证罢,方用下结胸药便安也。)西晋崔行功云:伤寒结胸欲绝,心膈高起,手不得近,用大陷胸汤皆不瘥者,此是下后虚,逆气已不理而毒复上攻,气毒相搏,结于胸中。当用枳实理中丸,先理其气,次疗诸疾。古今用之如神,应手而愈。然结胸有三种:有大结胸,(不按而痛,胸连脐腹坚硬,为大结胸,大陷胸丸主之。)有小结胸,(按之心不痛,为小结胸。小陷胸汤主之即可。)有水结在胸胁间,亦名 结胸。(头微汗出,但结胸无大热,此水结在胸胁证,小半夏加茯苓汤、小柴胡去枣加牡蛎主之。)又有寒热二证,有热实结胸,(胸中烦躁,心内懊 ,舌上燥渴,脉沉滑者,皆热证也,大陷胸汤主之。)有寒实结胸。(寒实结胸无热证者,三物白散、枳实理中丸主之。)近世治结胸多行金针丸,用硫黄、阳起石者。若寒实结胸,行之或有瘥者,若热实结胸,行之必死也。又问大陷胸汤与大陷胸丸如何?大陷胸用甘遂,太峻,不可轻用,须量虚实轻重,不得已即大陷胸丸最稳。又问圣饼子灸脐中如何?尤不可用也。又问脏结者何也?脏结者死,仲景无治法。大抵脏结,其证如结胸状,饮食如故,时时下利,阳脉浮,关脉小细沉紧,名曰脏结。舌上白苔滑者难治也。

  《婴童宝鉴》小儿病未入内而先下为结胸歌:病未入时先转取,乘虚入腹理难医。痞塞满喉加喘息,结胸为病不应迟。

  《活人书》仲景理中汤人参 干姜(炮) 甘草(炙) 白术(各三两)腹痛者加人参一两半;寒者加干姜一两半;渴欲得水者加白术一两半;脐上筑者,肾气动也,去白术加桂四两;吐多者去术加生姜三两;下多者还用术;悸者加茯苓二两。或四肢拘急,腹满下利或转筋者,去术加附子一枚,生用。

  上锉如麻豆大。每服抄五钱匕,水一盏半,煮至八分去滓温服,日三服。

  《活人书》仲景四逆汤,方见伤寒自汗门中。

  《活人书》仲景承气汤,方见伤寒发喘门中。

  《活人书》仲景小陷胸汤半夏(汤洗、秤,二两半) 黄连(一两)上锉如麻豆大。每服五钱,入栝蒌半枚,以水二盏,煎至九分,去滓温服。未知再服,微利黄涎便安也。

  《活人书》仲景小柴胡汤,方见伤寒头汗出门中。

  《活人书》仲景大陷胸汤大黄(一两半,去皮,锦纹者,为末) 芒硝(一两) 甘遂(一字,赤连珠者,细罗为末)上以水三盏,先煮大黄至一盏,去滓,下芒硝,一沸,下甘遂末,温服。得快利,止后服。

  又方桂枝 人参(各一两) 甘遂(半两) 大枣(三枚) 栝蒌实(一枚,去皮,只用四分之一)上锉。每服五钱匕,水二盏,煮至八分,去滓温服。胸中无坚物勿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