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宜服麦煎散。(方未见。)茅先生小儿初受伤寒候歌:小儿伤寒身壮热,面赤唇红眼赤黄,身上寒毛初凛凛,更兼冷汗润汪汪。鼻中清涕涓涓滴,小便如粉又如浆,上喘鼻塞将加嗽,口干呕逆是寻常。看有诸般难治疗,别为章句好看详。

  茅先生小儿伤寒死候歌:伤寒吐不止,便溺更难通,汗后发热渴,耳中疮溃脓。身生斑黑点,鼻丘出倾筒,咳嗽四肢厥,心狂下所攻。体软睡不寤,腹胀喘声雄,手足心热痛,此候命须终。

  茅先生小儿又伤寒死候歌:小儿伤寒面黑色,耳内有脓声噎塞。气逆吐泻转加增,大肠干泄眼浮极。医士精神还更昏,千万归泉休废力。

  《玉诀》小儿伤寒候歌:鼻多清涕肺伤风,寒气相传鼻不通,壮热脉浮生内热,发惊涎盛转加浓。

  夫小儿伤寒者,先与治风,后与下涎,次谓胃气也。

  《石壁经》三十六种正受伤寒候歌:伤寒初得浑身热,恶哭多啼无喜悦,眼红脸赤类惊风,(《凤髓经》此一句云:只看眼急以惊风。)却被医人道惊热。

  但须凉膈莫令渴,渴便饮水无休歇。若将三黄散子服,汗出身轻便无热。

  风邪寒入肌体,汗闭热气内蕴,致使烦躁而多渴,喘嗽,汗不得泄,发热不止。若服冷药太甚,则使汗不出而反作别候也。须先出汗,次凉膈方愈。若不然,则慢脾、慢惊缘此得之。(《凤髓经》歌同,仍注云:与三黄散,方见本门中,次麦汤散方未见。)《小儿形证论》四十八候,正受伤寒歌一同。后云:此为正受伤寒,目急、壮热,气喘嗽,面赤。先与解表散吃(方见慢惊风门中),后用南星丸退风热(方见伤寒变疹门中)。如不退,却将三黄散与吃(方见本门中。)《千金》治少小伤寒莽草汤浴方莽草(半斤) 牡蛎(四两) 雷丸(三十枚) 蛇床子(一升) 大黄(一两)上五味 咀,以水三斗,煮取一斗半。适寒温,以浴儿,避眼及阴。

  《千金》治小儿伤寒方。

  葛根(汁) 淡竹沥(各六合)上二味相和,二三岁儿分三服,百日儿斟酌服之,不宜生服,煮服佳。(《婴孺方》同,乃云:只生服,不用煮。)《千金》治少小伤寒。芍药四物解肌汤方芍药 黄芩 升麻 葛根(各半两)上四味 咀,以水三升,煮取九合,去滓。分服,期岁以上分三服。(《伤寒证治》方同,云:又治小儿疮疹之候,与伤寒温疫相似,疑似之间先可与之。)《千金》治夏月伤寒,四肢烦疼,发热,其人喜烦,呕逆满剧如祸祟;寒热相搏,故令喜烦。

  七物黄连汤方黄连 茯苓 黄芩(各十八铢) 芍药 葛根(各一两) 甘草(炙,一两六铢) 小麦(三合)上各 咀,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冷分三服,不能一升者,可稍稍服之,汤势定乃卧。药去毒瓦斯,服汤之后,胸中热及咽喉痛皆瘥。其明日复煮一剂,如法服之。服此汤无毒,但除热下气、安病患。小儿服者,取三分之一,以水四升,煮得二升,稍稍服。

  《仙人水鉴》孩子伤寒方。

  栀子仁(一枚) 枣(一枚,烧灰) 牙硝(一分)上以古字钱两文烧令赤,水中淬。如此七度,将此水调三味,灌之立愈。

  《仙人水鉴》孩子百日内患伤寒壮热,速宜疗之。

  铧铁(一斤,烧令通赤,以水二斗淬之,如此三七遍,煎取二停,更入柳叶七片,浴儿不用) 胡油麻(二十一粒)松柏叶(二七枚) 牙硝 乳香(各一分) 金箔(一片) 白芥子(三七粒)上并捣为散,蜜丸如弹子大。以青物裹一丸,如烧香法,熏儿双足,微有汗出便瘥。

  《仙人水鉴》:小孩三岁以下,忽患伤寒阴阳二毒。此因母之毒瓦斯所致。庸医多不会,自见壮热不食、多睡,便以冷药及冷物与吃,即儿转不安加甚。盖药热动风,药寒呕逆,宜使此走马散子方大黄(末,一两,水醋煮令如) 干地龙(一粒,末入) 牙硝(一分)上为末,同研三百下,令荫干;再捣为末,生姜汁调灌,立见神验(量多少灌。)《圣惠》治小儿四五岁伤寒,壮热头痛。

  射干散方射干 甘草(炙微赤,锉) 川升麻 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赤芍药 石膏(各半两) 麻黄(三分,去根节) 桂心(一分)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一钱,以水一小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量儿大小加减,温服。

  《圣惠》治小儿伤寒发热,四肢烦疼。

  解肌散方赤芍药(半两) 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桂心 川大黄(锉碎,微炒) 甘草(炙微赤,锉。

  各一分) 麻黄(三分,去根节)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一钱,以水一小盏,煎至五分,滤去滓。不计时候,量儿大小加减,温服。

  《圣惠》治小儿伤寒退热。

  黑散方麻黄(去根节) 川大黄 杏仁(去尖皮、双仁。各一两)上件药并炒令黑,捣,细罗为散。二三岁儿每服以温水调下半钱。频服,汗出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