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庸医多不会,自见壮热不食、多睡,便以冷药及冷物与吃,即儿转不安加甚。盖药热动风,药寒呕逆,宜使此走马散子方大黄(末,一两,水醋煮令如) 干地龙(一粒,末入) 牙硝(一分)上为末,同研三百下,令荫干;再捣为末,生姜汁调灌,立见神验(量多少灌。)《圣惠》治小儿四五岁伤寒,壮热头痛。
射干散方射干 甘草(炙微赤,锉) 川升麻 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赤芍药 石膏(各半两) 麻黄(三分,去根节) 桂心(一分)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一钱,以水一小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量儿大小加减,温服。
《圣惠》治小儿伤寒发热,四肢烦疼。
解肌散方赤芍药(半两) 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桂心 川大黄(锉碎,微炒) 甘草(炙微赤,锉。
各一分) 麻黄(三分,去根节)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一钱,以水一小盏,煎至五分,滤去滓。不计时候,量儿大小加减,温服。
《圣惠》治小儿伤寒退热。
黑散方麻黄(去根节) 川大黄 杏仁(去尖皮、双仁。各一两)上件药并炒令黑,捣,细罗为散。二三岁儿每服以温水调下半钱。频服,汗出瘥。四五岁每服一钱,未汗再服。
《圣惠》治小儿伤寒,头痛壮热。
犀角散方犀角屑 黄芩 川大黄(锉碎,微炒) 赤芍药 麻黄(去根节) 栝蒌瓤(各一分) 柴胡(去苗,半两) 石膏(半两,细研)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以水一小盏煎至五分,去滓。量儿大小以意分减,温服。
《圣惠》治小儿伤寒体热,头痛心烦。
麻黄散方麻黄(去根节) 甘草(炙微赤,锉) 赤芍药(各半两) 川大黄(锉碎,微炒) 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各一分) 石膏(一两)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一钱,以水一小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量儿大小以意分减,温服。
《圣惠》治小儿伤寒,心胸壅闷,烦热头痛。宜服前胡散方前胡(半两,去芦头) 石膏(一两,细研) 黄芩 赤茯苓 枳壳(麸炒微黄,去瓤) 甘草(炙微赤,锉。各一分)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一钱,以水一小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量儿大小分减,温服。
《圣惠》治小儿中风伤寒,眼目不开,手足微冷,口多出涎,啼声不出,齿噤,或时觉躁闷。
附子散方附子(炮裂,去皮脐) 葛根(锉。各半两) 蜣螂(去翅足,微炒) 人参(去芦头) 桂心(各一分)上件药捣,罗为末。每服一钱,以水一小盏,入生姜少许,煎至四分,去滓,分温二服。量儿大小以意增减。
《圣惠》治小儿伤寒,头热足冷。囟门张者难瘥。多躁啼,不睡,小便赤少,四肢热者。
桔梗散方桔梗 人参(各去芦头) 葛根(锉。各半两) 附子(炮裂,去皮脐) 甘草(炙微赤,锉。各一分)上件药捣,罗为散。每服二钱,以水一小盏,入生姜少许,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温服。量儿大小以意增减。
《圣惠》治小儿伤寒,体热烦躁。
知母散方知母 甘草(炙微赤,锉) 竹茹 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各一分) 麻黄(半分,去根节)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一钱,以水一小盏,入葱白二寸,香豉三七粒,生姜少许,煎至五分,去滓。
不计时候,温服。量儿大小以意增减。
《圣惠》治小儿伤寒,壮热头痛,口干心烦,宜服此方。
生姜(汁少许) 竹沥(一合) 蜜(半合)上件药相和令匀,二三岁儿分为三服。
《圣惠》治伤寒五日不能言语,热在胸中。宜服抵圣丸方犀角屑 麻黄(去根节) 黄芩 釜下黄土 梁上尘 灶突墨(各半两) 川大黄(锉碎,微炒) 川朴硝(各一两)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三二百杵,丸如弹子大。每服不计时候,以新汲水研服一丸。如渴,饮新汲水,当有汗出。良久未汗,即更服一丸,汗止热退能语。若小儿即量力服之。
《灵苑》治小儿伤寒壮热,解表大效。
红绵散方麻黄(半两) 干蝎(七个) 天麻 甘草(各一分,并焙干)上件为末。每一钱红绵一片,掺药于绵上,入生姜一片、枣子半个,同煎至半盏,去绵、姜、枣,冷服。
《谭氏殊圣》方:初得伤寒两日间,作时壮热四梢寒。朝来还似依稀瘥,至夜犹来似火燃。求取元明粉一物,饮中频吃便身安。忽然未得惺惺瘥,更与神丹转后看。
解交饮子元明粉(一钱)上加红粉散二钱,分作四服,茶调下,相次与吃了,更服下项救生丸及真珠散。(谭氏方即无红粉散,恐是红龙散,亦治伤寒,方见搐搦门。救生丸,方见无辜疽门中。真珠散,方见客忤门中。)《谭氏殊圣》方:小儿壮热又头疼,手足饶寒冷似冰, 时时多眼涩,睡中忽跳爱虚惊。都缘全是伤寒作,不是家亲及鬼神,发表微溏通取气,免教灾苦病相萦。
问命散(一名定命散)藜芦(一两,炒干为末) 麝香(半钱,同研匀)上用一字以来,吹鼻中效,须先服红龙散四服,次与救生丸,次服真珠散,次于鼻中吹药三两喷效。(三方并见同前。)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