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煎生姜汤下,不拘时候。

  《张氏家传》治小儿不语方。

  酸枣仁 柏子仁(各半两) 郁李仁 人参(各一两)上为细末,蜜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小儿每服十丸。若是气虚之人,只使郁李仁、人参二件。

  《庄氏集》 穴灸法:四、五岁不语,灸两足踝上各三壮。

  《庄氏集》 穴灸法:小儿至五、六岁不语,是心气不足,舌无力,发转难故也。灸心 三壮,在第五椎下两旁各一寸五分。

  卷第六

  龟胸第十八《圣惠》论:小儿龟胸者,缘肺热胀满,致使胸高如龟。又云:多食热乳,亦能致此也。

  张涣论:凡乳母乳儿,常捏其宿乳。夏常洗乳净,捏去热乳。若食儿饮热乳,损伤肺气,胸高胀满。令儿胸高如龟,乃名龟胸。

  《圣惠》治小儿龟胸,肺热壅滞,心膈满闷。

  大黄丸方川大黄(三分,锉,微炒) 天门冬(去心焙) 百合 杏仁(汤洗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木通桑白皮 甜葶苈(隔纸炒令紫色) 川朴硝(各半两)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绿豆大。不计时候,以温水研破五丸服。量儿大小加减服之。

  《圣惠》又方甜葶苈(隔纸炒令紫色) 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麻黄(去芦节) 川大黄(锉,微炒。以上各半两) 桂心(一分)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绿豆大。不计时候,以温水研下五丸。量儿大小临时加减。

  《圣惠》治小儿龟胸方。

  上取龟尿,随多少摩胸骨上,即瘥。

  张涣治龟胸百合丹方桑根白皮 木通 川朴硝 杏仁(汤浸去皮尖) 川大黄 天门冬(去心。各半两) 百合(一两)上件捣,罗为细末,炼蜜为丸如黍米大。每服十粒,米饮下。量儿大小加减。

  《吉氏家传》龟胸方。

  葶苈(熬) 大黄(各三分) 桂心(一分) 麻黄(二分,去节)上件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米饮下。

  《圣惠》灸法:龟胸缘肺热胀满攻胸膈所生。又缘乳母食热面、五辛,转更胸起高出。灸两乳前各一寸半,上两行三骨罅间,六处各二壮,炷如小麦大。春夏从下灸上,秋冬从上灸下。若不根据此法,则灸十而不能一、二愈也。

  《庄氏集》 穴灸龟胸法:取九家灰一料盛簸箕中,令儿合面,印胸迹于上,于龟胸从上当中及两边,令三姓人同下火,各于灰上灸三壮,弃灰于河流或水中。

  卷第六

  龟背第十九《圣惠》论:小儿龟背者,由坐儿稍早,为客风吹着脊骨,风气连于髓,使背高如龟之状也。

  钱乙论龟背:龟背者,肺热胀满,攻于胸膈,即成龟胸。又乳母多食五辛亦成。又儿生下,客风入骨,逐于骨髓,即成龟背。治以龟尿点节骨。取尿水法:当莲叶安龟在上,后以镜照之,自尿出,以物盛之。

  张涣论:婴儿生后一百八十日,始 骨成,方能独坐。若强令儿坐,坐之太早,即客风寒,吹着儿背及脊至骨,传入于髓,使背高如龟之状,乃日龟背。宜松蕊丹(方在后。)《圣惠》治小儿龟背。

  麻黄丸方麻黄(三分,去根节) 桂心 独活 防风(去芦头) 赤芍药 川大黄(锉,微炒) 枳壳(麸炒微黄,去瓤) 松花(以上各半两)上件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绿豆大。每服以粥饮下五丸,日三服。量儿大小,以意加减。

  《圣惠》又方槟榔 川大黄(锉,微炒。各半两) 桂心 前胡(去芦头) 防风(去芦头) 赤芍药 独活 诃梨勒皮 枳壳(麸炒微黄,去瓤) 松花(干用) 麻黄(去根节。以上各一分)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丸如麻子大。每服以粥饮下五丸,日三服。量儿大小以意加减。

  《圣惠》又方龟尿摩背上瘥。

  张涣松药丹 治小儿龟背。

  松花(洗,焙干) 枳壳(麸炒,去瓤) 防风(去芦头) 独活(以上各一两) 麻黄(去根节) 川大黄(炮) 前胡 桂(以上各半两)上件药捣,罗为细末,炼蜜和如黍米大。每服十粒,粥饮下。量儿大小加减。

  《吉氏家传》治龟背方:大抵小儿此病,为生时被客风吹拍着背,风透于骨髓,使背高如龟状。

  独活丸方独活 防风 桂心 大黄(各二分) 麻黄(去节) 枳壳(炙) 芍药(各一分)上件为细末,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米饮下。

  《圣惠》灸法:小儿龟背,生时被客风拍着脊骨,风达于髓所致。灸肺 、心 、鬲 各三壮,炷如小麦大。

  肺在第三椎下两旁各一寸半。心 在第五椎下两旁各一寸半。鬲 在第七椎下两旁各一寸半。

  卷第七(蒸忤 啼哭) 凡九门

  卷第七

  变蒸第一《圣济经》慈幼篇形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