眠睡着,忽啼哭惊觉,面赤口干,状若神祟。即非夜啼,乃风热邪气乘于心脏,名曰惊啼。宜用
牛黄膏
方(常服除胎热)
真牛黄(别研) 牡蛎(烧为灰,别研为粉。各一分) 人参(去芦头) 甘草(炙。各半两)
以上并捣,罗为细末,次用∶辰州 朱砂 水磨雄黄(并细研,水飞。各一分) 龙脑(研,半钱)
上件诸药一处研细匀,炼蜜和成膏如鸡头大。每服半粒至一粒,薄荷汤化下,乳食后。
《刘氏家传方》∶小儿惊啼。
写天心二字于囟门上,写泥丸二字于丹田上。
长沙医者丁时发传治惊啼方。
孩儿咬齿即因惊,唇赤饶干面色青。梦里有时频叫唤,青云散子早惺惺。
青云散
石莲心(一分) 天南星(炮) 僵蚕(取直者) 蝎 郁金(皂角煮。各一钱半) 雄黄(一钱) 粉霜(半钱)
上件为末。每服一字、半钱,看大、小,蜜汤调下。
【目录】卷第七【篇名】躯啼第八属性:《巢氏病源》小儿躯啼候∶小儿在胎时,其母将养伤于风冷,邪气入胞,伤儿脏腑。故儿生之后,邪犹在儿 腹内,邪动与正气相搏则腹痛,故儿躯张蹙气而啼。
《婴童宝鉴》小儿躯啼歌∶ 小儿胎里受风寒,生下啼呼不得安,腹痛躯张常蹙气,良工明候细寻看。
《千金》治小儿胎寒躯啼,腹中痛,舌上黑,青涎下。
当归丸
,一名
黑丸方。
当归 野狼毒(各九铢) 吴茱萸(一作杏仁) 蜀椒(各半两) 细辛 干姜(炮) 附子(
炮,去皮脐。各十八铢) 豉(七合) 巴豆(去皮膜,十枚)
上九味捣七种,下筛,秤药末令足,研巴、豉如膏,稍稍内末捣,令相密和,桑 盛,蒸五升米饭下出,捣 一千杵。一月儿服如黍米一丸,日一夜二,不知稍加,以知为度。亦治水癖。
《千金》
马齿矾丸
治小儿胎寒,躯啼惊痫,腹胀不嗜食,大便青黄,并大人虚冷、内冷,或有实不可吐下方。
马齿矾一斤,烧半日,以枣膏和。大人服如梧子二丸,日三。小儿意减之,以腹内温为度,有实实去,为妙。
《千金》治小儿忽患腹痛,夭矫汗出,名曰胎寒方。
煮梨叶浓汁七合,可三、四度饮之。
《外台》∶《千金》小儿因宿乳不消,腹痛躯啼。
牛黄丸方
大附子(二枚,炮去皮) 牛黄(三铢) 巴豆(去心皮,熬) 杏仁(去皮尖,熬,别捣) 真珠(各一两,研)
上五味捣附子、真珠下筛,别捣巴豆、杏仁令如膏,内附子及牛黄捣一千二百杵,若干,入少蜜成之。百 日儿服如粟米一丸,三岁儿服如麻子一丸,五、六岁儿服如胡豆一丸,日二,先乳哺了服之。膈上下悉当微转,
药全出者病愈,散出者更服。
《圣惠》治小儿躯啼,腹胀胸满。
牡蛎散方
牡蛎(烧为粉) 伏龙肝(细研) 甘草(炙令微赤) 苍术(锉,炒熟。各一分) 麝香(半分,细研)
上件药于木臼内捣,细罗为散。每服半钱,研陈米泔澄清,煎竹茹汤调服。量儿大小增减服之。
《圣惠》治小儿躯啼不止。
牛黄丸方
牛黄(一分,细研) 代赭石 牡丹(各三分) 麝香(一钱,细研)
上件药捣,罗为末,都研令匀,炼蜜和丸如绿豆大。每服以温水下两丸。
《圣惠》又方 烧猪粪,以沸汤淋取汁,看冷暖浴儿,并与少许服之。
《圣惠》又方 上以新马粪一块,绞取汁与服之。
《圣惠》治小儿胎寒躯啼,温中止痛。
雀粪丸方
雄雀粪(一分) 牛黄(细研) 赤芍药 芎 (各半两) 当归(一两,锉,微炒)
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麻子大。百日儿每服以乳汁下一丸,日三服。量儿大小以意加减服之。
《圣惠》治小儿胎寒,虚胀满,不嗜食,大便青夹白脓及欲发痫。宜服
调中丸方
当归(半两,锉,微炒) 细辛 川椒(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去汗。各一分) 附子(
一枚,炮裂,去皮脐) 野狼毒(半分,炒黄) 巴豆(二十枚,去皮心,
出油尽) 杏仁(十二枚,汤浸,去皮尖,炒微黄) 豉(四合,炒微焦)
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三、五百杵,以器盛之。未满百日儿以温水下一丸如麻子大。一、二岁儿服 两丸。量儿大小以意加减服之,以利为度。
《圣惠》治小儿五十日以来胎寒腹痛,微热而惊,聚唾弄舌,躯啼上视。此痫之候,宜服此方。
猪肾(一具,薄切,去脂膜) 当归(一两,锉,微炒)
上只当归一味粗捣,二味相和,以清酒一升,煮至七合,去滓。每服取如杏仁大令儿咽之,日三服,夜一 服。量儿大小以意加减良。
《圣惠》又方 衣中白鱼(二七枚)
上以薄熟绢包裹,于儿腹上回转摩之,以瘥为度。
《婴孺》治少小胎寒,腹痛躯啼。
黄 散方
黄 当归 芎 干姜(各四分) 甘草(三分) 黄芩(六铢)
上为末,二十日儿用乳汁和一胡豆大,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