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2-儿科

16-幼幼新书-第294页



正在加载语音引擎...

每服十粒,米饮下,常服妙。
《吉氏家传》治小儿久积惊疳。退积滞,化风涎,利膈镇心。
真珠丹
真珠(末) 巴豆霜(去油用霜) 滑石(各一分) 半夏(三分,姜浸七次) 续随子仁(三分) 白 附子(半两) 寒食面(二分) 天南星(半两,姜浸七次)

上末,滴水丸○如此大。每服二丸,二岁者一、二丸加减,用葱白汤下。疳积,使君子汤下。
《吉氏家传》治果子伤积。
追魂散方
白丁香 轻粉 官桂(去皮。各三钱)

上末,冷水调下半钱,睡时服。来日取下所伤物,用异功散煎紫苏、冬瓜汤调,三服和气。
异功散
(方 见胃气不和门中)

《吉氏家传》
取惊积桃符丸方
朱砂 天麻(末) 白霜(各半钱) 轻粉(二钱) 水银(皂子大) 巴豆(三粒,去皮膜)

上末,入飞罗面滴水丸如○此大。惊候壮热,或吐,或泻,脉沉缓,眼色困,此是惊积。周岁以下五丸,
桃符汤下,加减服之。
《吉氏家传》
镇心取积睡惊散
郁金(半两) 辰砂(半钱) 麝香 乳香(各一字) 陈皮(二两,去白,用一分) 巴豆(十四粒,

同郁金炒熟,不用巴豆)
上末。每服一字,看大小加减,薄荷汤下。
《吉氏家传》
治虚中积胜金饼子方
粉霜 延胡索 巴豆霜(各半钱) 轻粉(一钱) 朱砂(一块,皂子大) 石燕(一个)

上末,冷水为饼子,如梧桐子大。每服一丸,皂子汤下,大小加减。
《吉氏家传》治小儿诸般气积
木香散
或惊结不通,此药立取下方。

木香(末,一钱半) 陈皮(二钱) 巴豆(五粒,去心、膜)
上将陈皮、巴豆同炒黄色,只取下巴豆五片,余不用,与前木香末同研匀。每服半钱或一字,陈米饮下。
若吐泻,瓦缸内煎香附子汤下,大小加减。
《吉氏家传》
惺惺丸
治小儿疳劳黄瘦,虚中伏积,久患赤白痢。但是虚中伏积宜用此药取,更不动脏腑方。

阳起石 轻粉 粉霜 黄鹰条 白丁香(各一钱) 朱砂(一钱半) 砂(挑一钱匕) 小银 砂(一钱) 石燕(一个,火 五次,汤淬五度)
上为细末,汤浸蒸饼为丸如此○大。每服七丸、十丸至十五丸。用火 皂皂,葱白汤下。非时服,不动脏 腑。
长沙医者丁时发传∶治小儿惊热,乳食积聚不消。
朱砂丸方
朱砂 腻粉 麝香 雄黄(各半分) 巴豆(七粒,去皮出油)

上件为末,蜜丸如粟米大,一岁一丸,荆芥汤下,大小加减。
长沙医者丁时发传
青黛三圣丸
治小儿痰涎膈实,奶癖惊风。消奶食蛔疳。疳积腹痛。常服极妙。

青黛(一分) 牵牛(末,三分) 腻粉(一钱)
上为末,面糊为丸,米饮下。
长沙医者郑愈传
大碧丹
水癖,食癖,五积,果子毒,但是腹中疾。并治五积奶不消,四季服之。

光明砂(二钱) 滑石 腻粉 白上硫黄 鹰粪(各一钱) 小巴豆(七粒。斑者去心、膜,
水浸一宿,淘二七度,研如泥,去油)
上为末,一处同研令匀,入巴豆膏浸煎,红米饭为丸,青黛为衣。半周一丸,一岁二丸,量大小加减用之。
春冬煨皂角汤,秋夏煎萝卜汤下。如惊,煎金银薄荷汤下。
长沙医者郑愈传三出丸去积聚方。
陈皮(去瓤) 缩砂 藿香 京三棱 蓬莪术 芫花(各一分,同醋煮干为度) 巴豆(五十 粒,和壳瓦上焙焦为度)
上先六味为末,次外杵巴豆令烂,方与诸药相拌令匀,以醋面糊为丸如绿豆大,朱砂为衣。每服三、五丸,
薄荷汤化下,乳食后。
【目录】卷第二十二【篇名】瘕第二属性:《巢氏病源》∶小儿 瘕癖结候∶五脏不和,三焦不调,有寒冷之气客之,则令乳哺不消化,结聚成 癖也。
其状按之不动,有形段者, 也;推之浮沉者,瘕也;其弦急牵强,或在左或在右者,癖也。皆由冷气、痰水、
食饮结聚所成,故云 瘕癖结也。
《圣惠》论∶夫小儿寒温失调,饮食不化,与脏气相搏,结聚不动,名为 也。其食结在腹,喜寒,四肢洒洒 如霍,不能饮食,常自隐隐而痛,此则食 也。
《婴童宝鉴》∶小儿瘕者,在腹中疼痛 ,不痛定一处者,瘕也。
翰林待诏杨大邺问∶小儿结 成块者为何?答曰∶小儿不慎 味,尝吃粘滑、腻肥、腥 、瓜果,胃口不 和,结实难化, 痞于胸膈之间,攻冲荣卫,则呕逆频频,喘粗眼涩,更加频渴。或归于下部则泄泻频并,两 胁虚胀,便只和脾胃,或更疏泻。或则饮食不化,渐次成 。大约诸般,皆妇人体息,须凭救疗,使早暮痊除。
不寻根源,久而为薨。
《五关贯珍珠囊》小儿 瘕候∶凡应 瘕癖结,并是抚养乖理,哺喂不时,致乳食结聚而不化,故成此疾。
《惠眼观证》∶凡小儿生下有瘕癖气;有疳虫攒心气;有胎惊疝气;有抱心吊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