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2-儿科

16-幼幼新书-第107页



正在加载语音引擎...

半条,活死皆可)
上二味用藏瓶一个盛在内,泥固济,火烧存性,杀研细,用麝香、薄荷、米泔水只作一服,立效。小儿量 多少加减。
《张氏家传》治中风及香港脚痹弱,不能转侧,兼治小儿慢惊。
小续命汤方
麻黄(汤炮三次,焙干) 桂枝 甘草(炙。各半两) 防风(一分半) 赤芍药 白术 人参 川芎 附子(炮 裂,去皮脐) 防己 黄芩(各一分)

上锉如麻豆大。每服五钱,以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滓,取八厘清汁入生姜汁再煎两沸。温服,日二服,
夜二服。若柔疾、自汗者,去麻黄;夏间及病有热者,减桂枝一半;冬及始春,去黄芩。
《张氏家传》小儿慢惊、虚风。
羌活膏方
羌活 独活 人参 茯苓 防风 官桂 干蝎(全) 硫黄 水银(以上各半两) 麝香(少许)

上件八味为末,后将硫黄于铫子内熔汁,入水银拌和匀,研为细末,再研细,炼蜜为膏。每服皂子大,荆 芥汤化下。
《庄氏家传》治小儿慢惊风,有虚积。
软金丹方
胡黄连(末) 青黛 芦荟 香墨(并研。各一钱) 腻粉(半钱) 使君子(末,五个) 天浆子(末,三个)

麝香(一字)
上件为末,同研如粉,炼蜜为丸如鸡头大。每服一丸,薄荷汤化下。
《孔氏家传》
睡惊丸
治慢惊。方中有睡惊丸甚多,此所犯之,药迥不同。

白附子(末) 蝉壳(末。各挑一钱匕) 天麻(末) 朱砂(末) 大附子(炮裂,去皮、脐,为末) 青黛(末)
天南星(以白矾汤浸一宿,焙干为末)
雄黄(末) 全蝎(去尖毒,为末。各挑半钱七) 麝香(别研,半字匕) 脑子(一字匕,别研,入药)
上件一十一味同研令匀,入飞罗面少许,滴冷水为丸如此○大。每服一丸,以薄荷汤磨破化下。
《孔氏家传》
硫黄丸
治阴痫。有二等小儿∶小便涩,则硫黄丸入一分茯苓;若小便不涩,只一味硫黄也。

《孔氏家传》解小儿一切伤风及慢惊。
脾风膏方
天麻(酒浸一宿,切、焙、为末) 朱砂(别研) 人参(末) 川芎(末。各一钱) 干蝎梢(炒为末) 白僵 蚕(直者,炒为末。各三七个) 牛黄 龙脑(各别研,一字) 麝香(别研,半钱)

上件九味一处又研匀,炼蜜为膏。每服半皂子大,荆芥葱汤化下。神妙。
《孔氏家传》小儿慢惊,脾风。(取涎。)
上用天南星不拘多少,为末,用竹沥油调下,喉涎自出。
《赵氏家传》治小儿慢惊方。
上用天南星一个,酒浸四十九日,取出。用活蝎四十九个,逐个将天南星令蝎螫,至蝎困,即以候遍,切 作片子,慢火焙干,研成末。每服一字,薄荷汤化下。
《赵氏家传》
羌活膏
治小儿胃虚生风,变成阴痫,忧齿肉蠕,目涩饶睡。又疗伤风壮热,寒壅风热,鼻塞呵 欠,精神不爽。

羌活 独活 天麻(炙) 川芎 人参 茯苓(各一两) 干家薄荷 直僵蚕(炒。各半两) 全蝎(一分) 防 风(一两半)
上为细末,炼蜜和成膏。每服一皂皂大,用荆芥、乳香煎汤化下。荆南太医钱 方。
《赵氏家传》
温惊丸
治小儿阴痫诸证方。

天南星(一个,炮) 香白芷(如天南星,炙) 京墨(天南星三分之一,烧过) 麝(少许)
上为末,糊丸作小饼如○大,薄荷汤化下。丸了,外以银箔或金箔裹之。
《吉氏家传》治慢惊风。
牛黄膏方
牛黄(半字) 棘冈子(七十个,去壳) 生朱砂(半钱) 轻粉(一钱匕)

上末用棘冈子肉研为膏,丸如芥子大。每服三丸,芥菜汤下。
《吉氏家传》治小儿慢惊,饶睡,眼不开方。
钩藤 防风(去芦。各一钱) 蝉壳(半两) 蝎梢 朱砂(各半钱) 麻黄(一分、去节) 麝(少许)
上件末。每服一字或半钱,煎薄荷汤调下。大小加减。
《吉氏家传》治慢惊风,喉内有涎。
辰砂散方
蛇黄(一个,火内 ,醋淬,用一钱,为末) 白鸡粪 鼠屎 白丁香(各一钱,烧为末)

上都入乳钵内,研匀。每服半钱,麝香汤调下,三岁以上麝香酒调下。不过三服,涎必下,若涎不下,难治。
《吉氏家传》治慢惊风,化涎。
牛黄散方
牛黄(二钱) 朱砂 雄黄(各一钱) 南星(一个,水二盏、生姜一块,槌碎,同煮,去姜) 金银箔(各五片)

轻粉(抄一钱匕) 麝香(半字)
上为细末。每服一字,薄荷汤调下。
《吉氏家传》治吐泻传成慢惊。
醒脾散方
浓朴(一两,细锉,用水一盏, 砂一豆许,用水煮,取出焙干,秤一钱) 草果子(一个,面裹煨,去皮及面)

人参 茯苓(各一钱) 甘草(炙) 陈皮(去白。各半钱) 白豆蔻(一个)
上末。每服半钱,冬瓜子煎汤调下,枣汤亦得。
《陶善化传》治小儿慢惊方。
上用猫粪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