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2-儿科

12-小儿痘疹方论-第10页

二钱为末) 栝蒌仁(五钱研烂)
上用羊肝一片批开。入药末二钱。线扎紧。用米泔煮熟。频与儿食。或乳母食。
\x荆芥甘草防风汤\x 解痘毒。
荆芥 甘草 防风(各等分)
上每服一钱。水煎。
\x防风芍药甘草汤\x 解痘毒。
防风 芍药 甘草(各等分)
上每服一钱。水煎。
\x麻黄甘草汤\x 治表实痘毒炽盛。
麻黄(五分) 生甘草(三分)
上水煎服。
\x轻粉散\x 治出痘。眼内生翳。
真轻粉 黄丹(各等分)
上研。左眼有翳。吹入右耳。右眼有翳。吹入左耳。更以绿豆皮、谷精草、白菊花、各一两。为 末。每服三钱。干柿一枚。米泔一盏煎干。将柿去核食之。不拘时候。日三枚。
成都方士禹太和去治痘疮黑陷垂死者。用壁间喜蜘如黄豆者一枚。擂烂。若一岁儿用雄黄一厘。
二岁用二厘。十岁者一钱。再同蛛蜘研匀。用好烧酒一杯调和。徐徐服之。余意此方即同前十二味。
与十一味异功散之相类也。若因阳气虚寒。不能营运周身。以致四肢逆冷。腹胀唇青。其色黑陷者。
宜用烧酒。若因元气虚乏。或色淡白。隐隐见于肌肤。而不能起发者。宜用陈酒亦可。不可拘滞于烧 酒也。若小儿未周岁者。宜酌量与。与之亦不可拘于杯许也。又有一等气血俱虚者。或色淡红而不光 泽。又不起发。或惊悸切牙。用紫草与红花。以陈酒煮浓。煎与儿服之。亦 可以保其全生也。用者宜审诸。
\x抱龙丸\x 治痰热喘嗽。发热。惊悸不安。亦能发痘疮。
胆星(四两) 天竺黄(一两) 雄黄 朱砂(各五钱) 射香(少许)
上为细末。用甘草一斤煮汁。为丸。每一两作二十丸。用薄荷或灯心草汤化下。
造南星法。南星不拘多少。腊月腊水浸洗。切块晒干。为末。用黄牛胆汁拌匀。仍用牛胆壳装入 填满。以线扎口。悬挂当风处阴干。隔年方可用。
愚按前方。清热豁痰利气之药。过剂则脾肺复伤而反不愈。或更加胸腹作胀。饮食作呕者。宜用 人参白术散培补中气。
\x五福化毒丹\x 治胎毒及痘后头面生疮。眼目肿痛。
生地黄 熟地黄 天门冬(去心) 麦门冬(去心) 玄参(各三两) 甘草 甜硝(各三两)
青黛(一两五钱)
上为末。炼蜜为丸芡实大。每服一丸。白汤化下。
愚按前方。生血凉血解毒。寒中之剂。用之得宜。殊有良验。不过一二丸。
\x犀角解毒丸\x 治诸积热。及痘疹后余毒生疮。
生地黄 防风 当归 犀角屑(镑) 荆芥(各一两) 牛蒡子(杵炒) 赤芍药 连翘 桔梗 (各七钱) 薄荷 黄芩(炒) 甘草(各五钱)
上为末。炼蜜丸芡实大。每服一丸。薄荷汤下。
愚按前方。清热解表。凉血破血。消毒。损胃之剂。多不过一二服。大凡痘毒。当参前痘疮。误 饮冷水。韶粉散治法用之。余仿此。
\x败草散\x 治痘疮过搔成疮。脓血淋漓。谓之斑烂。用屋烂草。或盖墙烂草多年者佳。如无。旷野 生者尤佳。为末搽之。
愚按前症。亦有气血虚热而不愈者。如遍身患者。须多掺铺席上。令儿坐卧。其疮即愈。
\x羊肝散\x 治痘疮入眼。或无辜疳气入眼。
蜜蒙花 青箱子 决明子 车前子(炒)
上为末。用蜜蒙花末三钱。余药各一钱拌匀。用羊肝一大叶。薄批掺上。湿裹煨熟。空心食之。
愚按前症。若因肝经风热伤血。宜用本方。若因肝经血虚风躁。宜用四物汤。加山栀、钓藤钩、
牡丹皮。若因肝经血虚生风。或肾水不能生肝木。宜用六味丸。若成肝疳者。用六 味地黄丸以滋肝肾。用四味肥儿丸。加人参、白术以补肝脾。
一小儿痘疮。目生昏翳。或作或彻。服退翳之药不愈。诊之脉弦细而数。此乃肝肾有疳症。余用 九味芦荟丸。及六味地黄丸。又与轻粉黄丹散寻愈。
一小儿患两目赤肿。痛不可当。此肝火为患。用谷精草数剂而愈。
一小儿痘愈后。眼痛不开。用犀角地黄汤。加柴胡汤。一剂而开。又生赤翳迷满。仍用前药加谷 精草。治之而愈。
\x蝉菊散\x 治 疮入眼。或病后生翳障。
蝉蜕(洗净去土) 白菊花(各等分)
上每服二钱。水一盏。入蜜少许。煎乳。食后。量儿大小与之。
\x羌菊散\x 治痘毒上攻。生翳拜。暴赤羞明。
羌活 蝉蜕 防风 蛇蜕 菊花 谷精草 木贼 甘草 山栀子 白蒺藜 大黄 黄连 沙苑蒺藜(各等分)
上为末。每服一钱。清水泔温暖调下。
\x丹粉散\x 治痘毒。脓水淋漓。
轻粉 黄丹(各五分) 黄连末(二钱)
上研匀。搽患处。
\x羚羊角散\x 治小儿 疹后。余毒不解。上攻眼目。生翳羞明。眵泪俱多。红赤肿闭。
羚羊角(镑) 黄芩 黄 草决明 车前子 升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