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曰〕形如水字肺家惊。虚积相传面色青。鬲上有涎须与治。命关若过更无宁。
乙字形。又曰中曲。主食惊。在气关。主食伤吐痢。在风关。传变风。乙形属肝。肝刑于脾。在命关。传慢 脾风。不治。
〔歌曰〕形如乙曲病因肝。眼慢惊啼螈 偏。冷积为伤传变此。慢脾风已度三关。
去蛇形。主内实外虚。来蛇形。主外实内虚。蛇中卷形。内外俱虚。此数样皆曲虫。又曰曲蛇。在气关。主 疳积。在风关。主劳带惊。在命关。不治。
〔歌曰〕形如蛇曲病因深。脾积疳劳又带惊。未过二关宜早治。若过三关更莫论。
长者弓形。短者环形。主疳积。在气关。吐逆疳热。吃泥土。在风关。疳极羸瘦。在命关。不治。
〔歌曰〕形如环弓疳气黄。好食泥土是寻常。此病早求良医治。三关已到命飞扬。
乱纹形。主虫痛。在气关。主气不和。有虫积。食诸生物。在风关。主虫咬心腹痛。在命关。病困极难治。
〔歌曰〕纹乱纵横虫上寻。晓夜啼号不可禁。神佛求遍都无应。安虫取积得康宁。
珠形死候。此候不拘三关上下。见者皆为死候。
〔歌曰〕流珠死候不须医。便是沉 莫疗之。三关若见都休望。安排后事更无疑。
〔诸纹总歌〕鱼刺初惊候。悬针泻痢多。水纹惊肺积。乙样是肝讹。曲虫惊疳病。环弓一论过。乱纹虫咬 甚。流珠病已 。
【目录】卷二\五脏主病论【篇名】诸形证候属性:
肝脏
肝主风。肝病实。则目直叫哭。呵欠顿闷项急。(治当泻之)肝病虚。切牙多欠。口中气热。
则外生风。口中气温。则内生风。(治当补之)肝热则 衣捻物。热甚则目直视不搐。风主动。又风淫 末疾。热即风动于四末。故手 衣捻物也。热入于目。牵其筋脉。则两 俱紧。不能 转视。故目直也。(治当泻其心肝)肝有风则目连札。风甚则身反折强直不搐。凡病新久皆引风。风 动上于头目。目属肝。风入于目。则目上下左右如风之吹。不轻不重。儿不能任。故目连札也。风甚则风入于 筋脉。筋脉紧急。故身反强直也。(治当泻肝补肾)肝有热有风。甚则皆兼惊证。不搐者。谓未得心热故也。若 心热乘于肝。则子母俱有实热。风火相搏。而乃发搐。其抽掣之势。如风荡火也。(治在惊疾门之中)若肝热 衣捻物。壮热饮食喘闷者。肺乘之也。(治当泻肺)肝于四时。冬相春王。夏衰秋绝。若在春肝王之时。(早 晨亦同)反见肺病乘肝者。是肺强肝怯也。(治当泻肺补其肾。今肝虚补肾者。母能令子实也。甚则宜补其 肝。或子母俱补)轻者肺病退则愈。重者目中淡青。必发惊。若更有赤者。当发搐也。谓怯则目淡青色。有心热 则赤。故当发搐。肝虚实皆主风。若外感生者。则呵欠顿闷。口中气热。(治当发散)若能食饮水不止者。当微 下之。余不可下也。
心脏
心主惊。心病实。则叫哭发热饮水。惕跳上窜发搐。(治当泻之)心病虚。则卧而悸动不安。
手足摇纵。(治当补之)心病虚实皆主摇。心实则喜仰卧。谓心气实则气上行涩。若合面卧。气则不通快。故 喜仰卧。使气得上下通也。(治当泻之)心热则视其口中气温。或合面卧而就冷。及上窜切牙也。谓心热则 胸亦热。儿虽不能言。有就冷之意。故合面卧也。(治当泻热)若邪热乘心。则为惊啼。(治当安神)心于 四时。春相夏王。秋衰冬绝。若在夏心王之时。(日中亦同)反见肾病乘心者。是肾强心弱也。(治当补其肝 心。泻其膀胱。今肾强而泻膀胱者。谓肾主虚而无实。泻其膀胱之府。则脏不得盛也)轻者肾病退则 愈。重者悸动不已。当发搐也。
脾脏
脾主困。脾病实。则困睡身热。饮水能食。(治当下之)脾病虚。则身温四肢冷。吐泻生风。
(治当补之)脾寒者夜啼。脾属阴冷。即夜间发痛。故儿啼哭。(治当温中)脾热者弄舌。脾热则舌络 紧。故时时舒吐也。或时饮水。热则津液少故也。(治当分解其热)不可用凉药下之。医者多疑其饮水为热。
便以凉药下之。加面黄肌瘦。五心烦热。则为疳也。(治在疳疾门中)若不因脾热。大病未已。弄舌 者凶也。又脾藏冷热皆主吐泻困倦。若吐乳色黄者伤热。吐乳色青者伤冷。四时之间。秋冬春三时皆冷多。唯 夏暑时有热多。
胃
胃热者。若吐泻昏睡。露睛者虚热也。若吐泻昏睡。不露睛者实热也。胃久虚热。多生疸病。胃冷者。
若吐痰白沫绿水。不食腹痛。或泻青白痢。谷不化者。胃虚冷也。若胃虚怯有汗者。但上至项。下至脐也。若面 白。目无精光。口频撮。口中气冷。不思食者。胃不和也。又小儿筋骨未 成。血脉未全。自小多啼哭者。胃啼也。脾胃二者。腑脏表里。人之司命。故同病也。脾于四时。王在四旁。
(谓四季月)若于王时。反见他藏病乘脾者。是脾弱也。(如春季三月木位土王之时。见肺来乘之。秋九月金 位土王之时。见肝来乘之之类是也。他仿之。治当补弱为强。随证治之)轻者所乘之藏病退则愈。重者面目赤 黄。脾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