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如前。
青皮(去y一两炒) 吴茱萸(拣净一两) 木香(一两) 当归(去芦一两) 干姜(半两) 丁香(半
两)
上为末。每服一钱。水八分。生姜二片。煎至五分。去滓稍热服。无时。
\x乌药散\x
治乳母冷热不调。败坏乳汁。因以饲儿。致儿心腹疼痛。或时下痢。但令乳母服药。调和乳汁哺儿。
香附子(炒去毛) 良姜 赤芍药 乌药(各等分)
上为细末。每用一大钱。酒水各半盏。煎至六分。去滓温服。无时。儿能服药者。兼与之。
\x鲤鱼肠\x
治肠胃中有疮。而作疼痛。以鲤鱼肠煮食之。
\x钩藤膏\x
治盘肠内吊腹痛。
好乳香(研) 没药(研) 木香 姜黄(各四钱) 木鳖子仁(二十个)
上为细末。炼蜜为剂收之。一岁儿半皂角子大。煎钩藤汤化下。无时。量大小加减。次用魏香散。
\x魏香散\x
以温水化阿魏一钱。去砂石。浸蓬莪术半两。一昼夜取出。焙干为细末。每服半钱。煎米饮紫苏汤调下。空
心服。
\x阿魏丸\x
治盘肠吊痛。日夜叫啼不止。以阿魏为末。用大蒜半瓣。火炮熟。研烂和末。丸麻子大。每服五六丸。煎艾
汤送下。无时。
\x乳香蝎梢丸\x
治盘肠内吊。痛不可忍。
乳香(一钱半别研) 蝎梢(十四个) 没药(半钱) 沉香(一钱半)
上为细末。炼蜜和丸黍米大。婴孩三丸,一岁儿五丸。三岁儿七
丸。乳香汤下。不拘时候。
\x桃符丸\x
治如前。
银朱(一钱研) 乳香(一钱研) 大蒜(一瓣煨熟研烂为膏)
上前二味和匀。入蒜膏再研。硬软得所。丸绿豆大。每婴孩三丸。半岁五丸。一岁七九。二三岁九丸。薄荷
汤下。无时。



<目录>卷十四

<篇名>腹胀论

属性:小儿腹胀。有虚有实。(或因吐泻。或因乳食)动于脾胃。致脾胃虚而气攻所作也。实者闷乱喘满。治可
下之。钱乙用紫霜丸白饼子。虚者不喘。治不可下。又不可以丁香木香橘皮豆蔻大温药治之。以脾胃虚。气未
出。故虽腹胀而不喘。只好用药。使上下分消其气则愈。钱乙用塌气丸。若误下之。则脾虚。气上附肺而行。脾
肺子母皆虚也,肺主目胞腮之类。脾主四肢。色黄虚甚。则目胞腮颊四肢黄色而肿。钱乙用塌气丸。若虚气已
出。附肺而行。即脾胃内弱。每生虚气。入于四肢面目矣。小儿易为虚实。脾虚则不受寒温。服寒则生冷。服温
则生热。当识此勿误也。胃久虚热。多生疸病。或引饮不止。脾虚不能胜肾。随肺气上行于四肢。面目肿若水
状。肾气浸浮于肺。即大喘也。钱乙亦用塌气丸。未愈渐加丸数。病愈后面未红者。虚衰未复故也。若治虚腹
胀。塌气丸未愈。腹中有食积法。粪小便黄。时微喘。脉伏而实。饮水能食者。亦可不。盖脾初虚而后有积法
也。所治宜先补脾。后与下之。下后又复补脾。即愈也。若不先补而便下之。则大虚矣。又不可补肺。恐生虚喘
也。钱乙所用方。本集载之外。叙诸方于后。
\x家宝塌气丸\x
治小儿啼哭未定。或气息未调。遽以乳饮。或寒冷相干。腹胀气急。乳食不化。
巴豆(十片) 胡椒(十粒) 丁香(十个) 青皮(十个汤浸一宿令软去y)
上将青皮每个入巴豆一片。胡椒一粒。丁香一个。裹了。以麻线缠定。都裹十个毕。顿锅内。入酽醋一碗。
煮至醋干。取出细切。同诸药焙干为末。粟米糊和丸粟米大。每三岁下儿二三丸。上者五丸。五岁儿七丸。七岁
儿十丸。米饮汤下。无时。
\x褊银丸\x
治痰涎气壅。膈实上热。乳食停滞。腹胀喘急。
巴豆(去壳半两取霜) 好墨(八钱研) 麝香(半钱研) 水银(半两用铅二钱半结沙子)
上将巴豆霜与墨再研匀。次入沙子麝香。又拌研至细匀。以陈米粥和丸绿豆大。捻褊。一岁儿一丸。二三岁
三丸。煎薄荷汤放冷送下。不得化破。食后服。
\x浓朴丸\x
治风冷。寒邪客于脏腑。腹胀满闷。气不宣通。
浓朴(去粗皮一两姜制) 丁香(一两) 木香(一两) 白术(一两) 青皮(去y半两) 牵牛子(一钱炒)
上为细末。炼蜜和丸黍米大。每服十丸。煎陈皮汤下。无时。
\x分气丸\x
治腹胀腹痛。
巴豆(十个去壳皮膜出油尽) 木香(一钱) 附子(一个重半两炮去皮脐尖)
上为细末。面糊和丸麻子大。每服三二丸。熟水送下。
\x又方\x 治腹胀。(又名塌气丸)
蝎(半两) 胡椒(一两) 木香(半两) 巴豆(一分去壳皮膜出油尽)
上为细末。面糊和丸黍米大。每服三五丸。葱白汤下。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