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儿腹中搅刺发痛。不可忍受。小儿虫动者。多病于诸病
之后。脏腑虚弱故也。患疳劳吐泻者尤甚。钱乙论小儿虫动之证。面 白。心腹痛。唯是口不吐沫。及无清水出
也。故乙又言心腹痛而吐者。虫痛也。心腹痛而不吐水者。冷痛也,但吐水不心腹痛者。胃冷也。又虫痛亦与惊
痫证略略相似。但目不邪。手不搐也。以此别之。则无误矣。乙治虫痛者。用安虫散。然世人用治虫之药。多
于临卧服之。并无日分。故多不验。唯于每月初四五日间。在五更时服之。至日午前。虫尽下矣。后以平调药一
两服和之。不可多也。凡虫在人腹中。每月上旬头向上。中旬横之。下旬头向下。是以中下旬服药。则不入虫
口。所以不验也。亦如牛马生子。上旬生者行在母前。中旬生者并母而行。下旬生者行在母后。又如猫之食鼠。
上旬则食前段。中旬则食中段。下旬则食下段。此物理之自然。莫不知也。然虫痛极者。虽不贯心。亦能毙人。
昔钱乙治辛氏女五岁病虫痛。他医以巴漆 砂之属治之不效。至五日外。多哭而俯仰。卧睡不安。自
按心腹。时大叫。面无正色。或青或黄。或白或黑。目无光而慢,唇白吐沫。至六日胸高而卧转不安。召乙至。
详而视之。用芜荑散三服。见目不除青色。大惊曰。此病大困。若更加泻。则为逆矣。至次日见辛曰。夜来三更
而泻。乙于泻盆中看如药汁。以杖搅之。见有药丸。乙曰此子肌浓。当气实。今证反虚。不
可治也。何以然。师曰。脾虚胃冷则虫动。今目青。此肝乘于脾。又更加泻。知其气极虚也。而药丸随粪
下。即脾胃已脱。兼形为癖症。乃食饮所作。经言积者阴气也。聚者阳气也。故阴沉而伏。阳浮而动。气之所积
名曰积。乃五脏所生。其发有常处。其痛不离其部。气之所聚名曰聚。乃六腑所成。其发无根本。其痛无常处。
是以积聚皆气之所为也。癖症者。其始因脾胃虚冷。乳食不化。而以成伤。不为早治。停滞留结。乃成癖症也。
癖者邪癖也。所居在胁下。症者正证也。所居在腹中。皆有其形。或长或短。或块或片。其状不一。皆坚硬作
痛。其因乳得者。名曰乳癖症。俗云奶癖者是也。其因食得者。名曰食癖症。其因水浆得者。名曰水癖症。若因
按之或因转动时。自有声响者。此乃水癖症也。是以癖症皆饮食所作也。故小儿常当节适乳哺。调顺寒温。若少
失保卫。则病从而生矣。如或乳哺不时。寒温失宜。则脾胃不和。气不调顺。其候口频撮。面 白无精光。口中
气冷。不思乳食。盒饭以药和之。若不即治。则成胃冷。其候乳食不化。或但吐水。急当用药温之。又不与治。
则脾胃浸以成虚。其候面 白色弱。腹痛。口吐痰沫白绿。急当用药温补。若下痢者。更与调养。其中病不相
应。故知死病。后五日昏笃。七日而死。钱乙用方。本集载之。学人当以此为法尔。今除疳劳虫动者。已具于疳
疾门之下外。诸虫之方。叙而具后。
\x使君子\x
治蛔咬心腹疼痛。以使君子火煨熟。去壳与食。以壳煎汤送下。
\x红桃散\x
治蛔咬心腹痛。发渴有时。
风化锻石(一两烧赤细研为末) 朱砂(一钱细研为末水飞)
上拌匀细。用饭饮一大盏。入艾三五叶。煎二三沸。看多少。调一字或半钱与服。但少用。多则难吃。
\x龙胆汤\x
治蛔虫攻心。其痛如刺。吐出清水。以龙胆草一两锉碎。水
二盏。煮取一盏。去滓。隔宿不食。至五更头顿服。量大小与。
\x三角散\x
治如前。于七月七日。采蒺藜子不拘多少。阴干为散。每服半钱或一钱。饮服日三。量大小加减。无时。
\x木香桃仁丹\x
治蛔攻心。痛不可忍。
木香(一两) 桃仁(汤浸去皮尖并双仁者麸炒香熟一两) 槟榔(一分) 鹤虱(一两拣净) 黑狗脊
(一两) 苦楝根白皮(半两)
上为细末。 猪胆汁和丸黍米大。每服十粒。麝香汤下。无时。
\x夺命丹\x
主治如前。病至危困者。
野狼牙草(一两) 蓄(一两) 苦参(一两) 雷丸(半两) 薏苡仁(半两) 鹤虱(半两)
上为细末。糯米和丸黍米大。每服十粒。生地黄汁下。无时。
\x乳香丸\x
治虫动心腹疼痛。
乳香末 青皮(去y炒黄为末各一分) 槐花(半合炒末) 风化锻石(研细半两)
上为末匀细。每服半钱。槐花汤调下。无时。
\x干漆散\x
治如前。
干漆(炒烟尽一钱) 使君子仁(二七个) 芜荑(去扇六十片) 楝根白皮(取东边者一钱)
上为细末。每服一字。沙糖熟水调下。二三岁半钱。四五岁一钱。无时。
\x楝皮汁\x
治如前。取楝根皮。削去外苍皮不用。只用白者。以煮浓汁。量大小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