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熬膏) 朱砂(半两,研) 牛黄(一分,研) 麝香(一分) 金箔
(二十片,研,后入)
上用好醋两大盏。与前药慢火熬成膏。次入后药和匀成剂。丸绿豆大。每服五丸。温酒送下。量大小加减。
牙关噤者。斡灌之。
\x急风散\x
治如前。
白附子(四枚,大者去尖生用) 全蝎(去毒,五枚炙) 天南星(一个,锉炙深黄色) 半夏(十个,汤
洗七次,去滑尽) 天麻(一分) 腻粉(半钱)
上为细末。每以一钱。分四服。薄荷酒调下。立效。能治一切诸风。更量大小与之。
\x愈风汤\x
治如前。
香附子(炒揉去毛) 川芎 羌活(去芦,各等分)
上为细末。每服一钱。水半盏。入酒两滴。同煎至七分。温服。急者汤酒调服。



<目录>卷七

<篇名>伤寒论

属性:经曰。伤寒有五。有中风。有热病。有温病。有中湿。有伤寒。其所苦各不同。此五者配入五气。随四时为
病。故春风夏热秋湿冬寒中温。而伤寒则居一焉。(其细论在伤寒类证集中)其四时之病。皆谓之伤寒者。乃总
概之名也。内热病者。乃盛暑之时。炎热之气中人为病也。又名曰中 。湿病
者。乃雨露霜雾。烟岚水渍。湿气中人为病也。小儿无此二病。谓小儿不治家事。未有 办。早卧晚起,不致冲
冒故也。外伤风伤寒温病。小儿有此三病。谓严寒厉风温气,无所不至。小儿肌肉脆软。气血柔弱。易
为伤之故也。是三病者。其证其脉。不可诊切。儿稍大者。可切脉而别之。伤风之脉。阳浮而阴弱也。伤寒之
脉。阴阳俱盛而紧涩也。温病之脉。行在诸经。未知何经之动。随其经之所在而取之也。若婴小未能诊切者。但
看其形候耳。
伤风者。乃四时八方为厉之风伤人。其候昏睡呵欠顿闷。口中气热。或自汗恶风发热。鼻鸣干呕。热多寒
少。面光而不惨。手足皆热。烦躁。治当发散。有饮水者。有能食者。有不能食者。其饮水能食者。可微下之。
余不可下也。
伤寒者。乃冬时严寒之气伤人。入于腠理。当是之时。壮者气行而已。怯者则着而为病。其即发者为伤寒。
至春发者为温病。(一云。在夏至之前。非时行温气之病)夏发者为热病。(一云。在夏至之后。非中 之热
病)其候面赤。浑身壮热。头痛体疼。鼻塞声重。清涕咳嗽。寒毛立。气促急。或呕吐白水。寒多热少。面色惨
而不舒。手足指末微冷。不烦躁而恶寒。(伤风者。不恶寒而恶风。伤寒者。不恶风而恶寒。其恶风者。当风而
乃憎寒也。其恶寒者。虽不当风而亦自憎寒也。以此别之)治者若脉洪盛。身体壮热。头痛面赤。四肢暖者为阳
证。宜汗之。若脉微细。身冷不甚,头痛体疼。面青四肢冷者为阴证。宜温之。
温病者。四时之间。非节候邪气伤人。如春应温而反寒。夏应热而反冷。秋应凉而反热。冬应寒而反温。言
此时通行此气为病。无少长略同。故名天行时气。又名时行温病。其候头痛身重。壮热体疼。与伤寒相似。但临
时看其脉与其证。属何经受病。随经而分别之。以为治也。以上三病。通以伤寒为治。邪在外者。解之汗之。邪
在内者。温之下之。当随证按法而行之。钱乙言伤寒男体重面黄。女喘急面赤。各憎寒。口中气热。呵欠顿闷项
急。此乃不分伤风伤寒而概言之也。况伤风伤寒。证候传变多端。自有专经可凭。孙真人云。治小儿与大人无
异。惟减用汤剂极少耳。更有伤风寒而兼食者。俗呼谓之夹食伤寒也。其候壮热烦渴。鼻塞声重。四肢困倦。眼
黄腹中胀痛。涎唾呕逆。或呵欠顿闷。治者不先攻所伤。但先解表。候
表解然后下之。则病与食自然去也。若罔顾其表。便以药攻之。多致结痞
也。又有因失饥而食寒饮冷。伤于脾胃。而中风寒。其候胸膈不快。腹胀而痛。面色唇口皆青。手足逆冷。脉沉
细者。此寒伤于脾。病属太阴。庸工不识。以为胸膈不快。妄用针灸。或便投 药。则胸膈愈不快而吐利。只一
两日间。便致危殆。此不明之误。非其治也。所谓伤寒。本经药证甚多。难以具述。今采其小儿常所患者之方。
及有所兼见之证。略为条叙。伤风寒手足冷。身热。面赤头痛者。此脾怯也。
宜先和脾。然后发散。伤风寒自利者。脾虚也。宜先补脾。然后发散。未瘥者先调顺其中。有下证者微下之。有
惊者退之。
伤风寒腹胀而喘者。脾虚也。宜先补脾。去胀定喘。候喘定。然后发散。
伤风寒得下后。大势已退。而余热未解者。是下之太过。胃虚而热乘之故也。胃中虚热者。饮水无多。当生
胃中津液。津液得生。则热与渴皆止矣。(以上钱乙论。其治方本集载之)
伤风寒其热在外者为表病。若未入于里而下之太早。里虚气逆。热结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