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2-儿科

9-婴童类萃-第27页



正在加载语音引擎...

者生;身热脉浮大者死;舌黑汗出者死。

感应丸
治一切食积,下痢赤白,肚腹 痛,里急后重,不拘男妇,此药乃斩关夺营之将,定祸乱而致太平,

真有起死回生之功,用之得宜神效。
茅术(一两五钱,炒) 浓朴(一两,姜制) 陈皮(一两二钱) 甘草(五钱) 干姜(五钱) 百草霜(三钱)
巴豆(五钱,制)
制巴豆法∶如用,先于三月之前,去壳,取仁,去枯油者不用。研细,用纸包裹.压去油。再研,再压。仍置泥地,
任其上梅,去毒,方可合药,否则伤人。为末,次人百草霜、巴豆,HT 细和匀。面糊为丸,麻子大,周岁十二三丸,大 人四五十丸。
小儿七八朝,恶露内蓄,腹胀不乳。黄连甘草汤服六七丸,甚效。

脾积丸
治脏腑一切寒食积聚。

三棱(一两,醋炒) 蓬术(一两,醋炒) 青皮(一两,醋炒) 良姜(醋炒) 木香(各五钱) 丁香(三钱)
皂荚(三条,烧灰) 巴豆(五钱,制) 百草霜(三钱)
为末,面糊为丸,麻子大,姜汤量大小服。

导滞汤
痢疾初起,必下,此方视大小承气最稳当。

黄芩(酒炒) 黄连(姜汁炒) 当归 赤芍(炒) 枳壳(麸炒) 槟榔(各一钱) 木香(五分) 大黄(小 者二三钱,大人六钱,酒摆过,晒干候用)
水钟半,煎三滚,入大黄再煎一滚,置水中候冷,再上火顿热服。渣再煎服效。

加味胃苓汤
内伤生冷之食,外感暑湿之气,肚腹 痛,里急后重,一切痢疾泄泻,脾胃不和,并效。

猪苓 泽泻 白术 茯苓 苍术(炒) 浓朴(制) 陈皮(各一钱) 甘草(五分) 枳壳 槟榔 黄连 姜汁 (炒) 黄芩(七分) 木香 官桂(各三分)
生姜三片,枣一枚,水煎。夏月加香薷、扁豆,去官桂;腹痛甚加生姜、雨茶;久泻加诃子、肉果;久痢加乌梅、
粟壳,便血加槐花、荆芥、当归;小便不利加木通、滑石;口渴加干葛、麦冬、五味,去桂。

调中汤
治症同前。

黄连(姜汁炒) 黄芩(酒炒。各一钱五分) 当归(一钱) 白芍(酒炒) 槟榔(各八分) 水香(三分)
生姜五片,雨茶一撮,水煎。
加味调中汤,有苍术、白术、滑石、生地。

胃风汤
治风冷乘虚客于肠胃,腹痛肠鸣,水谷不化,下注豆汁,或下瘀血。

人参 白术 当归 川芎 茯苓 芍药 羌活 防风(各等分) 官桂(少)
粟米一撮,水煎。

神效散
下痢赤白,里急后重,肚腹 痛,不拘新久,并效。

苍术(一钱) 浓朴 陈皮(各七分) 甘草(五分) 当归 川芎(各七分) 黄连(一钱五分) 枳壳 升麻 (各六分) 木香(三分) 白芍(一钱) 人参(五分)
乌梅一个,黑枣二枚,水煎。

真人养脏汤
治冷热不调,下痢赤白,脐腹搅痛,里急后重,泻痢已久。

人参 白术(炒) 当归 芍药(炒) 诃子 肉蔻(煨) 甘草 粟壳(蜜炒。各八分) 肉桂 木香(各三分)
生姜三片,水煎。手足厥冷加附子。

解毒香薷饮
治暑毒,下痢纯血,身热口渴,心烦面赤,脐腹 痛,里急后重,小便赤涩。

黄芩 黄连 黄柏(各一钱) 香薷(二钱) 浓朴 扁豆(炒研。各八分)
水煎服。大人酒毒便血,加当归 阿胶(蛤粉炒。各一钱)

三黄熟艾汤
本方加祁艾(一钱醋炒)


生熟饮
治痢日久,肚腹绞痛,里急后重,日夜无度。

粟壳(四个) 陈皮(二片) 甘草(一寸,两破) 乌梅(二个) 黑枣(二个) 生姜(二片) 木香(一钱,
分二块) 诃子(二个) 黑豆(六十粒) 黄 (二寸) 白术(二块) 当归(二寸,两破)
俱要半生半熟,不用锉碎,水二碗,煎一碗,徐徐服。此方按君臣佐使,调阴阳,和脾胃,顺益三焦,安调五脏。
日久泄痢,无不神效,不可忽之。

五圣散
治一切泻痢日久,诸药不效,恹恹欲绝,可转危就安。

乌梅(七个,捶碎) 黑枣(七个,捣) 粟壳(七个,蜜炙) 甘草(七寸,炙) 莲肉(七粒,捣)
生姜七片,雨茶七分,水煎,露一宿。天明顿温,徐徐服。酒煎尤妙。小儿分二日服。

香连丸
治一切泻痢,肚腹不和,胸膈痞闷,气痛,并效。

黄连(净,一斤,吴茱萸四两,同炒) 肉豆蔻(二两,面煨) 木香(二两) 茅术(六两,炒) 浓朴(三两,
姜汁炒) 陈皮(四两) 甘草(一两五钱)
为末,醋糊为丸,量大小,米汤、醋汤,随意服。

惊粟丸
治症同前。未经行过不可用。

粟壳(四而,醋炒) 青皮 陈皮 当归 诃子 白芍(各二两) 甘草 木香 干姜(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