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2-儿科

8-婴童百问-第25页



正在加载语音引擎...

而复结癖于中脘,
寒热不已,有是疾者以此。小儿脏腑和平,荣卫调畅,则津液自然流通,纵使多饮水浆,不能为病;惟失哺失调,三焦 关格,以致水饮停滞,肠胃不能宣通,如冷气搏之,则结聚而成癖。轻者用积滞木香丸,重者用取癖丸。仲阳云∶腹中 有癖不食,但饮乳是也,当渐用白饼子下之,如不早治,则不能食,脾胃虚弱,四肢不举,诸邪遂生,羸瘦而成疳矣。

木香丸
治吐乳、泻乳,其气酸臭,由啼叫不已,以乳与儿,停滞不化,是为乳积。肚硬热渴吐泻,由饮食无 度,过饱即睡,是为食积。腹痛啼叫,利如蟹渤,由触忤其气,荣卫不和,淹延日久,是为气积。疟后肚内结癖成块。

木香(二钱) 莪术(二钱) 砂仁(二钱) 青皮(去瓤、二钱) 朱砂(研细、二钱) 代赭石(二钱) 大 丁香(二钱) 巴豆(去油、一钱)
上为细末和匀,飞白面糊和丸麻子大,每服二三丸,乳伤乳汁下,食伤米饮下。

取癖丸
治小儿癖块大痛,用之如应。

甘遂(微炒、二钱) 芫花(微炒、二钱) 黑牵牛(半炒半生、磨筛取末、二钱) 辣桂(二钱) 莪术(二钱)
青皮(去瓤、二钱) 木香(二钱) 桃仁(炒、二钱) 五灵脂(二钱) 巴豆(去油、一钱)
上为末,研和十分细嫩,飞白面糊丸麻子大,每服一二丸,姜蜜煎汤灌下,泄后冷粥补,仍和胃。

挨癖丸
治乳癖、谷症、腹中块痛。

青皮(去瓤、三钱) 木香(三钱) 莪术(三钱) 生地黄(三钱) 代赭石(火 醋淬、研极细末、三钱) 巴 豆(压去油尽,一钱)
上为细末,醋面糊丸麻子大,每服二丸,食后擦姜泡汤下。
【目录】卷之五【篇名】痞结第四十七问属性:痞者塞也,结者实也,热气蕴于胸膈之间,留饮聚于腹胁之内,于是荣卫不能流行,脏腑不能宣通,由胀满而致痞 结,势使然耳,此实热之症也,时或发为壮热,圣惠甘遂散主之。此药治小儿痞结,虽服汤药时,暂得利而滞实不去,
心下坚胀,按之即啼,内有伏热诸候,并成此疾,宜疏利大便,破结散气,后宜常服进食丸。

圣惠甘遂破结散
治小儿心胸痞结,蕴聚痰水。

甘遂(面裹、煨令黄色、二钱半) 青皮(半两) 黄芩(半两) 川大黄(煨、半两)
上为粗末,每服一钱,水一盏,煎至六分,去滓温和服,量大小加减,得通利则止,后以冷粥补之。

进食丸
治乳食不消,心腹胀满,壮热喘粗,呕吐痰逆,腹鸣泄泻,米谷不化,或下痢赤白,腹痛后重,及食 症、乳癖、 气、痞结并皆治之,小儿胸膈热实,腹内有留饮,致令荣卫痞塞,脏腑之气不得宣通,其病腹内气结胀满 或壮热,凡有此疾,当疏利大便,破结散气,宜常服之。

巴豆霜(一钱) 朱砂(五钱) 枳壳(炒、五钱) 当归(米泔浸一宿、炒) 代赭石( 、醋淬七次、各三钱)
木香(五钱) 麝(少许)
上为末,面糊为丸如麻子大,一岁儿一丸,温米饮下,更量虚实加减,食后服,治食积发热羸瘦,肚大青筋,疳积 肚疼哺露。
【目录】卷之五【篇名】积痛第四十八问属性:仲阳云∶积痛口中气温,面色黄白,目无精光,或白睛多及多睡、畏食,或大便酸臭者,当磨积而痛自除,宜消积 丸,甚者白饼子下之。后胃气不和,用白术散、小沉香丸、感应丸治之。又有食积肚痛,有热者,芍药甘草汤加干葛。
吐者,加半夏、生姜,或加枳实亦效。

消积丸
见第四十九问下积丸。


白饼子
见第十四问。


钱氏白术散
治泻渴兼吐泻。

人参(二钱半) 白茯苓(半两) 白术(半两) 藿香叶(半两) 木香(二钱) 甘草(一钱) 干葛(半两、
渴者、加一两)
上锉散,水煎,发热甚渴者去木香,肚痛加白芍药。

小沉香丸
和中顺气,嗜食消痰。

砂仁(煨、四钱) 莪术(煨、四钱) 香附(炒、一两) 甘草(炙、一两半) 沉香(六钱) 甘松(三两六 钱) 益智(炒、一两半) 舶上丁香皮(二两四钱)
上为细末,汤浸蒸饼,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或四十丸,食后温生姜汤下,或嚼破更妙。

芍药甘草汤
治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烦数,微恶寒,脚挛急。拘疼,及治肚腹胸胁大痛。

白芍药(炒一两) 甘草(一两)
上锉散,每服三钱,水二盏,煎至八分,不拘时服。又见四十四问。
【目录】卷之五【篇名】积滞第四十九问属性:小儿有积滞,面目黄肿,肚热胀痛,复睡多困,酷啼不食,或大肠闭涩,小便如油,或便利无禁,粪白酸臭,此皆 积滞也。然有乳积、食积,须当明辨之。吐乳、泻乳,其气酸臭,此由啼叫未已,便用乳儿,停滞不化而得之,是为乳 积。肚硬带热,渴泻或呕,此由饮食无度,多餐过饱,饱后即睡得之,是为食积。腹痛啼叫,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