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此症也,当用圣惠龟背丸治之。圣惠论龟背者,小儿初生,未满半周,强令早坐,遂使客风吹脊,故令背高如龟之状
也。有灸法可疗,当灸第三椎骨下两傍各一寸半肺 穴,又第五椎骨下两傍二寸半心 穴,又第七椎骨下两傍各一寸半
膈俞穴。以小儿中指节为一寸,艾炷如小麦大,但三、五壮而止。又有鹤膝证,小儿禀受不足,血气不充,故肌肉瘦薄,
骨节呈露如鹤之膝,抑亦肾虚而得之,钱氏地黄丸加鹿茸以补肾气。又有行迟之症,乃血气不充、则髓不满骨,故软弱
而不能行,抑亦肝肾俱虚而得之,肝主筋,筋弱而不能束也,地黄丸加牛膝、五加皮及酒炙鹿茸,又有五加皮散治之,
又治龟胸,有龟胸丸以散其热,松蕊丹、百合丹治龟胸、龟背尤佳。
\x龟胸丸\x 治小儿龟胸、龟背,缘肺热气胀满而渐成此疾。乳母多食辛辣之物,亦能成此症。
大黄(煨、一钱) 天门冬(去心) 百合 杏仁(去皮尖、炒) 木通(去节) 枳壳(麸炒) 桑白皮(蜜炙)
甜葶苈(炒) 朴硝(各五钱)
上为细末,炼蜜丸如芡实大,每用一丸,温汤化服食后。
\x枳壳防风丸\x
枳壳(麸炒) 防风(去芦) 独活(去芦) 大黄(煨) 前胡(去芦) 当归 麻黄(去节、各一钱)
上为细末,面糊丸如黍米大,每服十丸,米饮食后服。
<目录>卷之五
<篇名>腹痛第四十四问
属性:夫腹痛者,多因邪正交攻,与脏气相击而作也。挟热而痛者,必面赤或壮热四肢烦,手足心热见之。挟冷而痛者,
必面色或白或青,手足冷者见之。冷甚而变症,则面黯唇口俱黑,爪甲皆青矣。热症四顺清凉饮加青皮、枳壳,冷症七
气汤加辣桂,调苏合香丸,若邪正交攻,冷热不调,桔梗枳壳汤加青皮、陈皮、木香、当归为妙,若内吊等症则钩藤饮,
其余则芍药甘草汤为要药也。实痛有热者,大柴胡汤主之,心腹痛甚有实热者,大承气汤下之,腹痛桂枝加芍药,
痛甚桂枝加大黄也。
\x四顺清凉饮\x 治小儿血脉壅实,脏腑生热,颊赤多渴,五心烦躁,睡卧不安,四肢惊掣,及因乳哺不时,寒温
失度,令儿血气不顺,肠胃不调,小便少,大便涩,或温壮连滞,欲成伏热,或壮热不歇,欲发惊痫。又治风热结核,
头面疮疖,目赤咽痛,疮疹毒,一切壅滞,并宜服之。治挟热泻不止,加木香、大黄。
赤芍药 当归 甘草 大黄(各等分)
上锉散,三岁以上,每服二钱,水一盏,煎至七分,作两服。欲利小便,用赤芍药,虚热加甘草,不利减大黄,冒
风邪,加去节麻黄,中风体强,眼睛上视,加独活,量儿大小虚实加减,微溏利为度,可加荆芥。更四十问内有加味清
凉饮子,可详症通用。
\x七气汤\x 治七气所伤,痰涎结聚,心腹亦痛,不能饮食。
半夏(制、五两) 人参 辣桂(各二两) 甘草(半两)
上锉细,每服三钱,水大盏,姜五片,枣一枚,煎六分,食前服。
\x指迷七气汤\x 治七情相干,阴阳不升降,气道壅滞,攻冲作疼。
青皮 陈皮 桔梗 莪术 辣桂 益智仁(各一两) 香附子(一两半) 甘草 半夏(制、各七钱半)
上锉细,每服三钱,水一盏,姜四片,枣一枚,煎至七分,不拘时服。
\x异香散\x 治小儿诸般吊症,角弓反张,胸高脐凸。
用透明没药一味为末,姜汤调下一钱匕。
\x桔梗枳壳汤\x 治诸气,痞结满闷,腹胁疼痛。
枳壳(炒) 桔梗(各二两) 甘草(半两、炙)
上锉散,每服四钱,水一盏,姜五片,煎至半盏服。
\x钩藤饮\x 见第二十一问。
\x芍药甘草汤\x 治出疹,肚疼腹满,小便不通。
芍药(一两) 甘草(二钱半)
上锉散,每服三钱,水一盏,煎至七分,不拘时服。
\x大柴胡汤\x 治伤寒十余日,邪气结在里,往来寒热,大便秘涩。腹满胀痛谵语,心中痞硬,饮食不下,或不大
便五六日,绕脐刺痛,时发烦躁。及汗后如疟,日晚发热,兼脏腑实,脉有力者可服。
柴胡(去芦、八钱) 黄芩 赤芍药(各三钱) 枳实(去瓤、麸炒一钱) 半夏(汤泡七次、切片焙干、一钱半)
上锉散,姜三片,枣二枚,水一盏,煎七分,加减服之。欲下加大黄半两。
\x桂枝加芍药汤\x 见第五十三问。
\x大承气汤\x 见第二十九问。
\x桂枝加大黄汤\x 见第五十三问。
<目录>卷之五
<篇名>腹胀第四十五问
属性:腹胀有虚有实,皆由脾胃气攻所作也。实者闷乱喘满,可下之,紫霜丸、白饼子。其不喘者,虚也,不可下,若误
下,致脾虚气上附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