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异。每见庸
医。一遇发热。动皆表散。殊不知病有微甚。热有虚实。虽同一发热。而治法殊途。攻补迥
。业幼科者。于临症之际。务宜细心体认。必先问其病之新久。曾未服药。以及一切爱恶
状。然后再察其热之温壮。形之强弱。脉之虚实。色之夭泽。合四者以决之。庶无误人于夭
札也。盖外感为暴病。其发热也骤。必手背热。脉浮。身热无汗。仍须分别虚实以治之。详
见虚实门。若无手背热脉浮身热无汗等症。或发热已久。则非外感证矣。治者审焉。



<目录>表论第三

<篇名>附方

属性:易简参苏饮 感感冒发热头痛。与因痰饮凝积。发而为热。并宜服之。亦治中脘痞闷。
呕逆恶心。小儿室女。尤宜服之。
前胡 人参(如无以好党参代之) 紫苏 干葛 半夏 茯苓(各三分) 枳壳 陈皮 甘草 桔梗 木香(各二
分)
上 咀。每服四钱。水一盏。生姜七片。枣一枚。煎至六分。去渣服。
惺惺散 治小儿伤寒
人参 白术(炒) 茯苓 甘草 北细辛 川芎 桔梗(炒各等分)
上为末。每服二钱。入薄荷五叶。水煎服(一方有防风天花粉。)



<目录>

<篇名>里论第四

属性:凡治小儿里症。亦惟宜忌二字而已。要在辨之明而见之确耳。夫小儿元气无多。脏腑脆
若夫当下而不下。则津液消烂。所谓急下以救胃中津液是也。不当下而下。则里气受伤。邪
反乘虚内陷。其祸更甚。今将宜忌诸形症。辨晰于左。如禀气素实。汗不解。发热谵语。舌
苔黄浓。渴而引饮。大便秘。小便赤。腹满拒按。手足心热。脉沉而实此为阳邪入里。宜下
之。虽二三日。若见上项诸症。亦宜下之。如调胃承气汤。四顺清凉饮之类。少少与之。贵
在与
病相值。恐多下亡阴也。不可拘于庸医下不厌迟之说。谬称稳当。必待至七日之后始下也。
如太阳证。表未罢。脉浮大恶寒者。此邪在表。虽十余日。亦不宜下。呕多者不可下。太阳
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恶水者。不可下。禀赋虚者。不可下。逆厥者。不可下。
仲景先生云。日数虽多。但有表证而脉浮者。犹宜发汗。日数虽少。若有里证而脉沉者。即

下之。此不可不知也。此外有因气虚阳脱而谵语者。乃大虚之症。当用参附之剂。不得认为
实症。而误下之也。慎之慎之。至于伤食停积。小儿虽间亦有之。然皆必由脾虚不运而致。
经所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者是矣。每见庸医肆行克伐。或遇表证。亦云有里。以致小儿外
邪未解。里气已伤。往往变症蜂起而不可救。受此害者。不知凡几。殊堪痛恨。曾不知下者
。下其邪耳。非饮食积滞之谓也。世人阴受此害者比比矣。故特表而出之。兼详实论。



<目录>里论第四

<篇名>附方

属性:调胃承气汤 治太阳阳明。不恶寒。反恶热。大便秘结。日晡潮热。(凡阳明病有二证在经者当解肌。入腑者当攻下。)
大黄 芒硝 甘草(各等分)。
上 咀。每用一二钱。量儿大小。水煎消息服之。
四顺清凉饮 治大人小儿血脉壅实。脏腑生热。面赤烦渴。睡卧不宁。大便秘结。
大黄 当归 芍药 甘草(各等分)
上 咀。量儿大小。每服一二钱。水煎服。



<目录>

<篇名>寒论第五

属性:小儿属寒之症。有外感。有内伤。有症变虚寒。三者不同。治法各异。假如内伤。必由
脾土虚寒。或禀赋不足。或将护失宜。或乳哺不节。以致食不运化。
而见清冷吐泻者。但察其面色萎黄。肢凉神倦。脉沉无力。安静不渴。此属阳虚生寒。
宜五君子煎。理中汤主之。抑或能食之儿。过餐生冷。而见上项诸症者。亦理中汤主之。至若
症变虚寒。则由元气素虚。五脏亏损。或因寒凉克伐。阳气受伤。而见面青唇黯。吐泻手足
并冷者。此属脾土虚寒。干姜理中汤主之。若面色 白。吐泻腹痛。口鼻气冷者。属寒水侮
土。益黄散主之。若更兼吃逆。手足指冷。用六君子汤加炮姜肉桂。如不应。急加附子。其
次。或以病后。或以吐泻。或以误用药饵。或受风寒。而致气微神缓。昏睡露睛。痰鸣气促
。惊跳搐搦。如俗所谓慢惊者。此属脾肾虚寒之候。宜温补之。详见辨惊风之误论。再其
次。则脾肾虚寒之甚。以致吐泻不止者。宜附子理阴煎。或六味回阳饮。量儿大小与之
。若但泄泻不止者。宜胃关煎主之。
第吐泻之症。亦间有属热者。但当以手足寒温脉象迟数。面色青赤。渴与
不渴为辨。至如外感寒邪。则其病在表。宜详表论。兹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