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之穿,湿席之卧,澡浴衣履之不干,无一非人自取之地。经
曰∶诸湿胀满,皆属于脾。是治湿固当以理脾为先着,然湿因于寒为寒湿,因于热为热湿,因于风为风湿,因于
燥为燥湿,是湿又当视其所因而通变之。治湿之法∶湿在上宜散,湿在中宜燥,湿在下宜清,然此亦守经之法。
施于小儿,又当大而变之之谓化,化而不可知之之谓神,法虽不能尽详,爰照一隅之举,为伤湿病。



<目录>卷四\伤湿门

<篇名>湿热证

属性:小儿腹中有热,而又外冒雨露而发,为湿热证。初起发热头痛,多烦渴,小便赤涩,大便秘结,古法主柴苓汤
(如人参、柴
胡、黄芩、半夏、白术、猪苓、泽泻、茯苓、上青桂、炙甘草,引用生姜、大枣),水煎热服。
〔真按〕小儿内有伏热,外感湿邪,如肌表热无汗,只须宜通上焦,则病可解。方用薄荷尖五分,连翘壳
钱半,淡竹叶一钱,苦杏仁二钱,生薏米一钱,六一散三钱,灯芯六分为引。
如小儿元气壮实,大便多日秘结不通者,加生锦纹三分。



<目录>卷四\伤湿门

<篇名>寒湿证

属性:小儿因喜弄冷水,坐卧湿地而发为寒湿证,初起头痛身重,寒热往来。古法主胃苓汤(如漂白术、炒白术、
川朴、陈皮、茯苓、猪苓、泽泻、炙甘草、上青桂,引用生姜)。
〔真按〕小儿因受外面寒湿,二术过于呆滞,上桂过于刚猛,与童体初剂皆不相宜。但用冬桑叶一钱,赤
茯苓二钱,广橘红钱半,炒白术钱半,炙甘草五分,引用生姜皮三分。



<目录>卷四\伤湿门

<篇名>附例

属性:小儿因伤寒湿而兼呕吐,照寒湿证方中,加藿香五分,砂仁三分,引亦改用干姜一片。
小儿因伤寒湿而兼泄泻,照寒湿证方中,去桑叶,加猪苓、泽泻各二钱。小儿因伤寒湿而兼浮肿者,但用大
腹皮、茯苓皮、炙桑皮、广陈皮、生姜皮各八分,炒白术二钱,车前子五分,引用灯芯十茎。
小儿中湿发黄,因坐卧湿地,为雾露阴雨所浸渍而入,又因澡浴为风所闭,郁于肌腠,则发黄。但用茵陈
蒿二钱,漂白术一钱,白茯苓钱半,结猪苓一钱,炙甘草五分,引用生姜一片。
小儿破伤之处,浸入水湿,一时口噤身强直者,但用 牡蛎为粉,敷破伤之口,仍以牡蛎粉一钱,甘草汤调服。



<目录>卷四\伤燥门

<篇名>燥解

属性:燥为肺金之本。以肺为华盖,处于高原,故燥必由肺先受之。燥金受热化以成燥涩,由风能胜湿,热能耗液
而成燥也。燥于外则皮肤皱折,燥于中则精血枯涸,燥于上则咽鼻焦干,燥于下则便尿闭结。经曰∶诸涩枯涸,
干劲皱揭,皆属于燥。谓阳实阴虚,则风热胜于水湿而为燥也。究其实皆肺燥不润,则脾自枯,血自槁,精自竭,
肠自涸,因肺燥而随之俱燥,理宜然也。稚年秋令感伤,又与成人不同,故列伤燥病。



<目录>卷四\伤燥门

<篇名>伤燥潮热

属性:小儿伤燥潮热,日轻夜重,古法主天门冬膏。以生天门冬去心,捣绞取汁,滤去滓,砂锅熬成膏。每次开
水调服一二匙。
〔真按〕因燥潮热,是热不时而起,故谓之潮。但用生玉竹二钱,广桔梗八分,竹叶心八分,生甘草三分,
水煎服,则燥可除。



<目录>卷四\伤燥门

<篇名>伤燥发热

属性:小儿因秋令暴凉,外束躯骸,发热鼻干,烦躁不宁。古法主防风通圣散(如防风、川芎、当归、白芍等十八味)。
〔真按〕前方断不可服,但用苏梗五分,桑叶钱半,前胡三分,忍冬藤一钱,浙贝母钱半,桔梗五分,杏
仁钱半,鲜生地一钱,水煎服。



<目录>卷四\伤燥门

<篇名>附例

属性:小儿因感受燥邪,咳嗽痰粘难吐,此因火烁肺金而然也。但
用琼玉膏,每次开水调服一二匙,连服数次即愈。
小儿伤燥皮肤折裂,爪甲干枯,搔之屑起血出,痛楚难堪,但用天麦二冬各钱半,生熟二地各一钱,栝蒌仁
钱半,淡黄芩五分,水煎服。外以白蜜膏频擦之。
小儿伤燥,大便闭结,日久不通者,但用玄明粉二钱,白蜜半两,开水冲服即通。



<目录>卷四\火热门

<篇名>火热解

属性:人身有二火,一曰君火,犹人火也,二曰相火,犹龙火也。小儿平素有火,加以寒郁,而热成矣。若脏气素
阴,则寒虽入而热不生。在初惟见无热恶寒,至夜方见热作。且有平素无热,因于火虚而热上浮,其症有似于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