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炙。各二钱半) 全蝎(炒) 僵蚕(各半两,炒) 牛 黄 一方有胆南星,无麝香。上为末,炼蜜丸,桐子大。每服一二丸,薄荷汤下。
\x麻黄汤\x 治太阳症,头疼发热,身头恶风,无汗喘满,脉浮紧,八九日不解,当发汗,汗已 烦闷瞑目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
甘草(半两) 麻黄(去节,一两半) 桂枝(一两) 杏仁(去皮,三十五个)
上每服三钱,水煎。
\x柴胡石膏汤\x 治时行瘟疫,壮热恶风,头痛体疼鼻塞,心胸烦满,寒热往来,咳嗽涕唾稠粘 。
桑白皮 黄芩(各三钱半) 升麻(二钱半) 石膏 前胡 赤芍药 干葛 柴胡(各五钱) 荆芥穗(三 钱)
上为末,每服一二钱,姜二片,淡豉十粒,水煎。
\x葶苈丸\x 治脾热熏肺,或伤风咳嗽,面赤痰盛,身热喘促。
葶苈子(隔纸略炒) 防己 黑牵牛(略炒) 杏仁(去皮尖双仁,麸炒捣膏,一两)
上为末,研入杏膏拌匀,取蒸枣肉捣和丸,麻子大。每服五七丸,淡姜汤下,量儿加减。
\x黄芩半夏生姜汤\x 治胆腑咳呕苦水若胆汁。
黄芩 生姜(各一钱) 甘草(炙) 芍药(各六分) 大枣(二个) 半夏(一钱五分)
上水煎服。
\x甘橘汤\x 治心脏咳,咳而喉中如梗状,甚则咽肿喉痹。
粉草(一钱) 苦梗(一钱)
上水煎,食后服。
\x芍药甘草汤\x 治小肠腑咳,咳而失气。
芍药 甘草(炙。各一钱)
上水煎服。
\x升麻汤\x 治脾脏咳,咳而右胁下痛,痛引肩背,甚则不可以动,动则咳涎。(方见伤寒)
\x乌梅丸\x 治胃腑咳,咳而呕,呕甚则长虫出。
乌梅(三十个) 细辛 附子(掣) 桂枝 人参 黄柏(各六钱) 干姜 黄连(各一两) 当归 蜀椒(各 四两)
上为末,用酒浸乌梅一宿,去核蒸之,与米饭捣和丸,桐子大。每服十丸,白汤下。
\x赤石脂禹余粮汤\x 治大肠咳,咳而遗屎。
赤石脂 禹余粮(各二两,并打碎)
上每服二钱,水煎。
\x麻黄附子细辛汤\x 治肾脏咳,咳则腰背相引而痛,甚则咳涎。又治寒邪犯齿,致脑齿痛,宜 急用之,缓则不救。
麻黄 细辛(各二钱) 附子(一钱)
上每服一钱,水煎。
\x茯苓甘草汤\x 治膀胱咳,咳而遗溺。
茯苓(二钱) 桂枝(二钱半) 生姜(五大片)
上每服二钱,水煎。
\x牛黄清心丸\x(方见急惊)
\x泻白散\x(方见肺脏)
\x二陈丸\x(方见吐哕)
\x补中益气汤\x(方见虚羸)
\x小柴胡汤\x(方见痉症)
\x桔梗汤\x(方见肺痈)
\x四君子汤\x \x六君子汤\x \x清胃散\x \x异功散\x(四方并见内钓)
\x地黄丸\x(方见肾脏)
\x五苓散\x(方见五淋)
\x人参平肺散\x(方见夜啼)
\x白饼子\x(方见发搐)
<目录>卷六<篇名>百内嗽属性:百 内嗽者名乳嗽,甚难调理,当审其虚实。若气粗痰盛,口疮眼热,先用比金丸。呕吐惊 悸,困倦自汗,用补肺散。惊嗽用琥珀散。乳嗽用天麻丸。若脾胃内热,用抱龙丸。风邪外 感者,用惺惺散。痰热既去,而气粗痰盛,或流涎者,脾肺气虚也,用异功散加桔梗。口疮 眼热,大便坚实者,用三黄丸;大便不实者,用白术散。若呕吐不乳,困倦自汗,或自利腹 胀者,脾胃气虚也,用六君子加柴胡。若惊悸困倦,痰盛不乳者,心脾血虚也,用四君子加 芎、归、酸枣仁。或因乳母食五辛浓味,致儿为患者,仍参喘嗽诸症。
治验 一小儿外感风邪,服表散之剂,汗出作喘,此邪气去而脾肺虚也,用异功散而汗喘止,再剂 而乳食进。
一小儿咳嗽,服抱龙丸,反吐泻不乳,腹胀发热,用六君子汤,母子并服而瘥。后因母饮酒 仍嗽,用清胃散加曲 ,母服而子亦愈。
一小儿患嗽。或用清痰等药,反吐乳,发搐热搦腹胀,此脾胃复伤,而内虚热也。用异功散 加钩藤钩渐愈。又用前药加当归而安。
一小儿患咳嗽,服牛黄清心丸,加喘促腹胀,此脾肺气虚也,用六君子汤顿愈。
补肺散(一名阿胶散) 治肺虚恶心喘急,久患咳嗽有痰。
阿胶(一两半,炒) 鼠粘子(炒) 马兜铃(各半两) 杏仁(七粒) 糯米(一两) 甘草(三分)
上每服一钱,水煎服。
\x天麻丸\x 治未满百 ,咳嗽不止。
天麻 蝉蜕 白僵蚕(炒) 人参 川芎 甘草 辰砂 天竺黄(各三钱) 牛胆南星 白附子 砒 雄黄(各一钱) 金箔(五片) 硼砂(五分)
上为末,蜜丸,芡实大,金箔为衣。每服一丸,用薄荷汤下。
愚按∶前方乃金石大毒之剂,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