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2-儿科

1-保婴撮要-第134页



正在加载语音引擎...

r>
本事内消散
治打扑伤损,及一切痈肿未破。

生地黄(研如泥) 木香(各等分)
上以地黄膏,随肿大小摊纸上,掺木香一层。又根据前摊地黄贴肿上三五度,即愈。
治金疮出血不止,以五倍子为末,干贴即止,神效。

又方
用锻石、韭菜、石榴、寄奴、五倍之类,乃涩滞收敛止血之剂。气血未耗,内无火者,用亦有效。若血 虚内热,宜犀角地黄汤之类。凡金疮出血不止,素怯弱者,当补气。素有热者,当清血。有怒气者,当平肝。烦热作渴,

昏愦不宁者,当补脾气。筋挛搐搦者,当养肝血,不应,用地黄丸以滋肾水,自愈。
治针入肉不出 用腊蝼蛄捶烂涂上。或硫黄中末以纸覆之,觉痒时其针即出。用双杏仁捣烂,以车脂调敷,以纸贴 之,二日一换三五次。或鸟翎三五枚,炙焦为末,醋调涂之。或用白梅入水研烂调象牙末敷之。或以象牙和敷之,其 针皆即出。
治鱼刺入肉 嚼吴茱萸封之,自烂出。
丹溪治破伤风、血凝心、针入肉游走三症 用生寒水石为末调涂之,其痛立止。

补中益气汤
治跌扑等症,损伤元气,或过用克伐,恶寒发热,肢体倦怠;或溃后血气虚弱,不能生肌收敛;

或兼饮食劳倦,头痛身热,烦躁作渴,脉洪大弦虚或微细濡弱,自汗,饮食少思,疮疡气血损之圣药也。(方见肌肉不生)

神应葱熨法
治跌扑伤损肿痛。用葱头细切杵烂炒热敷患处,如冷易之再熨,肿痛即止,其效如神。


二味参苏饮
治出血过多,瘀血入肺,面黑喘促。

人参(一两) 苏木(二两)
上每服五钱,水煎服。

桃仁承气汤
(加当归即归承汤) 治伤损血滞作痛,或发热发狂等症。

桃仁(研) 芒硝 甘草(炙,各一钱) 大黄(酒蒸二钱)
上作二剂,水煎,更量虚实用之。

复元活血汤
治从高坠下,恶血流于胁肋,疼痛不已。

柴胡(五钱) 当归(三钱) 甘草(二钱) 穿山甲 大黄(酒浸,一两) 桃仁(去皮尖五十个研烂) 红花 (一钱) 栝蒌仁(二钱)
上每服二三钱,水酒煎五分热服,以利为度。利后痛或不止,服乳香神应散。

消毒定痛散
治跌扑肿痛。

无名异(炒) 木耳(炒) 大黄(炒。各五分)
上为末蜜水调涂,如内有瘀血,砭去敷之腐处,更用当归膏,敷之尤好。

药蛆方
治伤损成疮,溃烂成蛆,用皂矾 过为末,干掺其内,蛆即死。


参 内补散
人参 黄 当归 白术(各一钱) 白芷 防风(四分) 川芎(六分) 肉桂 甘草(炒。各五分)

上水煎,作二三服。

八珍汤
(方见发热不止)


十全大补汤
(方见便痈)


葱熨法
(方见流注)


四物汤
(方见胁痈)


六君子汤

四君子汤
(二方见腹痈)


柴胡栀子散

小柴胡汤
(二方见胁痈)


逍遥散
(方见发热不止)


地黄丸
(方见作渴不止)


托里散
(方见热毒疮疡)


五味异功散
(方见用败毒之药)

【目录】卷十六【篇名】漆疮属性:夫漆属木,木生火而能克土,惟脾虚之人多染之。若遍身浮肿或呕吐者,用小柴胡汤加白术、陈皮、茯苓。若遍身 或面目作痒者,用前胡汤加连翘、山栀。若脓水淋漓,或痒或痛者,用柴胡山栀散。若呕吐不食,或泄泻腹满者,用四 君、升麻。其外治之法,当用铁锈末调搽,或蟹黄涂之;或用麻油,或浸芒硝淋塌患处;或矾石末、紫苏末擦之;或人 乳汁HT 之,或无名异末水调敷;或用好花椒煎汤洗之;或生姜汁敷之;或干荷叶浓煎汤洗之,并效。
【目录】卷十六【篇名】风犬伤(附蛇虫痛伤)
属性:《丹溪衍义》云∶犬属阳其性热。大抵热极生风,风热相搏,则为颠狂惊骇之状,此物理之自然者。今人治风犬咬 伤,反以巴豆、斑蝥等燥热之剂泻毒,从小便出,如犬之形状,殊不知以热济热,血被伤而然,非犬之毒也,切宜慎之。
余见吴中凡被犬伤或出血发热者,辄服斑蝥、巴豆等药,或至发搐切牙,即以为毒甚,服之益坚,遂至殒丧。殊不知凡 被伤受惊之症,皆肝经所主,肝属木,木生火,火生风,故发搐切牙之疾,被犬惊伤所致为多,不必风犬为然也。若为 风邪所袭,牙关紧急,腰背反张,宜用定风散,童便调服;更以漱口水洗净伤处搽之。若出血不止,用灯草贴之。其有 他症,从破伤风法治。丹溪之戒,不可不知。若真为 犬所伤,则巴豆、斑蝥之药,亦当暂用。盖以毒攻毒,理势自然,
毒既内中,非此不去,但病去即止,便与调补,可保无虞,不宜确服耳。大凡 犬之状,必吐舌流涎,尾垂眼赤,诚为 易辨,其被伤病甚之时,必作犬吠,亦自不同,不可一概施治也。
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