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为末,每服一字,竹沥调下。
\x瓜蒂散\x 治脐风撮口。
瓜蒂(七个) 赤小豆 秫米(各七粒)
上为末,用一豆许,吹两鼻内令出黄水,更调服吐黄水即瘥。
\x大连翘汤\x 治胎热脐风,小便不通,及诸般疮毒。
连翘 瞿麦 荆芥 木通 赤芍药 当归 防风 柴胡 滑石 蝉壳 甘草(炒。各一钱) 山
栀子 黄芩(各五分)
上为末,每服二钱,加紫草水煎,热甚加大黄,更详症加减。
\x安脐散\x
羚羊角(一钱,略炒) 乱发(一团烧令存性) 蜈蚣(一条,赤足者炙)
上为末,断脐后即敷之,以绢帕紧束,恐犯风也。



<目录>卷一

<篇名>脉法

属性:钱仲阳云∶小儿之脉,气不和则弦急,伤食则沉缓,虚惊则促,急风则浮,冷则沉细,脉乱
者不治。《水镜诀》云∶阴阳运合,男女成形,已分九窍四肢,乃生五脏六腑,部分既别,
逆顺难明。若凭寸口之浮沉,必乃横亡于孩子,须明虎口辨别三关消详,用药始无差误。未
至三岁,看虎口食指,第一节名风关脉,初见易治;第二节名气关脉,见病深难治;第三节
名命关脉,见死不治。三关青是四足惊,赤是水惊,黑是人惊,紫色泻利,黄色雷惊,三关
通度是极惊之症,必死。或青或红,有纹如线一直者,是乳食伤脾,必发惊热。左右一样者
,是惊与积齐发。有三条,或散,是肺生风痰,或似 声。有赤是伤寒及嗽。如红火是泻
,红黑相兼主下痢,青多白痢,红多赤痢。紫色相兼加渴,虎口脉纹乱,主胃气不和。青是
惊与积,青黑发慢惊,脉入掌乃内钓。指纹曲里风盛,弯外食积,此论三岁以上之法。若三
岁以下,更用一指按高骨,乃分三关,定其息数呼吸,八至为平脉,九至不安,十至危困。
浮主风。沉迟主虚冷。实主有热。紧主癫痫。洪主热盛。沉缓主虚泻。微迟有积有虫。迟涩
主胃脘不和。沉主乳食难化。沉细主乳食停滞。紧弦主腹中热痛。牢实主大便秘。沉而数者
骨中有热。弦长是肝膈有风。紧数乃惊风为患,四肢掣颤。浮洪乃胃口有热。沉紧主腹痛有
寒。虚濡者有气,又主慢惊。芤主大便利血。四岁以下,用一指根据转寻三部以关为准。七八
岁移指少许。九岁次第根据三关部位寻取。十一、十二岁亦同。十四、十五岁根据大方脉部位诊
视。凡看脉先定浮沉迟数、阴阳冷热,沉迟为阴,浮数为阳。更兼看部位,青主惊风,白主
虚泻,赤主痰热,黑色病甚,黄主脾疳。以此相按,察病治疗,庶无误矣。又《全幼心鉴》
云∶小儿半岁之际,有病当于额前眉端发际之间,以名、中、食三指曲按之。儿头在左举右
手,在右举左手,食指为上,中指为中,名指为下。三指俱热,主感风邪,鼻塞气粗,发热
咳嗽;若三指俱冷,主外感风寒,内伤饮食,发热吐泻;若食、中二指热,主上热下冷;名
、中二指热,主夹惊之疾;食指热,主胸满食滞,又当参辨脉形主之。
流珠形∶主饮食所伤,内热欲吐,或肠鸣自利,烦躁啼哭,用助胃膏消饮食分阴阳。若食消
而病仍作,用香砂助胃膏以补脾胃。
环珠形∶主脾虚停食,胸膈胀满,烦渴发热,用五味异功散加山楂、枳实,健脾消食,后用
六君子汤调养中气。
长珠形∶主脾伤饮食积滞,肚腹作痛,寒热不食,先用大安丸消其积滞,次以异功散健其脾
来蛇形∶主脾胃湿热,中脘不利,干呕不食,此疳邪内作,先用四味肥儿丸治疳,后用四君
去蛇形∶主脾虚食积,吐泻烦渴,气短喘急,不食困睡,先用六君子汤加枳实,健脾消积,
次以七味白术散调补胃气。
弓反里形∶主感冒寒邪,哽气出气,惊悸倦怠,四肢稍冷,小便赤色,咳嗽吐涎,先用惺惺
散助胃气祛外邪,后以五味异功散加茯神、当归,养心血,助胃气。若外邪既解,而惊悸指
冷,脾气受伤也,宜用七味白术散补之。若闷乱气粗,喘促哽气者,难治,脾虚甚故也。
弓反外形∶主痰热,心神恍惚,夹惊夹食,风痫痰盛,先以天麻防风丸祛外邪,又用五味异
枪形∶主风热生痰发搐,先用抱龙丸,如未应,用牛黄清心丸。若传于脾肺,或过用风痰之
药,而见一切诸症者,专调补脾胃。
鱼骨形∶主惊痰发热,先用抱龙丸治之,如未应,属肝火实热,少用抑青丸以清肝,随用六
味丸以补肝。或发热少食,或痰盛发搐,乃肝木克脾土,用六君子汤加柴胡补脾土以制肝木
水字形∶主惊风,食积胸膈,烦躁顿闷,少食,或夜啼痰盛,口噤搐搦,此脾胃虚弱,饮食
积滞,而木克土也。先用大安丸消导饮食,次以六君、钩藤钩补中清肝。若已服消食化痰等
剂,而病不愈者,用四君、升麻、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