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阳者。太阳为经。三阳脉至手太阴。弦浮而不沉。决以
度察。以心合之。阴阳之论。(此言太阳之气。在表而合于天。在上而应于日。与手太阴少阴之相合也。手太阴者。肺也。
肺主表而主天。心乃君火之阳以应日。太阳之气。生于水中。肺主气而发原于肾。是以三阳脉至于手太阴。则阴阳相合。
皆从阴而枢出于阳也。弦者。枢脉也。浮而不沉者。太阳太阴之主开也。决、判断也。以此而察度之。以心合之。正合
于阴阳之类论。盖太阳主表。肺主皮毛。应天气之包乎地之外。是太阳与手太阴之同类也。太阳之气。坎中之满也。少
阴与太阳。标本相合。故心为阳中之太阳。犹日之随天气而绕地环转。是太阳与手少阴之同类也。故以此察其阴阳。断
其行度。正合于阴阳之论。阴阳类论。论天之道也。)所谓二阳者。阳明也。至手太阴。弦而沉急不鼓。炅至以病皆死。
(此言二阳与手太阴少阴之不相类也。二阳者。阳明也。阳明主阖。至手太阴。弦而沉急不鼓者。太阴之开。反从阳明
之合。不能鼓动而外出也。是以炅至而为阳明太阴之病者皆死。盖太阴之气主开而反沉。是天气之不营运矣。阳明主清
凉之金气。反为炅热所伤。是以二气皆死。乃阴阳类而不相合者也。炅者。日中之火气也。此言阳明之气。不与天气相
合。而亦不与太阳之相合也。)一阳者。少阳也。至手太阴。上连人迎。弦急悬不绝。此少阳之病也。专阴则死。(此言
一阳与手太阴之不相类也。一阳者。少阳也。少阳主枢。枢者。从阴而出于阳。从阳而入于阴。外内出入之无息者也。
如至手太阴。上连人迎。弦急不绝者。少阳惟从太阴之开。而不能枢转复入。此少阳为太阴之所病也。如专于阴而不能
枢出于阳。是少阳之气绝于内矣。闵士先曰。手太阴主气。而上属于天。故止与太阳相合。与肾脏膀胱之水相合。与足
太阴之地气相合。与余气则不相合矣。)三阴者。六经之所主也。交于太阴。伏鼓不浮。上空志心。(三阴者。五脏六经
之所主也。五脏内合五行。五行者。木火土金水。地之阴阳也。太阴者。脾土也。三阴之气。交于太阴。犹六气之归于
地中。燥胜则地干。暑胜则地热。风胜则地动。湿胜则地泥。寒胜则地裂。火胜则地固。故脉伏鼓而不浮。乃六气伏鼓
于地中。而不浮于外。是以上空志心。谓不及于心肾也。莫子瑜曰。先天之气。从水火而化生五行。是六气乃心肾之所
主。因伏鼓于地中。是以上空志心。)二阴至肺。其气归膀胱。外连脾胃。(此言二阴之气。上通于天。下归于泉。中连
于土也。二阴者。少阴也。少阴主水。二阴至肺者。肺肾之相合也。其气归膀胱者。阴阳雌雄之相应也。外连脾胃者。
水津通贯于地中也。上节言太阴之土气。不及于心肾。此言二阴之气。复通贯于地中。盖言少阴之气。与手足太阴。足
太阳阳明之相类也。)一阴独至。经绝气浮。不鼓钩而滑。(一阴者。厥阴也。厥阴为阴中之生阳。是以经绝者。阴脉
之伏于内也。气浮者。生阳之气。浮于外也。不鼓者。厥阴之主阖也。不钩者。厥阴主相火而非心火也。滑者。阴阳经
气。外内出入之相搏也。此承上文而言二阴之气。与肺脏脾胃膀胱相通。是少阴之有类聚也。厥阴乃阴中之少阳。为一
阴之独使。故曰一阴独至。谓一阴之无类聚也。倪仲玉曰。一阴与一阳相合。)此六脉者。乍阴乍阳。交属相并。缪通五
脏。合于阴阳。先至为主。后至为客。(六脉。手足三阴之六脉也。乍阴乍阳者。谓阴中有阳。或阴或阳之交至也。交属
相并。缪通五脏。合于阴阳者。谓六经之气。属阴属阳。交相合并。互通五脏。五脏之气。合于五行之阴阳也。然心肾
二脏。并主少阴。脾肺二脏。并主太阴。肝与包络。并主厥阴。原无手经足经之别。不过以先至为主。后至为客。如心
之阳脉先至。即以心为主而肾为客。肾之阴脉先至。即以肾为主而心为客。乍阴乍阳。或先或后。各有主客之类合也。
前三阳为经节。论阳中有阴。此论阴中有阳。)雷公曰。臣悉尽意。受传经脉。颂得从容之道。以合从容。不知阴阳。不
知雌雄。(言得从容之道。以合于天道。不复知有阴阳雌雄之类论也。)帝曰。三阳为父。二阳为卫。一阳为纪。三阴为
母。二阴为雌。一阴为独使。(此言三阴三阳之外内。而合有雌雄之相类也。三阳为父。太阳之为干也。三阴为母。太阴
之为坤也。二阳为卫。阳明之气。主卫于外也。二阴为雌。少阴之为里也。一阳为纪。少阳为出入游部之纪纲。一阴为
独使。谓厥阴为外内阴阳之独使。此盖言三与三类。二与二类。一与一类。各有内外雌雄之相合也。莫子瑜曰。少阴主
水。故为雌。)二阳一阴。阳明主病。不胜一阴。脉 而动。九窍皆沉。(此承上文而言二阳为卫而主外。又不同厥阴之
主阖也。二阳一阴者。阳明与厥阴之类聚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