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春夏之交。则复气亦衰而复于夏秋之交矣。是胜
虚而虚。后时而至也。此四时之气。前后互交。是以胜复之盛衰。随四时之气交。而或前或后也。故曰。盛衰之用。其
在四维。又曰。谨按四维。斥候皆归。其终可见。其始可知。谓胜复之早晏。皆归于四维之斥候。或早而在于始之前三
十度。或晏而在于终之后三十度也。)帝曰。其脉应皆何如。岐伯曰。差同正法。待时而去也。(此复以脉候而证明气化
之交通。故曰。是谓四塞。谓春夏秋冬之气。不相交通。则天地四时之气。皆闭塞矣。正者。四时之正位也。言脉同四
时之正法。而前后相交。待时而去者。待终三十度而去也。如春之沉。尚属冬之气交。终正月之三十日。而春气始独司
其令也。)脉要曰。春不沉。夏不弦。冬不涩。秋不数。是谓四塞。(春不沉。则冬气不交于春。夏不弦。则春气不交于
夏。秋不数。则夏气不交于秋。冬不涩。则秋气不交于冬。是四时之气。不相交通而闭塞矣。)沉甚曰病。弦甚曰病。涩
甚曰病。数甚曰病。参见曰病。复见曰病。未去而去曰病。去而不去曰病。反者死。故曰气之相守司也。如权衡之不得
相失也。夫阴阳之气。清静则生化治。动则苛疾起。此之谓也。(四时之气。盛于主位之时。而微于始生。衰于交化。是
以甚则病也。参见者。谓春初之沉弦并见。夏初之弦数并见也。复见者。已去而复见也。未去而去者。未及三十度而去
也。去而不去者。已至三十日。应去而不去也。反者。谓四时反见贼害之脉也。故曰。气之相守司也。如权衡之不得相
失也。言四时之气。守于本位。司于气交。犹权衡之不相离也。四时阴阳之气。清静则生化治。生化者。生于前而化于
后也。动者。气之乱也。)帝曰。幽明何如。岐伯曰。两阴交尽。故曰幽。两阳合明。故曰明。幽明之配。寒暑之异也。
(幽明者。阴阳也。两阴交尽。阴之极也。故曰幽。两阳合明。阳之极也。故曰明。阴极则阳生。阳极则阴生。寒往则
暑来。暑往则寒来。故幽明之配。寒暑之异也。此复申明阳之动始于温。盛于暑。阴之动始于清。盛于寒。四时之往来。
总属阴阳寒暑之二气耳。)帝曰。分至如何。岐伯曰。气至之谓至。气分之谓分。至则气同。分则气异。所谓天地之正纪
也。(气至、谓冬夏之二至。气分谓春秋之二分。此承上文以申明彼春之暖。为夏之暑。彼秋之忿。为冬之怒。言二至之
时。总属寒暑阴阳之二气。气分之时。则有温凉之不同也。)帝曰。夫子言春秋气始于前。冬夏气始于后。余已知之矣。
然六气往复。主岁不常也。其补泻奈何。岐伯曰。上下所主。随其攸利。正其味。则其要也。左右同法。大要曰。少阳
之主。先甘后咸。阳明之主。先辛后酸。太阳之主。先咸后苦。厥阴之主。先酸后辛。少阴之主。先甘后咸。太阴之主。
先苦后甘。佐以所利。资以所生。是谓得气。(春秋之气始于前者。言春在岁半以上之前。秋在岁半以下之前。夏冬之气。
在二气之后。谓四时之主气也。六气往复。主岁不常者。谓加临之客气。六期环转。无有常位也。此章论四时之主气。
前后交通。得气之清静者也。若受客胜以动之。又不能循序而苛疾起矣。是以上下所主。及左右之间气。当随其攸利。
正其味以调之。乃其要也。大要宜先泻而后补之。盖以佐主气之所利。资主气之所生。是谓得四时之气。生化而交通也。
按前章论客气之补泻。先补而后泻者。在客之本气而论也。此复以先泻而后补者。为四时之主气而言也。岁运七篇。圣
人反复详论。曲尽婆心。文有似乎雷同。而旨义各别。学人亦宜反复参阅。不可以其近而忽之。)帝曰。善。夫百病之生
也。皆生于风寒暑湿燥火。以之化之变也。经言盛者泻之。虚者补之。余锡以方士。而方士用之。尚未能十全。余欲令
要道必行。桴鼓相应。犹拔刺雪汗。工巧神圣。可得闻乎。(夫百病之始生也。皆生于风雨寒暑。阴阳喜怒。饮食居处。
大惊卒恐。则血气分离。阴阳破散。以上七篇。统论五运六气之邪。皆外感天地之气而为病。然人身之中。亦有五行六
气。或喜怒暴发。或居处失宜。或食饮不节。或卒恐暴惊。皆能伤五脏之气而为病。是以此经言锡之方士。而方士用之。
尚未能十全也。要道者。天地人三才之道也。桴鼓相应者。谓天地人之五行六气。如声气之感应也。拔刺者。谓天地阴
阳之邪。犹刺之从外入。宜拔而去之。雪汗者。谓在内所生之病机。使之如汗而发雪也。天地人三才之道并用。外内阴
阳之法并施。斯成工巧神圣之妙。盖天地之道。胜复之作。不形于诊。重在望闻。内因之病。偏于问切。)岐伯曰。审察
病机。无失气宜。此之谓也。(病机者。根于中而发于外者也。气宜者。五脏五行之气。各有所宜也。)帝曰。愿闻病机
何如。岐伯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