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肾气日衰。当知中下二焦。互相资生者也。张应略曰。
上古之人。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今时之人。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是人之所当调养者。阴阳精
气耳。苟得其养。可同归于生长之门。苟失其养。则为暴仆卒厥。) 帝曰。厥或令人腹满。或令人暴不知人。或至半日。
远至一日。乃知人者。何也。(暴不知人。卒然昏 。或仆扑也。半日气周之半。一日气行之周。)岐伯曰。阴气盛于上
则下虚。下虚则腹胀满。(阴气盛于上。谓中焦之阳气日损。阴气独盛于上也。阴盛于上。则下焦之阳气亦虚。阳虚于下。
是以腹胀满也。)阳气盛于上。则下气重上而邪气逆。逆则阳气乱。阳气乱则不知人也。(下气、谓下焦之元阳。邪气、
肾藏水寒之邪也。阳气盛于上。谓阴气虚而阳气独胜也。阳盛于上。则下气重上。下气上乘。则寒邪随之而上逆。逆则
阳气乱于上。而卒不知人。灵枢经曰。清浊之气乱于头。则为厥逆眩仆。此论阴阳二气之并逆也。兆璜曰。前论下气
上争。则中焦之阳气日损。阴气虚中。则下焦之肾气日衰。此复论阴气盛于上。则下气亦虚。阳气盛于上。则下气重上。
又一辙也。) 帝曰。善。愿闻六经脉之厥状病能也。(上节论阴阳二气之厥。故帝复问其经脉之厥状焉。病能者。能为
奇恒之病也。夫奇恒之病。不应四时。多主厥逆。是以六经之厥。能为诸脉作病者。皆属奇恒。因于论厥。故列于厥论
篇中。原属厥逆奇恒之病。故先提曰病能。而列于病能篇之前也。) 岐伯曰。巨阳之厥。则肿首头重。足不能行。发为
仆。(巨阳、太阳也。足太阳脉。起于目内 。上额交巅。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背挟脊。抵腰中。下贯臀。入
中。循 内。出外踝之后。是以厥逆于上。则为首肿头痛。厥逆于下。则为足不能行。神气昏乱。则为 仆。太阳为
诸阳主气也。此病在经而转及于气分。故曰发。)阳明之厥。则癫疾。欲走呼。腹满不得卧。面赤而热。妄见而妄言。
(癫狂走呼。妄言妄见。阳明之脉病也。其脉循腹里。属胃络脾。经气厥逆。故腹满胃不和。不得卧也。阳明乃燥热之
经。其经气上出于面。故面赤而热。)少阳之厥。则暴聋。颊肿而热。胁痛。 不可以运。(足少阳之脉。起于目锐 。
从耳后。入耳中。下颊车。循胸过季胁。出膝外廉。循足跗。故逆则暴聋。颊肿胁痛。足 不可以营运。)太阴之厥。则
腹满 胀。后不利。不欲食。食则呕。不得卧。( 音嗔。引起也。足太阴之脉。入腹属脾络胃。故厥则腹满 胀。食饮
入胃。脾为转输。逆气在脾。故后便不利。脾不转运。则胃亦不和。是以食则呕。而不得卧也。)少阴之厥。则口干溺赤。
腹满心痛。(足少阴之脉。属肾络膀胱。贯肝膈。入肺中。出络心。注胸中。循喉咙。挟舌本。经脉厥逆。而阴液不能上
资。是以口干心痛。肺金不能通调于下。故溺赤。水火阴阳之气。上下不交。故腹满也。)厥阴之厥。则少腹肿痛。腹胀。
泾溲不利。好卧屈膝。阴缩肿。 内热。(足厥阴之脉。内抵少腹。挟胃属肝络胆。故厥则少腹肿痛而腹胀。其下循阴股。
入毛中。环阴器。抵少腹。是以泾溲不利。阴缩而肿。肝主筋。膝者经之会。经脉厥逆。不能濡养筋骨。故好卧而屈膝。
其脉起于大趾丛毛之际。上循足 。厥阴木火主气。荥俞厥逆。故 内肿热也。阴阳二气。皆起于足。故只论足之六经
焉。)盛则泻之。虚则补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此厥在经脉。故当随经以治之。如经气盛者。用针泻而疏之。经
气虚者。以针补之。不盛不虚。即于本经以和调之。名曰经刺。)太阴厥逆。 急挛。心痛引腹。治主病者。(此复论
三阴三阳之气厥也。夫手足三阴三阳之气。五脏六腑之所生也。脏腑之气逆于内。则阴阳之气厥于外矣。故复论手足十
二经气之厥逆也。中土之气。主溉四旁。足太阴气厥。故 为之急挛。食气入胃。浊气归心。脾气逆而不能转输其精气。
是以心气虚而痛引于腹也。此是主脾所生之病。故当治主病之脾气焉。按首言阳气起于足五趾之表。阴气起于足五趾之
里。是以先论足六经脉之厥状。次言阴阳二气。出中焦水谷之所生。脾主为胃行其精液。是太阴为之行气于三阴。阳明
为之行气于三阳。五脏六腑。皆受气于阳明。故复论手足三阴三阳之气厥也。)少阴厥逆。虚满呕变。下泄清。治主病者。
(少阴之气。上与阳明相合。而主化水谷。少阴气厥。以致中焦虚满而变为呕逆。上下水火之气不交。故下泄清冷也。
按呕变当作变呕。灵枢经云。苦走骨。多食之令人变呕。言苦寒之味。过伤少阴。转致中胃虚寒。而变为呕逆。与此节
大义相同。且有声无物曰呕。故不当作呕出变异之物解。)厥阴厥逆。挛。腰痛。虚满。前闭。谵言。治主病者。(挛者。
肝主筋也。腰者。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