肢节。 肉皮毛。夜行于阴。内循五脏六腑。熏于募筋。充于胸腹。人之身形脏腑。应六气之降
升。五运之出入。卫气之行。应天地之绕地环转。而复通贯于地中。故曰地有泉水。人有卫气。是卫气非
独行于形身之外内。而
复贯通于经脉之外内者也。徐振公曰。地有草 。人有毫毛。女子月事以时下者。淡渗皮毛之血也。
男子冲任不盛。宗筋不成。则须不生。是以四时之草不生。以应人之无子。仇汝霖曰。上古有 草。
一茎三十叶。日落一叶。如月小则落二十九叶。盖以应女子之月事以时下。
黄帝问于岐伯曰。余愿闻持针之数。内针之理。纵舍之意。 皮开腠理奈何。脉之屈折出入之处。
焉至而出。焉至而止。焉至而徐。焉至而疾。焉至而入。六腑之输于身者。余愿尽闻。少叙别离之处。
离而入阴。别而入阳。此何道而从行。愿尽闻其方。岐伯曰。帝之所问。针道毕矣。黄帝曰。愿卒闻
之。(内叶纳舍叶 )
此问用针之理。而兼问血气之行于皮肤经脉之外内。有出入至止离别之处焉。皮腠者。脉外之气
分也。脉之屈折出入之处。焉至而出。焉至而止。谓血气之行于经脉外内。有至止出入之处。而内针
之理。何以为之至止疾徐也。六腑之输于身者。即手足三阳之本标。别离之处者。别经脉而出于气街
之处也。夫皮肤为阳。经脉为阴。离而入阴者。脉外之气血。离皮肤而入于经脉也。别而入阳者。脉内
之气血。别经脉而入于皮肤也。此何道从行。愿尽闻其方。伯言帝之所问。乃阴阳血气之流行。知血
气之外内。则知所以用针矣。仇汝霖曰。此因针道以明血气之营运出入。盖针道与血气之流行。皆
合天圯之大道。
岐伯曰。手太阴之脉。出于大指之端。内屈。循白肉际。至本节之后太渊。留以淡。外屈。上于
本节之下。内屈。与阴诸络会于鱼际。数脉并注。利其气滑。伏行壅骨之下。外屈。出于寸口而行。
上至于肘内廉。入于大筋之下。内屈。上行 阴。入腋下。内屈。走肺。此顺行逆数之屈折也。(屈叶
曲数上声)
此分论脉外之宗气。循手太阴之经。顺行而逆数也。夫宗气之行于脉外者。从肺气而出。故其气
滑利。伏行于壅骨之下。外屈。出于寸口而行。外屈。上于本节之下。留以淡渗皮毛。手太阴之脉。
出于大指之端。内屈。循白肉际。至本节之后太渊。内屈。与诸阴络会于鱼际。数脉并注。上至于肘
内廉。入于大筋之下。内屈。上行 阴。入腋下。内屈走肺。此太阴之脉。从指井而走肺。脉外之宗
气。从 腋以上鱼。此顺行逆数之屈折也。
心主之脉。出于中指之端。内屈。循中指内廉。以上留于掌中。伏行两骨之间。外屈。出两筋之间。
骨肉之际。其气滑利。上二寸。外屈。出行两筋之间。上至肘内廉。入于小筋之下。留两骨之会。上入
于胸中。内络于心肺。
此分论行于脉中之宗气。从心主之脉。营行于十二经脉之中。以应呼吸漏下。其脉外之宗气。亦
随本经而屈折于皮肤之间。盖宗气之出于肺而行于皮肤者。散于十二经脉之外。各从本经而为逆顺之
行。故行于心主之脉外者。外屈出两筋之间。骨肉之际。其气滑利。上肘臂二寸。外屈。而淡渗于皮
毛。心主之脉。出于中指之端。内屈。循中指内廉。以上留于掌中。伏行两骨之间。出行两筋之间。上
至肘外廉。入于小筋之下。留两骨之会。上入于胸中。内络于心肺。此亦顺行而逆数也。夫脉外之气
血。各随本经以分界畔。故行于脉中者。随脉而屈折于脉内。行于脉外者。亦随本经而屈折于脉外也。
以上二节。论宗气之留于胸中。上出于肺。行于十二经脉之皮部。以司呼吸开阖。上贯心脉。营于十二
经脉之中。以应呼吸漏下。外内之相应也。
黄帝曰。手少阴之脉独无输何也。岐伯曰。少阴心脉也。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
也。其脏坚固。邪弗能容也。容之则心伤。心伤则神去。神去则死矣。故诸邪之在于心者。皆在于心之
包络。包络者。心主之脉也。故独无输焉。
此申明宗气贯心脉而行呼吸之因。盖血脉者。心所主也。包络代行其血气者。君主无为。而神明
内藏。包络之相。代君行其令也。精神内藏。其脏坚固。故邪弗能伤。心伤则死矣。少阴。心脉也。
包络者。心主之脉也。独无输者。包络代输其血气也。
黄帝曰。少阴独无输者不病乎。岐伯曰。其外经病而脏不病。故独取其经于掌后锐骨之端。其余
脉出入屈折。其行之疾徐。皆如手少阴心主之脉行也。故本输者。皆因其气之虚实疾徐以取之。是谓
因冲而泻。因衰而补。如是者。邪气得去。真气坚固。是谓因天之序。
此承上文复申明少阴之无输者。谓精神内藏。不为各经转输其血气。而少阴之经脉。亦从外而循
于内也。